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群時代新焦慮,你的孩子過曝了嗎?
▌你的孩子是過曝世代嗎?
當代青少年使用社群媒體已然是born this way。正如《過曝世代》一書中所描述的,過去青少年在放學後可以回到家庭環境,獲得喘息和休息的空間。然而,隨著社群媒體24小時不間斷的影響,青少年幾乎沒有機會從這些平台上獲得真正的休息。本次調查報告亦發現兒少社群媒體使用時間,平日每天平均使用4.2小時,等於課後時間幾乎都待在社群媒體上。他們看到同齡人在社群媒體上展示的「完美生活」,很容易覺得自己不如他人。這種持續不斷的展演讓他們難以擺脫對於自我價值的比較,進一步加劇了他們的心理負擔。

*本影像來自兒少議題社群 bibibobo 街訪,觀看影片: https://www.instagram.com/p/C81wRNtPKCF/
當社群比較的狀況延伸到青少年對於外貌的認同時,也產生了容貌焦慮隨之加劇的現象,調查指出70%的兒少都對自己外貌不滿意,而其中58.0%的孩子因容貌焦慮而產生改變自己的想法,更有45.2%曾因容貌焦慮而修照或不敢在社群上傳照片。 這種過度的關注很可能導致他們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在追求外表能滿足社群審美的標準,甚至可能採取極端的方法來改變自己的外貌,如過度依賴化妝品、節食減肥、整形等,而增加他們的焦慮和負向情緒。報告中也顯著的呈現了這樣的現象:有38.8%的兒少曾因網路而產生自卑感,更有12.2%正在節食或減重。
▌找不到平衡的辣辣
辣辣是一名台中的大一學生,為了經營社群而感受到強烈的容貌焦慮。從國二開始,她常默默地和同儕進行比較,尤其當喜歡的人心儀的是長得比她好看的同學時,這種感覺更加明顯。Cover舞團通常要求舞者要又瘦又高,當辣辣看到有人身高170公分但體重只有50公斤時,對比自己上鏡頭就顯得很胖,覺得自卑。為了拍攝跳舞影片,辣辣會在拍攝前兩天限制自己不吃東西,只為了上鏡頭時能顯瘦一點。然而,在影片拍完後,辣辣又會放縱自己,結果體重回升,再次感到自卑。在節制與放縱間,辣辣還沒找到平衡…
【放學不回家】是一個關心青少年議題的節目。我們會透過影像、和聲音來表達兒少最真實的聲音;
【放學不回家】Podcast,邀請 海苔熊 以及 青少年花火,一起透過聲音聊聊他們怎麼面對來自社群的容貌焦慮。
全平台Podcast收聽,搜尋「兒福聯盟」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lysi2cmb037b01yi7aazhkih/platforms
網路焦慮好像成為了當代少年們的通病一樣,甚至許多的孩子也認為這是個很中性的狀態,輕鬆的說著:「誰不容焦呢?」這樣一個孩子們平均擁有 3 個以上社群平台的環境,隨之而來的種種現象都需要我們共同的關心與陪伴。也許在孩子過度使用社群時,我們應該要以開放的心態看待,幫助並陪伴兒少建立正確的自我認同和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