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回應] 巴掌下的省思
時事回應
2010-04-06
近日北市國小教師甩學生九巴掌不當管教事件,鬧得沸沸揚揚,意外牽扯出該童平日就對女學生動手動腳,且攻擊男生下體已不只一次,被害者竟搖身一變成加害者?
其實這種類似性騷擾、性暴力,包括有關性或身體部位的嘲諷玩笑、評論或譏笑、對性別取向的譏笑、傳閱與性有關令人討厭的紙條或謠言、身體上侵犯的行為,如以性的方式摩擦或抓某人的身體,或是迫使某人涉入非自願的性行為等,當上述行為重複發生時就是一種「性別霸凌」。
為何孩子會出現性別霸凌的行為?在兒童性心理發展過程中,當兒童進入性蕾期時,會開始對於自己的性器官感到好奇,甚至有觸摸、玩弄的動作;然而,這些行為與成人的性慾不同,而是源自兒童對性器官的好奇與摸索,是兒童發展階段的一部份,因此小孩間常見的「性別霸凌」行為,就是掀裙子,或是觸碰生殖器官。
在「巴掌事件」中,我們看到老師的無力,受害家長的悲痛,其實整件事曝露出來的,是眾人對性別霸凌的不了解,以及第一線教育工作者缺乏相關支持與協助。
學校老師對霸凌的態度與因應技巧,最直接影響到霸凌行為的發生。當孩子開始對於「性別」、「性器官」開始感到好奇時,師長就可以於此時採取開放的態度跟孩子討論,給予健康、正確的性觀念,並教育孩子在兩性相處中互相尊重的態度。老師的性別態度正確與否?輔導、支持資源是否到位?都是改善性別霸凌的重要關鍵。平常就該提供師長相關訓練,並建立支持體系,老師也應與孩子正確討論「性」且加強班級經營,「預防重於治療」或許\已是老生常談,仍相當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