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離婚」乍看是兩個人的事,然而一旦雙方有了孩子,那些難有共識甚至激烈爭吵的日子,都將成為孩子童年記憶中最難以平復的傷痛。如何以「新合作模式」來共同愛孩子呢?
長年關注兒少權利、家庭議題的兒福聯盟來告訴您如何成為合作的父母。
長年關注兒少權利、家庭議題的兒福聯盟來告訴您如何成為合作的父母。
「我覺得爸爸媽媽會分開都是因為我。」「我看到爸爸媽媽吵架,我好害怕、可是我不知道該怎麼辦。」「爸爸媽媽問我:『跟爸爸住比較好?還是跟媽媽住比較好?』但我想跟爸爸媽媽一起住。」面對父母的離婚風暴,使得孩子常陷入無助、焦慮、難受的情緒之中,甚至得面對父母要求選邊站的情境,變成夾心餅乾。
近期名人與富商的離婚事件頻傳,在社群媒體眾多的時代,雙方皆會透過公開的訊息來進行攻防,不僅想要在法律訴訟中勝訴,也希望社會大眾來「公審」,到底誰在婚姻中錯得比較多?誰才是比較好父母親?雙方的資訊像擠牙膏般的釋出,社會的風向也隨之左搖右擺,我們無法斷定在這場戰爭中誰能贏得勝利,但可以確認的是孩子是永遠的輸家。
孩子的監護權經常是父母離婚時最具爭議的癥結點,我們經常接到許多經歷離婚苦楚的父母帶著焦慮的心情來電詢問,擔心如何安排監護權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我們會建議父母們,可以從照顧孩子生活的實際層面來思考,像是哪一方比較容易請假,親職能力上比較能處理孩子的議題等等。
一輩子的稱呼、一輩子的責任,不為別的,只因是父母。
為孩子的想法從來沒有對或錯,只是有時候我們太生氣、太著急了,也因為過往太多的不愉快,所以經常記得的是「對方的不是」,也就容易忘記那些話語中,其實有許多對孩子滿滿的心意。
為孩子的想法從來沒有對或錯,只是有時候我們太生氣、太著急了,也因為過往太多的不愉快,所以經常記得的是「對方的不是」,也就容易忘記那些話語中,其實有許多對孩子滿滿的心意。
當婚姻面臨問題,有些父母會選擇先分開一段時間重新思考彼此的關係;但孩子面臨父母一方突然的離家及關係的變化,可能因不知道爸媽發生什麼事而感到不安。父母雖然分開住,仍有共擔照顧孩子的責任。在各自忙碌的生活中,如何知道孩子今天由誰照顧、何時到校接送、或重要的活動等,可以善用google「共用行事曆」的功能,共同建立及編排一個跟孩子照顧有關的行事曆。
再婚,代表前一段婚姻關係已告一段落,即將進入新的婚姻關係中,而孩子是在前一段婚姻關係中的存在,也是我們心繫的重要家人, 愛孩子的父母們著實會擔心,如果再婚的話,孩子能否接受未來的繼父母、是否覺得大人拋棄他而因此不安,大人如何調適心情與想法才能讓自己帶著孩子一起迎向幸福呢?
孩子常跟媽媽吵說手機遊戲要儲值,媽媽耽心孩子會過度沉迷、並沒有答應。最近發現孩子沒有再提,卻意外聽到他跟同學炫耀爸爸已幫忙儲值;媽媽於是私下跟爸爸聯絡以進一步了解,爸爸表示孩子告訴他的是-
兒福聯盟於今(110)年8月底成立「童心協力合作+ 離婚親子維繫服務中心」,這是一個跨領域整合心理、法律和社工一條龍式專業諮詢,以孩子為中心考量的離婚親子維繫服務,將由專業的社工人員陪伴及引導即將或進行式的離婚夫妻以孩子身心需求為優先考量,理解夫妻兩人雖分離但親子教養不離分的合作父母觀念,共同完成「子女照顧計劃」,讓離婚子女離婚不單親,也能受到妥切的照顧。
父母當面對新戀情時,有時會像凱凱的爸爸一樣,讓新戀情的對象直接參與孩子的生活,有時我們會看見孩子只能禮貌性的回應或是感到不自在。其實在沒有先告知孩子的情況下,直接讓新戀情的伴侶參與孩子的生活,可能會讓孩子來不及預備,甚至有排斥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