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台灣民眾對體罰管教之經驗和態度
研究方法
本研究採用立意取樣之便利取樣方法,使用線上問卷蒐集資料,選取PTT、Dcard、兒盟官網、臉書等網路平台宣傳問卷,對象為居住於台灣的一般民眾。施測日期為2022年9月16日至10月3日。共計回收1025份有效樣本。
研究結果
本研究發現,各有約六成的家長曾對孩子體罰、使用言語暴力。民眾的體罰迷思程度越高,其體罰頻率(有子女者)和體罰傾向(無子女者)就越高,因此民眾的體罰迷思,是影響其是否會體罰小孩的重要因素。進一步檢視民眾的三項體罰迷思:在體罰有效迷思的部分,有16.4%的人認為打小孩是相對效果較好的管教方式;在體罰無害迷思的部分,24.7%的民眾認為體罰不會造成傷害、但若是加入家長保持冷靜和關愛的有條件體罰,認同體罰無害的比例就升高至38.4%;而在體罰必要迷思的部分,民眾顯現「中庸」的態度,大部分民眾不認為體罰是必要的,但近半也不同意完全不使用。
研究中也檢視了民眾體罰迷思以外的體罰態度:26.9%的民眾不認為體罰是一種暴力、44.3%認為體罰孩子是家長權利、相當多的民眾(66.2%)贊同透過法律保障兒童免受體罰。和2014年相較,民眾在偏向認同體罰的態度,比例有下降的趨勢,這個結果為台灣能朝向兒童權利公約的觀點,透過立法保障兒童免受體罰,透露出一絲曙光。
最後,調查中分別約有九成的家長,曾在對孩子體罰後感到後悔和虧欠、希望和孩子和解。幾乎所有希望和孩子和好的家長都有嘗試採取修復關係的行動。顯見體罰的家長並不樂意使用體罰,並隱隱感受到體罰對親子關係造成傷害。
建議
(一)正視科學證據,了解體罰傷害
針對體罰有效、無害和必要的迷思,近年大樣本的、縱時性的、回顧型和後設分析的研究都一致的指出:體罰對兒童身心健康和親子關係都有負向的影響。且有其他正向、有效的管教方法可以替代,因此不是必要的。
(二)修復親子關係,嘗試正向教養
體罰會損害親子關係,家長也大多不樂意體罰,卻可能礙於不知道其他有效的管教方法,而受限於使用體罰或言語暴力來管教孩子。兒盟鼓勵家長採用各種方式和孩子修復因體罰而受損的親子關係。但對關係修復有個重要的環節,就是對傷害親子關係的體罰行為的修正與調整。因此我們也鼓勵家長了解體罰對孩子可能造成的傷害、開啟對話、了解孩子的想法,並嘗試停止用體罰的方式管教孩子,練習使用有效的正向教養策略。
(三)立法保護兒童,拒絕暴力對待
兒童權利公約對兒童保護的要求是:採取一切適當方法,保護兒童不受「任何形式之身心暴力對待」。從兒童權利公約的觀點,立法保障兒童免受體罰,就屬於一種適當的保護兒童免受身心暴力的良好實踐。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各國預防任何對兒童暴力的策略之一,就是立法禁止家長、照顧者、老師對兒童對兒童的暴力行為,因其認為透過立法可明確告訴社會該行為是錯的,有助於消除容忍暴力的社會規範。而目前,全世界已經立法在一切場域(all settings)禁止對兒童體罰的國家,共有63個,家庭通常都是這些國家最後才達成法律保障的場域,是較難突破的關卡。
我國目前在以法律保障兒少免受體罰一事上並不周全,除了政府未積極回應國際兒童人權專家於兒童權利公約國際審查中所建議的禁止家庭中的體罰外,在居家式托育服務、托嬰中心、安置機構、課後照顧班與補習班等諸多和兒童密切相關的場域,都未有法規禁止對兒童體罰。本調查顯示,大部分民眾都支持透過法律保障兒童免受體罰,因此我們也呼籲政府和立法機關,能邁步向前,積極推動在法律層面保護兒童不受體罰,達成我國政府在將兒童權利公約國內法化時,所許下要踐行公約、保障兒童權利的承諾。
【欲索取報告全文請參照下方「索取研究報告」】,版權所有,若須引用請註明出處
【本研究建議引用方式】
兒福聯盟(2022)。台灣民眾對體罰管教之經驗和態度。https://www.children.org.tw/publication_research/research_report/orange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