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全國瘋奧運,卻有半數臺灣兒少不曉得?!
你跟你的孩子,有一起在電視機前,鎖定巴黎奧運的賽況嗎?
猶記得2021年當全世界壟罩在疫情恐慌下,代表臺灣出戰東京奧運的選手們,團結一心並傾盡全力拿下史上最佳成績,讓全民為之瘋狂......
根據國健署調查,我國大約30%兒少過重肥胖,且超過30%13歲以上的青少年面臨高血壓或高血壓前期症狀;心理健康層面,當近六成學生感到學習疲勞,四分之一兒少達嚴重憂鬱傾向。運動量對於身心發展階段的兒少來說十分重要,除了血清素及多巴胺的分泌讓兒少情緒正面穩定,運動量較多的兒少在注意力、記憶力與學習力上都會有較好的表現。或許「贏在起跑點」令人羨慕,但孩子「跑不跑得起來」才是至關重要。
回到臺灣,若要提升整體國民的運動能力與風氣,校園教育制度、民間企業投資及全體國民對運動的熱情缺一不可。2021年的東奧,臺灣選手的優異表現更吹起孩童學習羽球等運動的風潮,但臺灣常見文憑主義的狀況來說,許多兒少若沒有突出的大賽表現,在國高中面臨升學時,往往被迫放棄原先喜好的運動項目,或是成為因為忙著讀書沒有時間進行的「興趣」。
近年調查也顯示,日本的國高中生參與運動社團的同學數量也正面臨斷崖式的銳減,孩子越來越不愛動似乎是全球所面臨的問題。除了體制之外,家庭教育是否也有影響,男孩女孩的運動習慣是否也有落差呢? 敬請鎖定下一篇專欄文章。
參考資料:
https://reurl.cc/A217Dd
https://www.sa.gov.tw/PageContent?n=1177
https://education.jnto.go.jp/tw/school-in-japan/school-life-in-japan/club-activities-in-japanese-schools/
https://reurl.cc/8Xlo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