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後別忘了親情維繫
時事回應
2016-12-13
因染毒事件淡出演藝圈的郭姓男藝人,日前受訪時難過表示離婚後聯繫不上前妻也看不到孩子。這看似螢光幕前的娛樂新聞,情景竟和台灣社會的多數離異家庭相去不遠,真實的嚇人。
目前台灣每年超過五萬對夫妻離婚,產生數以萬計的離異之子。據兒盟統計,這些父母離異的小孩有三成八(37.8%)從此很少看到未同住的父母,等同被切斷了親情聯繫,即便雙親健在也宛如單親。
當孩子目睹父母撕裂,他們要如何在家人衝突的戰火中存活?如何處理與家人分離的悲傷?據兒盟服務離婚家庭的多年經驗,當下孩子心中常常有許多擔憂和疑問,但誰能回答孩子的問題,告訴孩子別害怕、爸媽離婚了還是會繼續愛他們?
離婚後讓孩子繼續跟父母保持聯繫,對於降低孩子的不安和傷痛會有很大的幫助,此親情維繫應獲保障更是兒童人權之一。然而好聚好散對夫妻來說已屬不易,分開後還要跟對方「合作當父母」,自然會面臨許多挑戰。他們需要包括像是離婚親職教育、離婚告知與溝通協調技巧,有些時候更需要有中立的第三方協助處理會面交往的問題。
兒盟累積多年與離婚家庭工作的經驗,除發展各項相關服務,也提供免費諮詢專線給父母,發現多數父母確實也為了如何訂立適合自己與孩子的監護安排或探視計畫傷透腦筋。為了避免父母在衝突期或離婚過渡期彼此見面的尷尬,我們也提供「陪同親子會面」服務,提供適當的環境並由社工全程陪伴,幫關係緊張的父母也能與未同住的小孩見面,以減少家長間的溝通衝突、降低孩子的不安情緒,進而讓家長與孩子都放心相聚。透過這樣的短期協助,有些家庭慢慢地就能發展出合適的探視方案,也降低了孩子夾在中間的為難啊!
婚姻關係結束了,親子關係卻不該有結束的一天。盼透過聚焦於孩子的最佳利益,讓每個離異之子都能延續與父母的感情,擁有兩個「都愛他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