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臺灣兒少營養午餐調查報告
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以下簡稱兒盟)於2023年5月16日至6月28日以網路問卷進行2023國小營養午餐情況及家長態度調查,共計收集1,919份有效問卷,其中95.4%的孩子在學校有吃營養午餐,2.6%沒有,2.0%表示曾經吃過但因不想吃而取消。回覆問卷的家長有91.1%為女性、8.9%為男性,孩子的性別則47.2%為女生、52.8%為男生。我們也針對國中生食用營養午餐的實際狀況及心聲進行調查,調查時間為2023年5月1日至6月1日,共收集8,690份國中生網路問卷,其中95.2%有吃學校營養午餐;48.7%為女生、51.3%為男生。
此外,我們還於22縣市各抽樣5家國小、2家國中,記錄2023年6月12日至16日於教育部「校園食材登錄平臺」登錄的營養午餐內容;並為了瞭解學校廚餘狀況,於2023年6月6日至同月20日募集國小5-6年級及國中生,協助記錄班上營養午餐於回收前的廚餘狀況,共收集32天次、179道菜色。現象一:營養午餐不營養!
我們也觀察到NG餐點組合,例如除了飯、麵作為主食以外,又有麵線、包子甚至麵包當作配菜,甚至又另外有甜湯,明顯澱粉、糖份太多;或是一天的菜色裡面有一半以上是炸物或加工品等,讓人擔心孩子們的營養均衡問題。此外,在記錄的過程中也發現,部分學校有登錄不實的狀況,例如未依規定放上照片、菜名和照片不合、以調味料充當一個菜色等。中華民國營養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於2023年5月指出,全台僅約有630名營養師在協助處理營養午餐事宜,算起來不到19%的學校有營養師,很多學校是由非營養專業的校護甚至一般教師擔任午餐秘書,即在原有的業務外,還要負責開立菜單、監督食材來源、廚房運作、聯絡廠商、驗收等各樣工作,不只教師負擔大,學生的餐食也缺乏專業、足夠的人手把關。
現象二:8成學生吃不飽,近半數吃的分量比平常少
請國中生為營養午餐評分,平均只得到51.3分的不及格分數,學生們不喜歡營養午餐的結果就是有近8成學生在營養午餐有吃不飽的經驗,吃不飽的學生中有36.5%的學生會用忍耐來渡過,更有約4成(39.6%)表示會用多喝水或吃零食飲料來果腹,這表示不只缺乏營養素,還額外多吃進外加糖和各種人工添加物,在臺灣兒少肥胖率如此高的情況下,午餐用零食飲料果腹的狀況顯然急待解決。
為什麼營養午餐不營養又不好吃
這麼重要的營養午餐,目前竟沒有專門法規在管轄,22縣市有22種規定,費用更是百花齊放。根據我們的調查,家長實際繳的金額,有近五成(47.1%)在50元以下,加上近年即使物價飛漲,卻僅33.6%的家長被詢問過要漲價,且每次都成功的只有44%,讓人不禁懷疑中間的價差犧牲的難道是營養午餐品質嗎? 在這個價錢下都吃了些甚麼,也難怪常有以便宜的加工製品作為替代品的狀況出現。
原因二:營養午餐來源不同差很大?!
與108年相比,4年來自己學校有廚房的比例就降了7%,轉為由他校供應或訂盒桶餐。供應地點會帶來甚麼樣的不同呢? 可以想像在自己家的廚房煮好直接端上桌,一定會比從餐廳外帶回家更新鮮,更何況營養午餐烹煮的份量小至百人大至千人,加上運送的時間,餐點需要提早約上午10點左右煮好,並保存在70度以上避免細菌孳生,這表示當孩子中午12:00開飯時,其實吃的已經是在高溫中悶了兩小時以上的食物了,這也難怪有學生向我們反映,肉類皮肉分離、青菜濕濕爛爛,令人難以下嚥。調查也發現,吃他校供應或訂盒(桶)餐的,有較高比例的孩子表示「有不喜歡的味道」、「有不喜歡的菜色」、「口感不好(例如太軟爛)」、「有廚餘,因為菜色不佳/不合胃口」,且孩子給營養午餐的分數也顯著的較自己學校煮的低(6.2分vs.7.0分)。
原因三、缺乏家長參與
身為營養午餐的主要付費者,國小家長認為營養午餐應具備的條件(複選),第一名就是營養均衡,比例高達86.9%,第二名是烹煮衛生/食品安全無虞(74.0%),此外約有4成家長認為要新鮮現煮(43.0%)、食材有品質認證/產品責任險(42.9%)及美味可口(42.5%)。但實際問家長是否清楚知道孩子營養午餐的內容,僅3成(32.3%)表示非常清楚,4成(42.1%)只知道菜單,更有25.6%家長表示不清楚。此外,有4成(39.9%)的家長不知道可以透過教育部「校園食材登錄平臺」查詢學校實際提供餐食的狀況,即使知道也僅有1成左右(12.2%)家長有使用過,顯示家長的關心程度有待加強;而在衛生安全方面,即使營養午餐吃到異物、食物中毒的狀況時有所聞,也有7.9%的家長表示孩子實際遇過相關情況,但當詢問家長是否知道營養午餐發生問題時可以反映的管道時,竟有超過一半(51.4%)的家長表示不清楚,可見家長對於孩子吃下肚的午餐無從掌握與監督。
兒盟呼籲
營養午餐的現狀並非一朝一夕所造成,然而這複雜的系統性問題亟需中央政府的重視,以解決目前各縣市政府多頭馬車的狀況,即使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已設置學校午餐科,恐也無足夠法源權責可管轄,面對此狀況,兒盟呼籲:
1.設立營養午餐專法:
現行對於學校提供飲食及營養午餐之法規範,欠缺通盤規範的專門立法,各地方政府往往因其財政狀況或在地因素各行其是,造成22個縣市就有22種學校供餐方式,缺乏全國一致並符合最基本要求之供餐制度。每每出現營養午餐食安問題,只見地方政府消極地採取重罰方式來應對,缺乏積極的預防監管措施,餐費補助亦淪為買票的籌碼。反觀鄰近之韓國、日本早已於數十年前即有制定《學校給食法》規範校園午餐制度,我國亦應制定相關規範,以確保學校學生之飲食營養以及身心健康。
2.促成營養午餐價格透明,提升現行營養午餐品質:
目前營養午餐的價格沒有公開透明的機制,更無從得知食材、人事、設備費用的比例,各縣市規定、補助不同,加上供應方式不同,家長無從得知繳交的營養午餐費用使用在哪裡,更遑論面對基本食材漲價營養午餐卻未漲時,消失的價差是犧牲了哪一部分的品質。呼籲政府應促成價格透明,提升營養午餐品質。除此之外我們更呼籲家長應更多關心孩子在學校吃些甚麼、吃進了甚麼,也適時的提供飲食教育、並扮演校園營養午餐的監督角色,促使政府有關單位更積極的改善學生營養午餐。
【本研究建議引用方式】
兒童福利聯盟(2023)。 臺灣兒少營養午餐調查報告。取自:https://www.children.org.tw/publication_research/research_report/2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