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長托兒要注意
時事回應
2011-02-23
謝文元/兒童福利聯盟研發處研究員、社工師
這幾天媒體不斷大肆報導,台南市一家托嬰中心的張姓保母將女嬰關到置物櫃以致女嬰窒息死亡的事件。據報載,這家托嬰中心雖是合法設立,但卻非法在另外一處開設未立案的托嬰中心,許\多家長不知情,以為同樣都是合法的立案機構。此外,張姓保母具有保母技術士及心肺復甦術的證照,這讓許\多家長人心惶惶,將孩子托給有立案的機構和有證照的保母,也未必能安心。
如何知道孩子上的托嬰中心、托兒所或幼稚園是有立案的呢?即使有立案證書,要怎麼判斷證書的真實性、以及機構提供的服務是合法的呢?想必這是許\多家長在看到這則新聞後的擔心和疑慮。兒盟建議家長在參觀托嬰中心/托兒所/幼稚園的時候,可以仔細觀察懸掛於牆上的立案證書,包括:
※證書上是否註明立案字號,如北市社婦幼字第*******號
※立案證書是否有塗改痕跡
※立案證書上的機構名稱與招牌上的機構名稱是否相符
※幼托機構的實際地址與證書上地址是否相符
※幼托機構實際收托人數與證書核准人數是否相符,且兼辦托嬰中心或課後托育中心者,應留意其核准收托年齡層及人數
※幼托機構實際收托兒童之年齡是否與證書核准收托年齡相符
~摘自「台北市政府社會局(2007)。找個孩子愛去的地方—送托安心手冊。」
此外,近兩年政府也開始針對托嬰中心進行評鑑,所以每年各縣市政府托嬰中心的評鑑結果,也可作為家長選擇托育機構的參考。
兒童福利聯盟2010年的調查,目前家中有3歲以下幼兒的家長將孩子托給保母(含有照保母和無照保母)照顧的比例有一成(10.1%),機構(托嬰中心/托兒所/幼稚園)照顧的比例有4.4%。政府除了要持續對非法立案的機構給予稽查之外,家長也要多為孩子把關,不僅要將孩子送托合法立案的托育機構,平時家長與保母/托育機構老師的溝通、及對孩子身體情緒及師生互動的觀察也很重要。畢竟立案、證照只是基礎防線,平日政府的稽查、家長的把關缺一不可,如此才能提供孩子安全無虞的托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