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個案小故事:
父母離婚後軒軒跟爸爸同住,爸爸總是以「孩子說他不想跟媽媽見面」為由,不讓媽媽會面,也因此雙方有了許多衝突與訴訟。為了可以繼續見到孩子,所以找到兒盟來幫忙會面。
為什麼每次爸爸帶軒軒給媽媽時,軒軒都會哭鬧不停,吵著不想見媽媽,但一旦爸爸離開,軒軒又會流露出完全不同的神情?孩子說不要,就真的是不要嗎?在會面服務中,社工帶領大人去看見孩子的忠誠為難、需要,以及在行為背後真實的想法。

🔎什麼是陪同會面服務?
♥不與雙親分離:
會面除了是大人的需求,也是孩子的權利。在《兒童權利公約》中有提到:「應尊重與父母一方或雙方分離之兒童與父母固定保持私人關係及直接聯繫的權利」,即使爸爸、媽媽需要分開,但固定維持與雙親見面不僅是孩子的需求,更是孩子的權利。
♥日後自行探視的基礎:
會面服務是一個過渡性的服務,社工會在服務中,鼓勵父母雙方可以為孩子共同合作,並協助引導未來可以自行會面。會面服務的目的是在協助父母與孩子建立會面的習慣,促成父母合作共識,共同為孩子建立穩定、安全、安心的會面交往方式。
♥安全的會面空間:
會面的地點在機構中,經過社工評估也可能會推展到戶外,過程中社工會全程陪同,因此,當探視的這一方不知道該怎麼與孩子互動時,社工也能適時的給予協助。
♥為甚麼會需要使用陪同會面服務:
在開頭的小故事中,同住的爸爸因認為孩子不想跟媽媽見面,而一直不同意媽媽與孩子會面。透過兒福聯盟陪同會面服務,社工協助父、母與孩子共同建立穩定的會面交往方式。

📣會面服務有什麼好處?
✨保障孩子的權益:
回歸親子探視之目的,避免大人的戰爭波及孩子。
✨專業社工陪同:
適時提供協助、促進親子互動,降低父母或子女的不安與焦慮。探視方可以穩定會面,同住方不用擔心孩子一去不返。
✨有計畫地進行:
社工事前詳細的評估與約定,讓父母雙方與孩子充分了解服務的內容與過程,並做好適度的心理準備、信任關係。
✨幫助父母了解孩子:
透過社工在會面過程的觀察和回饋,幫助雙方能夠看到孩子的需求,以及行為背後可能的原因。
⚠️會面服務中要注意的事!
✔應專注於與孩子的互動:
會面的時間雖然不長,但重在會面的品質。因此希望親子專注在互動、遊戲中,父母可觀察孩子的反應與喜好;當孩子表達自己的想法時,可以不帶批判與責備的傾聽,以此多了解孩子一些。
✔合作父母:
雖然父母可能因為很多的原因無法繼續在一起,但在孩子的事情上,還是要繼續合作、溝通,讓孩子感受到即使父母分開,也不會影響到他一樣能擁有爸爸與媽媽的愛。
✔探視不只是離婚家長的權利也是孩子的需求:
除了探視父母想要見到孩子,孩子也有想要見到探視父母的需求,對孩子來說,穩定的會面有助於增加孩子的安全感、降低情緒困擾;對父母來說,即使夫妻分開,但與孩子的親情不斷,可以陪孩子一同成長。
👍延伸閱讀:【服務小故事】讓孩子只當孩子,不用學當雙面人
👍延伸閱讀:【好文分享】離婚後,孩子出現不適應行為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