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盟分享
2025-10-14
不讓父母分開變成孩子的選擇題
七歲的小恩在爸媽離婚後,最害怕的就是週末。因為每到週末就意味著要「選擇」──是跟媽媽去外婆家,還是陪爸爸到球場?
每次做決定,小恩彷彿就成為了爸爸媽媽手上緊緊拉住的橡皮筋;有人放手,必然有人受傷;若誰都不放手,橡皮筋終究也會被撕裂。小恩常常心裡想:「為什麼我要做這種選擇?我只是想同時擁有爸爸和媽媽啊。」
這樣的掙扎,其實在許多分居或離婚家庭的孩子身上都會出現。大人可能覺得分開是彼此最好的決定,但對孩子來說,父母依舊是最親密、最重要的兩個人。他們不該被迫在愛與愛之間做出選擇,更不該因為父母的衝突,失去與其中一方相處的機會。
但其實啊,在孩子眼裡,爸媽永遠都是最重要的人,孩子需要的不是「誰對誰錯」,而是「我依然被愛著」。
讓孩子單純做孩子
對孩子來說,最重要的不是一次多長的陪伴,而是「能不能確定下一次還會再見」。有了穩定、規律的會面,孩子會知道:即使爸媽不再住在一起,他們依然在乎我、愛我。反之,如果見面的約定常常因為大人吵架而被取消,孩子會逐漸失望,甚至懷疑自己是不是不值得被愛。
穩定會面,就是讓孩子安心的關鍵。若爸爸媽媽能 ... 詳閱全文
👍延伸閱讀:【愛的狀況題】如何協助孩子適應會面
👍延伸閱讀:【服務小故事】是孩子不安,還是父母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