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當父母對著孩子說:「你媽都不付扶養費,她根本不關心你,都是我在養你。」、「你爸爸當初不要我們,你為何現在還想跟他見面?」,這其實都在撕裂孩子的情感,對孩子而言也是非常辛苦、難受的過程。若大人們能冷靜理性的思考,糾紛和衝突都是發生在大人之間,為何需要孩子『明是非、懂評理』呢?就讓孩子單純的做回孩子吧。
離婚是創傷?或只是不甘心生活要因而改變?換個角度,我們或許可以藉此好好活出自己,做想做卻沒做的事、重新審視自我價值。父母的關係雖分開,孩子卻不應該在其中被牽扯,所有的不快過往終將會過去,放下我執,才能真正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
當父母在面臨離婚爭訟的高張的壓力,容易出現無法理性的思考、控制自己的行為等狀況,有時候甚至為了能夠用最快速的方式來爭取到孩子的監護權,因此可能會做出一些傷害對方、傷害自己、相互指責、批評、進而忽略孩子感受等狀況。我們期待,面臨離婚的夫妻,雖然無法再攜手走下去,但仍可以為了孩子學習成為共擔親職的父母...
每每年終相近,就會出現盤點名人離婚的報導,從每位藝人父母發出的聲明稿不難發現,大家除了提及感謝彼此在婚姻中的努力及付出之外,也會強調未來將共同撫育孩子、陪伴孩子成長。這與來到兒福聯盟尋求家事商談服務的父母,期盼與立意一致,當婚姻走到盡頭時雙方仍能好聚好散,都想為了孩子而試著努力「好好談」...
離婚如果無法避免,大人們更應該考慮的是:離婚過程中如何減少對孩子的衝擊,以及離婚後兩人如何在教養上互相合作。儘管許多研究指出,離婚會讓孩子產生心理問題,但也有許多父母離異的孩子健全成長。關鍵在於離婚後,大人們是否把孩子的需求放在第一位。
在電影「夢遊樂園」中,16歲少女目睹父母長時間的衝突,電影中以少女的角度呈現孩子夾在兩人間的壓力和緊張。少女感受到父母的關係生變,將大人的爭吵都歸咎於自己,想嘗試做些什麼來避免大人的分開,進而產生擔心,焦慮與自責的情緒。
會面服務的現場,我們發現當同住方家長交付孩子予社工或非同住方家長以進行會面時,有時會跟孩子說:「不要緊張,去跟爸爸/媽媽會面。」這時就會看到有些孩子面露不捨地顯示不想離開同住方;有些孩子則是默不作聲,待同住方家長離開後,則若無其事地跟非同住方家長自在地會面。為什麼孩子會出現這樣的狀態呢?
隨著離婚率逐年升高、屢見不鮮的親權爭奪戰,實務工作中常發現,孩子被迫夾在父母漫長的衝突中,甚至被利用作為訴訟攻防的工具與籌碼,或長期被剝奪與未同住父母的親子維繫權,這些都可能漸漸造成孩子身心受創傷的狀況。
同住方父母:「我好不容易養成孩子每天手機只能玩30分鐘,但是只要他跟孩子見面就會破功,根本不管孩子作業有沒有完成,就是一直玩手機,他永遠都是孩子心中的好人,我永遠都得當壞人,這真的很不公平…」
傷痛沒有特效藥,勇於面對情緒浪潮,就是最好的處方箋,作者透過實際服務的諮商案例,引導讀者學習感受、覺察、接納到梳理自己的情緒,並搭配情緒變化三角等分析方法的運用,加上不可或缺的人際(社群)連結,帶領讀者踏上療癒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