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認識兒盟
    • 關於兒盟
    • 服務據點
    • 服務網站
  • 最新消息
    • 活動消息
    • 兒盟倡議
    • 社工故事
    • 時事回應
    • 即時公告
  • 參與兒盟
    • 捐款方式說明
    • 募款專案
    • 囝仔 l 義賣品
    • 親子共好課程
    • 兒盟學苑
    • 物資募集
    • 成為志工
    • 人才招募
  • 兒盟服務
    • 特殊境遇
    • 家庭增能
    • 社會共好
  • 社會責信
    • 年度服務成果
    • 勸募專案成果
    • 財務報告
    • 捐款芳名錄
    • 公告
  • 兒盟資源
    • 電子報
    • 刊物
    • 研究調查報告
    • 多媒體影音
    • 親子百寶箱
    • 永續教育網
  • 聯絡兒盟
    • 聯絡我們
    • 機構實習
    • 常見問題
    • 捐款大小事
    • 誠信經營

兒福聯盟

0 捐款

兒福聯盟 兒福聯盟

  • 認識兒盟
  • 最新消息
  • 參與兒盟
  • 兒盟服務
  • 社會責信
  • 兒盟資源
  • 聯絡兒盟
0 捐款
    • 關於兒盟
    • 服務據點
    • 服務網站
    • 活動消息
    • 兒盟倡議
    • 社工故事
    • 時事回應
    • 即時公告
    • 捐款方式說明
    • 募款專案
    • 囝仔 l 義賣品
    • 親子共好課程
    • 兒盟學苑
    • 物資募集
    • 成為志工
    • 人才招募
    • 特殊境遇
    • 家庭增能
    • 社會共好
    • 年度服務成果
    • 勸募專案成果
    • 財務報告
    • 捐款芳名錄
    • 公告
    • 電子報
    • 刊物
    • 研究調查報告
    • 多媒體影音
    • 親子百寶箱
    • 永續教育網
    • 聯絡我們
    • 機構實習
    • 常見問題
    • 捐款大小事
    • 誠信經營
首頁  最新消息  最新消息內容

「學生過勞又迷惘 怎麼逃離課業壓力鍋 ?!」

兒盟倡議
2023-10-22
分享

2023年臺灣兒少學習狀況調查報告記者會

身心俱疲換成績 ,六成國高中生感到學習疲勞!
新學年第一次期中考甫結束,許多國高中生為了應戰犧牲中秋、國慶連假,跑補習班、埋首苦讀只為取得好成績。雖然自2022年9月起,臺灣高中職已廢除早自習,但一天在校時間平均7.5到8.5小時,仍高於鄰近的南韓、日本及歐美國家。但這樣還不夠,除常規課程外還需要課後補習加強,根據兒福聯盟公布<2023年臺灣兒少學習狀況調查報告>,六成的兒少要課後補習(59.8%),都市學生更是超過七成(72.4%),其中,近四分之一(24.7%)學生幾乎天天補習(一週五天以上),超過六成(63.8%)在補習班待到九點,23.1%要待到十點後,如果再加上2小時以上的在家作業、自習時間,一整天下來兒少的學習時間經常超過10小時,比大人上班時間還長。也難怪睡滿8小時已經成為國高中生不可能任務,有超過九成三的兒少睡不到8小時,37%睡眠只能睡5小時至6小時,更別說運動休息的時間,一周不到1小時。除此之外,台灣地區國高中生的學習壓力還來自於大大小小的考試,有超過一半的學生一週考試(含補習班考試)超過四天(52.1%),其中15%學生考試六天以上,「為了考試成績而讀書」已是根深蒂固的學習文化。在長期高課業壓力,又缺乏睡眠或休息的狀況下,也難怪有近六成國高中生已出現學習疲勞狀況,不僅對課業沒興趣(30.6%),甚至近四分之一學生曾因課業壓力太大而有自傷或自殺念頭。
課業壓力高又缺乏睡眠,有近六成國高中生已出現學習疲勞狀況

        兒福聯盟組織發展處黃韻璇處長說明召開此次記者會的目的和調查發現:根據去年兒盟的心理健康調查,現代國高中生的壓力來源,前兩名分別為學校課業(76.9%)、未來前途(67.3%),令我們感到訝異,108課綱在2019年8月上路,目標就是希望賦予學生更多學習彈性,期待學生適性發展,培養自我興趣和專長,強調生涯探索和素養能力,不以筆試成績定義學生的學習成果,但上路後至今已超過4年,影響兒少心理健康的壓力來源還是課業,國高中的學習是否出現了一些問題?造成他們學習疲勞的主因是什麼呢?我們大人世界可以做些什麼來增強學習動機呢?本次調查針對全台國高中生共計回收1,802份有效問卷,了解在108課綱下學習現況和學習疲勞情形:

課業壓力大、學習動力低,自我傷害念頭湧現  近六成學生感到學習疲勞  

      「2023年臺灣兒少學習狀況調查報告」沿用兒盟2011和2017年的學習疲勞量表,從壓力負荷、學習動力、身心症狀三個面向測量學生學習過勞情形。調查發現學習疲勞平均分數為12.19分,屬於中等疲勞程度,近六成(58.9%)學生已感到學習疲勞(中等疲勞加上過量疲勞),甚至有一成六出現過量疲勞(16.1%)的狀況。進一步比較,高中生的學習疲勞平均分數顯著高於國中生。
        調查中發現,近四成學生表示上完一天課後整個人都累垮(38.9%);逾三成(31.1%)因為課業造成情緒非常疲累,更有26.8%學生認為上課唸書是沉重的負擔。當學生們投入大量時間和心力在課業上,卻不知自己為何而學?有30.6%學生對課業越來越提不起興趣;超過四分之一學生(25.6%)認為現在念那麼多書對將來根本沒有什麼用處。強調知識與生活情境的結合及應用,鼓勵學生主動找尋學習樂趣,是108課綱的初衷,而事實上卻仍有四分之一以上學生對課業感到無聊、失去好奇心、認為課業對將來沒幫助。
        缺乏動力的疲憊學習也讓莘莘學子出現身心狀況,調查發現近兩個月,有15%學生因為課業而焦慮到失眠、睡不好;13.8%學生有頭、胃痛的情形;10.3%因此吃不下飯或暴飲暴食。最令人難過的,有接近四分之一的學生曾因為課業壓力過大而有自我傷害或一死了之的念頭(24.8%)。國中生心理健康狀態明顯惡化,與2017年相比,「因為課業壓力而有自我傷害或一死了之的念頭」從21.3%上升至28.1%。
黃韻璇處長公布「2023年臺灣兒少學習狀況調查報告」

        黃韻璇處長表示:學習、滿足求知慾原該是兒少成長過程中養分來源,但超過負荷的學習卻讓原本應該彩色的青春蒙上灰色陰影,調查發現以下幾個造成學生學習疲勞的主要原因:

四分之一的學生幾乎天天補習、超過七成最多一天考試四次以上

過多的補習和考試仍是進行式,填鴨教育產生學習疲乏

       教改怎麼改,好像都很難改掉學生學習生涯充斥著考試和補習的宿命,調查發現台灣國高中生近六成有補習(59.8%),都市學生更是超過七成(72.4%),此外,近四分之一的學生每週補習五天以上幾乎天天補、更有超過六成(63.8%)在補習班待到晚上九點。本調查發現有補習的學生學習疲勞分數顯著高於沒有補習的學生;過多考試也是造成學生學習疲勞的原因,調查發現超過七成最多一天考試四次以上(71.9%)、考五次以上為46.6%,一天考五次以上的學生學習疲勞分數顯著高於考四次(含)以下的學生。

九成睡不到8小時、每天課後花2.5小時使用3C產品、戶外運動一週僅1小時

睡眠不足、運動不夠,讓學生更疲勞

        掛著黑眼圈睡眠不足似乎是台灣學生的共同日常,調查發現九成以上的國高中生都睡不到8小時,37%睡眠5-6小時、甚至12.6%睡眠不到5小時。雖然國中生睡眠狀況看似沒有高中生嚴重,但與2017年相比,國中生睡眠不足的情況明顯惡化,睡眠時間5小時以下從2017的4.5%上升至9%,睡眠時間5-6小時也從2017年27%上升至30.1%。美國國家睡眠基金會建議6至13歲每天應睡滿9-11小時;14至17歲青少年每天要睡滿8-10小時,根據此標準,臺灣學生的睡眠時間幾乎通通不及格。學生為了學業成績,犧牲的不只是睡眠,調查發現,臺灣國高中生兒少每天課後花2.5小時使用3C產品,而一週戶外運動時間中位數僅1小時,運動量明顯不足夠令人憂心。

高三生Leo分享每日花費將近15個小時上課、念書、補習

        本次記者會邀請的高三生Leo說,每日花費將近15個小時上課、念書、補習,一天只睡將近5小時,為了成為高階工程師,還會額外花時間加強英文,壓力很大,常常因此感到心悸、胸悶、睡不好;另一位同樣高三生小K則說自己的志向在教育、商管領域,每天也為了念書、補習一天睡不到5小時,但覺得花了大把時間唸書只是為了練習答題速度、應付考試,根本沒有時間去研究自己有興趣的領域。對於108課綱,兩位同學們一致認為製作學習歷程較為困難,覺得師長似乎也不是很了解學習歷程,無法提供一個正規的教學引導,教學上也還是因循著過去的傳統方式,有點無所適從。

四成家長愛比較課業表現、六成學生擔心自己比不上別人

比學校、比成績,家長的期待和自己要求都讓學習充滿壓力和疲憊

        從心理層面的壓力來源追溯,發現當學生感受到家長對課業的期待越高,越學習疲勞。有四成學生表示家長會拿他的課業表現和其他人比較(39.9%);超過五分之一認為家長關心課業表現勝過其他生活裡的事情(22.1%),甚至有一成五的學生會因為課業表現不好而被家長言語羞辱(15.7%),例如被罵是笨蛋、很沒用、丟考卷等,另外也有5.1%學生會因為課業表現不好而被體罰。當孩子對於課業的感受被烙印上疼痛與羞辱的記憶,自然會對學習感到恐懼與抗拒。

       除了家長的期待之外,其實學生的自我要求也是壓力來源之一。有高達六成兒少認為成績無法達到自己期望(66.6%)、擔心成績跟不上其他同學(60.7%);五成(53.9%)學生覺得自己通常比別人花更多時間來學習;甚至有近五成(48.6%)學生會因為考試/作業成績不好而影響一整天的心情。由此可見「文憑主義、升學至上」的價值觀並沒有隨著教育改革時代進步有所翻轉,甚至生根在每個孩子的心中。

八成高中生感到壓力大、近六成對未來升學和生涯規劃更徬徨

        108課綱的精神期盼翻轉過去填鴨式教育模式,將被動學習模式,改為以學生為主體,將學習的自主權回歸學生,但是立意良善的108課綱實施之後卻成為學生新的學習壓力來源,調查發現108課綱下超過八成高中生感到壓力大(82.6%),壓力來源第一名為「製作學習歷程」(佔76.1%);其次依序為「規劃自主學習」(佔47.9%)和「生涯探索和未來志向」(40.1%)。

        開設多元選修課程、製作學習歷程等,都是希望幫助學生更認識自己、探索多元興趣、做出適性的選擇,但本次調查發現仍有接近六成 (56.9%) 學生對未來升學和生涯規劃感到徬徨,顯示大多數學生不知道自己未來要選擇哪個科系或是志向,需要更多的支持或管道去引導他們做決定。值得注意的是有一成二 (12.1%) 的學生向大人表示對未來的想法,但家長卻不尊重他的未來升學或生涯規劃,這些不被家長尊重的學生,他們的學習疲勞平均分數也顯著高於其他學生。
葉丙成教授說明師長不了解台灣現在的教育方針,造成學生更多的焦慮
兒盟呼籲:身心健康才能勇渡無涯學海,輔導機制完善實踐適性揚才

       本次記者會邀請翻轉傳統教育思維的葉丙成教授擔任倡議大使,葉教授說明台灣現在的教育方針和全世界已開發國家的教育目標是一致的,目的讓下一代具備能夠應對急速變動的未來趨勢。然而在台灣的執行上,由於師長的不了解,造成更多的焦慮,而這樣的焦慮也會轉變成孩子的壓力跟疲勞。有學生會透過補習增強自己的能力,或許認為這樣就能更了解自己未來的志向。教授認為學生在學校努力學習過,仍感到不足或不懂,那麼去補習是很合理的。但若是家長一味認為補習等於對孩子好,這種先入為主的補習就有待商榷,因為這也可能導致學生過於疲憊、壓力倍增。

        而關於探索生涯以及升學壓力,鄧善庭諮商心理師則表示探索不是一兩學期就可以促成,需要長時間的觀察與試錯,希望同學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至於如何排解壓力,平時讀書時可以以一個小時為循環,安排15-10分鐘的休息,可以視自己的興趣安排休閒活動,盡量遠離手機,避免持續接受大量資訊,讓大腦可以好好充分休息。
鄧善庭諮商心理師希望同學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讓大腦可以好好充分休息

        黃韻璇處長說:部分家長認為逼孩子念書就是希望孩子們有更好的未來,但進入AI時代,證明兒少未來成就的不再只是成績或是文憑而已,常常有人說,教育體制怎麼改,還需要身為大人的師長和家長能夠跟上才行。長期在課業、補習和考試壓力下學習疲勞的孩子是無法體會到學習的美好,更無法找到未來的自己。因此兒盟提出以下呼籲:

一、多關心學生身心健康
       父母們應多觀察孩子的日常作息及身心狀況,尤其是都市地區且補習時數過長的孩子們,當孩子身心症狀浮現,給予關心支持及尋求專業協助,都是必要作為。

二、睡眠要充足,鼓勵養成運動習慣
       建議家長多安排家庭戶外活動,或鼓勵孩子培養運動習慣,有效減輕學習壓力,脫離小螢幕的控制。

 三、建構完善的生涯輔導機制,減輕學生對未來徬徨的焦慮感
        當學生不只是被「填鴨」,還得如同「趕鴨子上架」般,在未完善的機制下去探索興趣,甚至每週要花時間自主學習,顯然108課綱的制定未能有效釐清學生真實需求及面臨困難,主管機關應重新審視現有輔導課程和機制,投入更多的輔導人力資源。

兒福聯盟推出心理測驗檢測學習過勞指數,邀請大朋友小朋友一起遊玩!
【打開課業壓力鍋,你是哪道菜?】
兒福聯盟 X 人氣插畫家 豆苗先生
   聯手製作心理測驗
檢測在課業壓力的高溫烹調之下
你的學習過勞指數是否過高?
你又是教育制度下美味的菜餚?
>>點我馬上開始檢測<<
政策倡議
返回上一頁
關聯消息
  • [時事回應] 巴掌下的省思
    [時事回應] 巴掌下的省思
    在「巴掌事件」中,我們看到老師的無力,受害家長的悲痛,其實整件事曝露出來的,是眾人對性別霸凌的不了解,以及第一線教育工作者缺乏相關支持與協助。
    時事回應
    2010-04-06
  • [時事回應] 24小時全日托的隱憂
    [時事回應] 24小時全日托的隱憂
    兒盟近年調查發現,近兩成的家長會將孩子交給保母或托嬰中心照顧,如何確保托育品質,讓孩子得以在安全、妥善的環境中長大?兒盟認為,再好的管理機制、再優質的保母,都取代不了父母親的角色,將孩子送托保母後,並非就卸下了照顧孩子的責任,而應該與保母建立互信關係、保持良好的溝通,一起關心孩子、瞭解孩子的情況,共同努力為孩子打造良好的托育環境,為孩子營造溫馨的童年。
    時事回應
    2010-09-06
  • 兒少法修訂仍有缺失, 立院二讀時應予補救
    兒少法修訂仍有缺失, 立院二讀時應予補救
    近年來,孩子受虐或遭不當對待,街坊鄰里明明已察覺異狀,卻知情不報,導致錯失搶救良機,孩子最終不幸死亡的悲劇不時發生。為了使兒虐案件能及早被通報,兒盟主張將村(里)長、村(里)幹事、公寓大廈管理人員等社區基層人員,一併納入兒保責任通報範圍,藉由社區基層人士的參與,使兒保通報網絡更為綿密。
    時事回應
    2010-11-17
聯絡我們
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兒童福利聯盟基金會
總會電話: 02-2799-0333
傳真: 02-8797-3131
地址: 114694台北市內湖區瑞光路583巷21號7樓
捐款資訊
專線: 02-2799-0333轉1
傳真: 02-2657-8181
戶名: 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兒童福利聯盟基金會
銀行代號: 807 永豐銀行-建成分行
銀行帳號: 103-001-0000-688-8
郵局劃撥帳號: 156-88659
電子發票捐贈碼: 885521
訂閱電子報
訂閱
兒童網路安全 隱私權保護
Copyright © 2024 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兒童福利聯盟基金會
Powered by A-Cart 網站設計

系統訊息

若要訂閱電子報,請先登入會員。
邀請您訂閱兒福聯盟電子報,接收兒盟最新活動資訊與愛孩子的服務足跡。
登入會員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