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當婚姻走到分岔口,最需要的是清晰的方向與專業的協助。兒福聯盟與法律扶助基金會及台中律師公會合作,由專業律師提供一對一諮詢,離婚不再是孤單的選擇,讓我們陪你面對,一起走過婚姻的轉折。                    
                
                         兒盟為面臨父母離婚的兒童製作了一系列手冊,讓孩子在父母離婚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的心情、生活變化跟重要事務,都有機會得以被開誠佈公討論,也讓這些事變得較容易理解。這不僅是為了照顧孩子心情,也期待提供家長有具體方向帶著孩子討論這些重要的事。我們期待孩子能回到孩子的角色,持續不變地在爸媽的關愛下長大。                    
                
                         離婚後,我會失去我的孩子嗎?探索離婚共親職的最佳實踐,幫助父母以孩子最佳權益為出發點共同照護。我們提供專業建議和實用資訊,助您規劃共同照護計畫,實現和平分居。了解如何面對離婚,維護家庭關係,及確保孩子的幸福成長。探索親子共處、共同育兒的方法,解答您關心的問題。一起為孩子創造美好未來!
                    
                
                         在遊戲室裡,他是爸爸的孩子;走進休息室後,他又是媽媽的孩子。
依依不捨的是他,離開時乾乾脆脆的也是他。
他不是人格分裂,也不是在「演戲」,他只是——不想讓任何人難過。
                依依不捨的是他,離開時乾乾脆脆的也是他。
他不是人格分裂,也不是在「演戲」,他只是——不想讓任何人難過。
                         七歲的小恩在爸媽離婚後,最害怕的就是週末。因為每到週末就意味著要「選擇」──是跟媽媽去外婆家,還是陪爸爸到球場?每次做決定,小恩彷彿就成為了爸爸媽媽手上緊緊拉住的橡皮筋;有人放手,必然有人受傷;若誰都不放手,橡皮筋終究也會被撕裂。小恩常常想為什麼要做這種選擇?我只是想同時擁有爸爸和媽媽啊...                    
                
                         離婚這件事往往讓大人感受到許多的壓力及情緒,有時因為陷入情緒中,可能沒有發現到孩子也受到衝突影響。透過兒福聯盟的陪同會面服務,由專業社工協助促進親子互動,可能可以降低孩子面對會面不安的情緒,也協助父母了解孩子的感受,避免大人的衝突波及到孩子。                    
                
                         歐陽靖在父親節向5歲兒子坦白離婚原因,強調「每個家庭樣子都不同,但爸媽的愛不變」。也透過時事分享帶出隱瞞離婚只會讓孩子帶著疑問長大,誠實告知雖不容易,卻是建立信任與陪伴的關鍵。                    
                
                         甜甜父母離婚後,因扶養費與會面爭執不斷,導致母女無法見面。爸爸抱怨媽媽未支付扶養費,媽媽則認為無法會面,付費沒有意義。雙方各退一步,才能開始互相肯定與合作,也是為了讓孩子得到更好的照顧。                    
                
                         父母離婚或分居後,有些孩子可能會幾天和爸爸住、幾天和媽媽住,有些孩子則只有在特別的日子才能見到爸爸或媽媽。以前同住一個屋簷下的情況不再一樣了,面對如此生活的劇變,孩子最初會感到不適應,他們也許會懷疑:爸爸還愛我嗎?媽媽是不是不愛我了?                    
                
                         許多孩子在父母衝突中常被迫選邊,甚至封閉心門。其實,大部分孩子渴望同時愛著爸爸和媽媽,也能自在往返於兩個家。
因此,親權歸屬不該成為阻斷親情的理由。離婚父母應放下衝突,專注於親子陪伴,只要願意多一點支持,就是邁向愛孩子的開始。
                因此,親權歸屬不該成為阻斷親情的理由。離婚父母應放下衝突,專注於親子陪伴,只要願意多一點支持,就是邁向愛孩子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