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我是一個很喜歡聽故事的小孩,不論是聊齋誌異、西遊記、白蛇傳都來者不拒,所以我家也有很多的故事書。在父母還沒分開前,母親每晚睡前都會在旁邊給我講個故事,我才願意乖乖地睡覺。
很開心知道您有個願意疼愛孩子的先生,您的孩子很幸運又多了一個人愛他,但收養的程序比起當個繼父還要複雜,因為收養孩子的過程中,不論親生父母有沒有孩子的監護權都需要雙方的同意(參考民法第1076-1條及民法第1076-2條),所以您可以與先生討論看看想要收養孩子的原因是什麼呢?是不想與前夫有聯繫?還是在處理孩子生活事務上有什麼困難嗎?
當離婚後的父(或母)有新戀情或準備再婚,各個家庭成員,會需要面臨接受外來成員的抗拒與不安。電影「親親小媽」即是描述各個角色在這過程中的不安與調適過程。
正值青少年階段的女兒,認為是未來的繼母(伊莎貝)從媽媽手中搶走了爸爸,表示就把家裡的狗取名叫依莎貝吧;當媽媽知道爸爸即將再婚,想聽聽孩子們對未來繼母的想法時,小兒子回答:「如果妳要我討厭她,我會照做。」這都呈現了孩子在此變化中的抗拒。
正值青少年階段的女兒,認為是未來的繼母(伊莎貝)從媽媽手中搶走了爸爸,表示就把家裡的狗取名叫依莎貝吧;當媽媽知道爸爸即將再婚,想聽聽孩子們對未來繼母的想法時,小兒子回答:「如果妳要我討厭她,我會照做。」這都呈現了孩子在此變化中的抗拒。
對孩子來說,離婚後的家不一樣了,生活中少了一位可以撒嬌、訴苦、偶爾會修理自己一下的大人,這種必須要忍受的失落,及不得不接受的現實,對他們來說是件難以忍受的事。但幼兒情緒理解的能力較弱,只能用有限的語言能力說出他們的感覺,所以會透過很多令大人困擾的行為呈現,如:作惡夢、尿床、一直說哪裡痛、不想上幼兒園等。
安安是個5歲的小女孩,在爸爸媽媽離婚後,安安和爸爸一起生活,媽媽會來看安安,但安安的父母之前發生一些衝突,所以透過社工阿姨陪同安安與媽媽見面。
4月底見面時,媽媽像以往一樣和安安一起玩扮家家酒、聊天,但那天安安特別安靜,媽媽問安安怎麼了,安安也不回答...
4月底見面時,媽媽像以往一樣和安安一起玩扮家家酒、聊天,但那天安安特別安靜,媽媽問安安怎麼了,安安也不回答...
經濟狀況不好的人就沒辦法把孩子照顧好嗎?
很多面臨離婚議題的父母,常會擔心收入沒有對方來的高或以往都是在家照顧孩子的人,這樣是否會影響監護權的爭取?甚至會擔心沒有監護權就會無法再和孩子見面…
監護權到底是什麼呢?這期的電子報將透過懶人包的說明,讓大家更瞭解監護權代表的意義跟思考監護權歸屬的重要秘訣哦!來去看完整版懶人包吧!Let’s go!
很多面臨離婚議題的父母,常會擔心收入沒有對方來的高或以往都是在家照顧孩子的人,這樣是否會影響監護權的爭取?甚至會擔心沒有監護權就會無法再和孩子見面…
監護權到底是什麼呢?這期的電子報將透過懶人包的說明,讓大家更瞭解監護權代表的意義跟思考監護權歸屬的重要秘訣哦!來去看完整版懶人包吧!Let’s go!
兒福聯盟南區辦事處自103年起與台灣高雄少年及家事法院合作陪同親子會面交往服務,實務工作中發現不論學齡前或學齡期的孩子,他們只想知道父母分開後,沒有同住在一起的爸爸或媽媽是否還繼續關心他、在乎他?只是忙於對簿公堂的父母,似乎很難聽見孩子的聲音。
小華從一歲起就經歷了父母離婚、與媽媽分開的生活,也因為父母分開的不愉快,導致小華從小就不斷聽到與她同住的爸爸,或是爸爸身邊親友對媽媽的批評,加上小華上小學之前很少有機會能與媽媽相處,即使和媽媽見面了,也因為媽媽不知道怎麼陪小華玩,讓小華有點排斥與媽媽接觸,種種的一切讓媽媽在小華心中成為了一個「壞媽媽」。
即便大部分的伴侶在結婚時都期待能常相廝守,但若最後不得不選擇離婚,也希望能好聚好散,但很多父母為了「孩子該跟誰?」吵得天翻地覆。
如果雙方都想在離婚後負擔照顧孩子的責任、擔任主要照顧者,又無法協調時,可能會透過法律程序來決定。
如果雙方都想在離婚後負擔照顧孩子的責任、擔任主要照顧者,又無法協調時,可能會透過法律程序來決定。
小茂的爸爸媽媽結婚六年了,自小茂有記憶以來,爸爸媽媽就經常吵架🤬。前陣子媽媽向爸爸提出離婚的要求,爸爸生氣的說:「要離可以,孩子要留下!」,媽媽也不甘示弱的表示孩子都是自己在照顧,兩人僵持不下,關係越來越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