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認識兒盟
    • 關於兒盟
    • 服務據點
    • 服務網站
  • 最新消息
    • 活動消息
    • 兒盟倡議
    • 社工故事
    • 時事回應
    • 即時公告
  • 參與兒盟
    • 捐款方式說明
    • 募款專案
    • 囝仔 l 義賣品
    • 親子共好課程
    • 兒盟學苑
    • 物資募集
    • 愛心夥伴
    • 成為志工
    • 人才招募
  • 兒盟服務
    • 特殊境遇
    • 家庭增能
    • 社會共好
  • 社會責信
    • 年度服務成果
    • 勸募專案成果
    • 財務報告
    • 捐款芳名錄
    • 公告
  • 兒盟資源
    • 電子報
    • 刊物
    • 研究調查報告
    • 多媒體影音
    • 親子百寶箱
    • 永續教育網
  • 聯絡兒盟
    • 聯絡我們
    • 機構實習
    • 常見問題
    • 捐款大小事
    • 誠信經營

兒福聯盟

0 捐款

兒福聯盟 兒福聯盟

  • 認識兒盟
  • 最新消息
  • 參與兒盟
  • 兒盟服務
  • 社會責信
  • 兒盟資源
  • 聯絡兒盟
0 捐款
    • 關於兒盟
    • 服務據點
    • 服務網站
    • 活動消息
    • 兒盟倡議
    • 社工故事
    • 時事回應
    • 即時公告
    • 捐款方式說明
    • 募款專案
    • 囝仔 l 義賣品
    • 親子共好課程
    • 兒盟學苑
    • 物資募集
    • 愛心夥伴
    • 成為志工
    • 人才招募
    • 特殊境遇
    • 家庭增能
    • 社會共好
    • 年度服務成果
    • 勸募專案成果
    • 財務報告
    • 捐款芳名錄
    • 公告
    • 電子報
    • 刊物
    • 研究調查報告
    • 多媒體影音
    • 親子百寶箱
    • 永續教育網
    • 聯絡我們
    • 機構實習
    • 常見問題
    • 捐款大小事
    • 誠信經營
首頁  最新消息  最新消息內容

捍衛受虐兒少隱私權,避免孩子二度受創

時事回應
2019-03-27
分享

    昨天(3/26),有議員在台南市議會質詢時爆料,台南某國小學童被學校老師性侵長達近兩年,民眾可能會覺得,這位議員為民喉舌、憤而揭弊,是為孩子伸張正義;然而,事件發生後,不僅媒體大幅報導,鄉民們也展開肉搜,在網路上公開受害學童就讀的學校,孩子正面臨身分被曝光的威脅。

    其實,類似這樣的情況,已經不是第一次。不久前,有地方民代前往兒保個案家中關心,卻現場拍照,把受虐孩子居住的環境、鄰里等資料對外公布;也有議員以社群媒體直播的方式,把處理兒保案件的社工人員姓名、手機號碼等個資,在直播影片中「全都露」;過去,甚至有議員以不堪入耳的言辭,在議會殿堂上公然羞辱、踐踏社工專業。

    兒福聯盟憂心,越來越多的民意代表,選擇以公開爆料或網路直播的方式「關切」兒少保護個案,可能嚴重侵犯被害孩子的隱私,甚至造成受虐兒少二度受創。

    上週五(3/22),兒盟在衛福部召開的家暴及性侵防治推動小組會議上提案,針對民代公開揭露足以識別兒保個案身分的資訊及社工人員的個資,要求中央主管機關不能只是發發新聞稿、或發公文要地方政府依法處理,而必須提出更積極的因應對策,遏止民代「犧牲孩童與社工隱私,換取個人問政能見度」的歪風。

    為了捍衛受虐兒少的隱私權,避免孩子二度受創,兒盟提出以下三點呼籲:

1.兒少法第69條明定,「任何人」不得在媒體或以公開方式揭示受虐孩子的姓名及身分資訊,民意代表當然也受到此法條的約束,應當知法守法。兒盟建議,當民代知道有孩子受虐或遭性侵,第一時間要做的,不是開直播或開記者會,而是幫忙收集相關資訊,依法通報當地社政單位,讓社工人員盡快介入處理。

2.對於違法曝光受虐兒少身分資訊的人,現行兒少法只授權地方政府、NCC等部會可以裁罰,兒盟認為,未來應修法增列中央主管機關得強制介入的法源,讓衛福部的肩膀可以「硬起來」。

3.在上述修法完成之前,兒盟建議衛福部應儘速召開專案會議,邀請專家學者、民間團體、地方政府等代表,以集體決策的方式,形成具體共識與決議,除了表達中央對基層社工的支持,也以「眾律」的影響力,幫地方政府減輕獨自面對民代的壓力,藉以約束當事人的不當言行。

政策倡議 兒少隱私權
返回上一頁
關聯消息
  • [時事回應] 巴掌下的省思
    [時事回應] 巴掌下的省思
    在「巴掌事件」中,我們看到老師的無力,受害家長的悲痛,其實整件事曝露出來的,是眾人對性別霸凌的不了解,以及第一線教育工作者缺乏相關支持與協助。
    時事回應
    2010-04-06
  • [時事回應] 24小時全日托的隱憂
    [時事回應] 24小時全日托的隱憂
    兒盟近年調查發現,近兩成的家長會將孩子交給保母或托嬰中心照顧,如何確保托育品質,讓孩子得以在安全、妥善的環境中長大?兒盟認為,再好的管理機制、再優質的保母,都取代不了父母親的角色,將孩子送托保母後,並非就卸下了照顧孩子的責任,而應該與保母建立互信關係、保持良好的溝通,一起關心孩子、瞭解孩子的情況,共同努力為孩子打造良好的托育環境,為孩子營造溫馨的童年。
    時事回應
    2010-09-06
  • 兒少法修訂仍有缺失, 立院二讀時應予補救
    兒少法修訂仍有缺失, 立院二讀時應予補救
    近年來,孩子受虐或遭不當對待,街坊鄰里明明已察覺異狀,卻知情不報,導致錯失搶救良機,孩子最終不幸死亡的悲劇不時發生。為了使兒虐案件能及早被通報,兒盟主張將村(里)長、村(里)幹事、公寓大廈管理人員等社區基層人員,一併納入兒保責任通報範圍,藉由社區基層人士的參與,使兒保通報網絡更為綿密。
    時事回應
    2010-11-17
聯絡我們
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兒童福利聯盟基金會
總會電話: 02-2799-0333
傳真: 02-8797-3131
地址: 114694台北市內湖區瑞光路583巷21號7樓
捐款資訊
專線: 02-2799-0333轉1
傳真: 02-2657-8181
戶名: 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兒童福利聯盟基金會
銀行代號: 807 永豐銀行-建成分行
銀行帳號: 103-001-0000-688-8
郵局劃撥帳號: 156-88659
電子發票捐贈碼: 885521
訂閱電子報
訂閱
兒童網路安全 隱私權保護
Copyright © 2024 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兒童福利聯盟基金會
Powered by A-Cart 網站設計

系統訊息

若要訂閱電子報,請先登入會員。
邀請您訂閱兒福聯盟電子報,接收兒盟最新活動資訊與愛孩子的服務足跡。
登入會員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