認識兒盟
關於兒盟
服務據點
服務網站
最新消息
活動消息
兒盟倡議
社工故事
時事回應
參與兒盟
捐款方式說明
募款專案
囝仔 l 義賣品
親子共好課程
兒盟學苑
物資募集
愛心夥伴
成為志工
人才招募
兒盟服務
特殊境遇
家庭增能
社會共好
社會責信
年度服務成果
勸募專案成果
財務報告
捐款芳名錄
公告
永續專區
兒盟資源
電子報
刊物
研究調查報告
多媒體影音
親子百寶箱
聯絡兒盟
聯絡我們
機構實習
常見問題
捐款大小事
誠信經營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0
捐款
認識兒盟
最新消息
參與兒盟
兒盟服務
社會責信
兒盟資源
聯絡兒盟
0
捐款
關於兒盟
服務據點
服務網站
活動消息
兒盟倡議
社工故事
時事回應
捐款方式說明
募款專案
囝仔 l 義賣品
親子共好課程
兒盟學苑
物資募集
愛心夥伴
成為志工
人才招募
特殊境遇
家庭增能
社會共好
年度服務成果
勸募專案成果
財務報告
捐款芳名錄
公告
永續專區
電子報
刊物
研究調查報告
多媒體影音
親子百寶箱
聯絡我們
機構實習
常見問題
捐款大小事
誠信經營
最新消息
發現兒盟最新消息與所有愛孩子動態。
首頁
最新消息
兒盟倡議
時事回應
全部
活動消息
兒盟倡議
社工故事
時事回應
熱門點閱
#偏鄉傳愛
#反霸凌
全部
活動消息
兒盟倡議
社工故事
時事回應
熱門點閱
#偏鄉傳愛
#反霸凌
觀看更多
孩子自行摸索性教育,讓人比較安心嗎?
近日「教小六童如何自慰,並不分性別讓男女生一起討論」引發爭論。深究其內涵,討論這件事情的起點應為:究竟孩子需要的是什麼?
時事回應
2017-01-06
觀看更多
離婚後別忘了親情維繫
當孩子目睹父母撕裂,他們要如何在家人衝突的戰火中存活?如何處理與家人分離的悲傷?據兒盟服務離婚家庭的多年經驗,當下孩子心中常常有許多擔憂和疑問,但誰能回答孩子的問題,告訴孩子別害怕、爸媽離婚了還是會繼續愛他們?
時事回應
2016-12-13
觀看更多
把時間還給過勞孩子
台灣學生宛如工蜂的過勞生活型態,或許離這些成人太遙遠。兒福聯盟今年隨機抽樣調查國內十九縣市、共一○八八位高中職學生,發現他們平均早上六點半就要出門,且每三人之中,就有一人在晚上九點以後才到家,如果學校或補習班離家遠,到家時間還會更晚。到底每天有多少時間真正屬於他們,滿檔的行程,排擠了應有的休閒時間,也嚴重壓縮休息時間。是否忘了他們還只是孩子?
時事回應
2016-12-05
觀看更多
送托寶貝 依法登記立案之托嬰資源為選擇首要
慟!又傳出未立案托嬰中心女嬰窒息死亡事件、劣質保母虐童事件,類似的事近日一再發生,遺憾初到人間的天使就此殞落。
時事回應
2016-10-13
觀看更多
抓寶貝 隱藏幼兒安全問題
(Pokemon go)本月六日在台灣正式登場,不到幾天的時間,公園、小學和街頭都可看到三五成群的人們在街上抓寶貝,有的人騎著腳踏車、摩托車或開車走走停停的,為的就是要收服神奇寶貝,殊不知這樣的行為,不僅增加許多道路交通的危險性,更有許多Pokemon的議題隱藏在其中。
時事回應
2016-08-11
觀看更多
反對政府開放網路販酒
行政院會通過「菸酒管理法」部分修正條文,朝開放網路販酒之路更進一步,如此作法令人遺憾。
時事回應
2016-04-30
觀看更多
「糖稅」
英國兒童每年攝取過量糖份,造成近三成孩子過重或肥胖,因此英國財政大臣歐斯本(George Osborne)十六日終於在國會宣布,為了對抗英國存在已久的兒童肥胖問題,將在二年後開始向含糖量過高的飲料商課「糖稅」,矛頭直指可樂、汽水等高糖飲料製造商。如果這些廠商未來不想被多課稅,勢必得改變配方,降低產品含糖量。
時事回應
2016-03-23
觀看更多
【如何與孩子討論恐怖攻擊事件?】
最近法國發生恐怖攻擊事件,在媒體上不停被大幅度報導,我們該如何跟孩子解釋這些報導的內容呢?
時事回應
2015-11-16
觀看更多
社區與跨領域合作 擴大兒虐防護網
今年至今已發生18起重大兒虐死亡事件(殺子自殺10件、兒虐致死8件),造成16名孩子死亡(殺子自殺7死、兒虐致死9死),其中三歲以下的孩子就有10位(殺子自殺2死、兒虐致死8死),佔了62.5%。過去一週就有五個孩子因為大人惡意傷害而來不及長大。
時事回應
2015-07-17
觀看更多
憂鬱的母親 需大家幫忙
近日台中一名母親疑似因為產後憂鬱症帶著未滿一個月的嬰兒輕生,引起社會大眾重視。然而面對這樣的悲劇,我們能做些什麼來預防?
時事回應
2015-07-14
觀看更多
8歲女童走了之後
8歲女童走了,再度騷亂社會氛圍,也讓家長們的心都緊繃起來,原本覺得最安全的校園,孩子們的心裡變得很不平靜,充滿了不安和疑問,一周有5天都須待在校園裡,到底該如何自處?
時事回應
2015-06-01
觀看更多
虛擬的霸凌 真實的傷害
藝人楊又穎的自殺震驚了社會,也引起了各界的討論與撻伐,更興起了一陣找出幕後真兇加以嚴懲的攻防戰,這樣的氛圍讓人五味雜陳、也充滿了無限遺憾!遺憾的是一個年輕生命的離開,更遺憾的是我們並沒有從中得到教訓,而是急著人肉搜索始作俑者,更多人在無意中也成了網路霸凌者。
時事回應
2015-04-23
最前頁
上一頁
2
3
4
5
6
下一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