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有時我們不願意把離婚的真相告訴孩子,以為「不把事情說破」才是保護孩子的方式,但孩子比我們想像的更堅強,實際上可能是我們還沒有辦法接受離婚的事實,或不知道該跟孩子說些什麼?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好好回應孩子的情緒和疑問。
小芸的爸媽準備要離婚,爸爸住台中,媽媽要搬回屏東,但都希望可以照顧小芸,兩人也擔心離婚影響到小芸,所以來到兒盟進行離婚協議商談。
一開始爸爸說台中的教育資源好,交通方便,媽媽說屏東的阿公阿嬤可以常常陪她玩、接送小孩上學,家前面就可以騎腳踏車,兩人都覺得孩子應該跟自己住比較好,因此打算協議一個”公平”的方式,孩子一邊住一個月。
一開始爸爸說台中的教育資源好,交通方便,媽媽說屏東的阿公阿嬤可以常常陪她玩、接送小孩上學,家前面就可以騎腳踏車,兩人都覺得孩子應該跟自己住比較好,因此打算協議一個”公平”的方式,孩子一邊住一個月。
兒福聯盟出版的「離婚親職資源手冊」與「離婚告知手冊」(【實用百寶箱】中的【專書與手冊】)電子書目前正在維修中,搶修時間預計2個星期,暫時無法觀看電子書,如果想要手冊資訊的民眾歡迎來信goodbye@cwlf.org.tw諮詢哦!
根據內政部統計,去年台灣約半數離婚者婚齡未滿9年,若有生育子女的家庭,離婚時多數子女尚未成年。在兒福聯盟的爸媽call-in教養專線中,有些父母來電詢問:父母離婚到底會對孩子造成什麼影響?為了孩子是否應該堅守婚姻,那怕只是一個虛有形式的存在?在父母衝突的婚姻中,離與不離對子女成長過程究竟會帶來怎樣的長期影響呢?
在某次子女交付服務時,社工邀請鴻媽、鴻爸練習孩子的照顧交接,會面現場突然瀰漫一股尷尬的氣氛,社工問鴻媽:「鴻鴻今天好嗎?會面時有什麼要特別留意的?」鴻媽停了一下,緩緩看向鴻爸說:「鴻鴻最近感冒了,記得要讓他喝水...」,短短一段話,化解了尷尬的見面氣氛;鴻爸也看向鴻媽說:「他還好嗎?只要喝水就好了嗎?...謝謝你告訴我這些事情,我會注意的。」為了交接孩子的照顧事情,許久沒有對話的二人開始跟對方說說話了,話說著說著,二人臉部的神情也就越顯輕鬆
三年前,哲哲的爸爸媽媽因為「錢」而鬧上離婚,當時哲哲媽媽的一句話「要看孩子,
可以啊!你先把這三年養孩子的錢吐出來再說。」於是,哲哲爸爸向法院提出會面協助的需求,只是,哲哲再次見到爸爸已經是三年後的事情了。
第二次會面前,哲哲主動跟社工說:「上次回家後媽媽問我會面的情形,我說:『好玩』,
媽媽表情看起來不開心,我就安靜了,我下次再也不會這樣說了,因為媽媽好像不喜歡...」
可以啊!你先把這三年養孩子的錢吐出來再說。」於是,哲哲爸爸向法院提出會面協助的需求,只是,哲哲再次見到爸爸已經是三年後的事情了。
第二次會面前,哲哲主動跟社工說:「上次回家後媽媽問我會面的情形,我說:『好玩』,
媽媽表情看起來不開心,我就安靜了,我下次再也不會這樣說了,因為媽媽好像不喜歡...」
老師因為小珍最近越來越常請假的問題,邀請爸爸媽媽一起到學校討論,沒想到爸爸媽媽一在學校相遇,還等不及老師詳細說明問題,就已經互相爭執起來了...
「我就說她一回去你那邊就不會正常上學了,你根本沒辦法管好她。」,爸爸說。
「還不是因為你罵她太兇,有話不能好好溝通嗎?」,媽媽說。
「我就說她一回去你那邊就不會正常上學了,你根本沒辦法管好她。」,爸爸說。
「還不是因為你罵她太兇,有話不能好好溝通嗎?」,媽媽說。
小宜15歲,即將要考基本學力測驗,幾乎每天晚自習回家後都聽見爸媽爭吵,即使躲進房間,仍躲不開爭吵聲。小宜知道爸媽可能要離婚,雖然希望他們可以不要再吵架,但他們好像又為了錢的事情要準備訴訟,小宜覺得很煩、很生氣,難道爸媽不知道她要準備考試,要離婚怎麼不趕快離一離……。
繪本《爸爸住在另一個家》描述小狐狸的爸媽因為爭執而離婚,原本陪小狐狸玩耍的爸爸不在,令小狐狸傷心不已。小狐狸得知爸爸有了新家庭,更讓他開始懷疑是不是自己不乖爸爸才會離開。直到有天,拜訪爸爸的新家庭,認識新的媽媽和妹妹,他才知道原來他沒做錯;自己其實是得到比以前多一倍的關愛!
兒福聯盟每季將依離婚/分居常見監護權、扶養費、探視、親子教養等多元議題發行「離婚親子維繫電子報」,期待能協助孩子及父母擁有更好的生活適應,讓孩子能同享父母雙邊的愛與資源,歡迎所有關心此議題的民眾來信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