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臺灣兒少學習狀況調查報告
兒童福利聯盟(以下簡稱兒盟)長期關注兒少權益,為了解國高中生在108課綱下的學習現況和學習疲勞狀況,兒盟於2023年5月3日至6月9日以分層叢集抽樣方式進行調查,將台灣21縣市分為北、中、南、東四區,依照各區七至九年級國中生及高中職高一至高三人口比例進行抽樣,總計寄出1,515份紙本問卷。此外,為了解都市化程度的高低是否會造成學生學習狀況之差異,故參考111年兒童及少年生活狀況調查之抽樣設計方法(衛生福利部,2022),選擇都市化程度最高的類型一,其中包含23個鄉鎮市區,依照區域人口比例進行抽樣,共寄出628份紙本問卷。
最後,總計回收1,802份有效問卷,回收率84.1%,在95%信心水準下,誤差不超過±2.31%。有效樣本49.8%為國中生、50.2%為高中生;生理性別為男性佔49.8%、女性佔48.7%,縣市北區佔44.4%、中區佔23.5%、南區佔23.9%、東區佔8.1%;都市化程度高地區佔19.7%、一般地區佔80.3%,本研究之分析結果皆為經過多重反覆加權步驟後之數據。
六成國高中生感到學習疲勞
缺乏動力的疲憊學習也讓莘莘學子出現身心狀況,調查發現近兩個月,有15%學生因為課業而焦慮到失眠、睡不好;13.8%學生有頭、胃痛的情形;10.3%因此吃不下飯或暴飲暴食。最令人難過的,有接近四分之一的學生曾因為課業壓力過大而有自我傷害或一死了之的念頭(24.8%)。國中生心理健康狀態明顯惡化,與2017年相比,「因為課業壓力而有自我傷害或一死了之的念頭」從21.3%上升至28.1%。
壓力來源一:每天有大大小小的考試、放學後還要補習、唸書
壓力來源二:睡眠不足、運動不夠,讓學生更疲勞
壓力來源三:家長期待、自我要求高
從心理層面的壓力來源追溯,發現當學生感受到家長對課業的期待越高,越學習疲勞。有四成學生表示家長會拿他的課業表現和其他人比較(39.9%);超過五分之一認為家長關心課業表現勝過其他生活裡的事情(22.1%),甚至有一成五的學生會因為課業表現不好而被家長言語羞辱(15.7%),例如被罵是笨蛋、很沒用、丟考卷等,另外也有5.1%學生會因為課業表現不好而被體罰。當孩子對於課業的感受被烙印上疼痛與羞辱的記憶,自然會對學習感到恐懼與抗拒。
除了家長的期待之外,其實學生的自我要求也是壓力來源之一。有高達六成兒少認為成績無法達到自己期望(66.6%)、擔心成績跟不上其他同學(60.7%);五成(53.9%)學生覺得自己通常比別人花更多時間來學習;甚至有近五成(48.6%)學生會因為考試/作業成績不好而影響一整天的心情。由此可見「文憑主義、升學至上」的價值觀並沒有隨著教育改革時代進步有所翻轉,甚至生根在每個孩子的心中。課業壓力大、對未來升學和生涯規劃感到徬徨
開設多元選修課程、製作學習歷程等,都是希望幫助學生更認識自己、探索多元興趣、做出適性的選擇,但本次調查發現仍有接近六成 (56.9%) 學生對未來升學和生涯規劃感到徬徨,顯示大多數學生不知道自己未來要選擇哪個科系或是志向,需要更多的支持或管道去引導他們做決定。值得注意的是有一成二 (12.1%) 的學生向大人表示對未來的想法,但家長卻不尊重他的未來升學或生涯規劃,這些不被家長尊重的學生,他們的學習疲勞平均分數也顯著高於其他學生。
兒盟呼籲
一、多關心學生身心健康
父母們應多觀察孩子的日常作息及身心狀況,尤其是都市地區且補習時數過長的孩子們,當孩子身心症狀浮現,給予關心支持及尋求專業協助,都是必要作為。
二、睡眠要充足,鼓勵養成運動習慣
建議家長多安排家庭戶外活動,或鼓勵孩子培養運動習慣,有效減輕學習壓力,脫離小螢幕的控制。
三、建構完善的生涯輔導機制,減輕學生對未來徬徨的焦慮感
當學生不只是被「填鴨」,還得如同「趕鴨子上架」般,在未完善的機制下去探索興趣,甚至每週要花時間自主學習,顯然108課綱的制定未能有效釐清學生真實需求及面臨困難,主管機關應重新審視現有輔導課程和機制,投入更多的輔導人力資源。【本研究建議引用方式】
兒童福利聯盟(2023)。 2023年臺灣兒少學習狀況調查報告。取自:https://www.children.org.tw/publication_research/research_report/2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