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於我們
    • 服務緣起
    • 聯絡我們
    • 家事商談
    • 陪同親子會面
    • 兒少支持服務
    • 共親職教育
  • 最新消息
  • 離合決定
    • 離婚決定
    • 離婚/分居前的衝突
    • 自我照顧與身心安頓
  • 離婚告知
    • 離婚對孩子的影響
    • 怎麼跟孩子談離婚
  • 離婚生活
    • 協助孩子適應離婚
    • 有新的親密關係
    • 子女照顧計畫(探視)
    • 合作共親職
  • 法律相關
    • 離婚程序
    • 監護權
    • 扶養費
    • 探視權
    • 其他
    • 擅帶
  • 實用百寶箱
    • 推薦書籍/文章專區
    • 影音專區
    • 電子書
    • 相關連結
    • 社會資源
  • 網站導覽
  • 來信詢問
  • facebook 粉絲團
logo
MENU
前往主要內容
:::

離婚親子維繫服務

  • 關於我們
    • 服務緣起
    • 聯絡我們
    • 服務內容
  • 最新消息
  • 離合決定
    • 離婚決定
    • 離婚/分居前的衝突
    • 自我照顧與身心安頓
  • 離婚告知
    • 離婚對孩子的影響
    • 怎麼跟孩子談離婚
  • 離婚生活
    • 協助孩子適應離婚
    • 有新的親密關係
    • 子女照顧計畫(探視)
    • 合作共親職
  • 法律相關
    • 離婚程序
    • 監護權
    • 扶養費
    • 探視權
    • 其他
    • 擅帶
  • 實用百寶箱
    • 推薦書籍/文章專區
    • 影音專區
    • 電子書
    • 相關連結
    • 社會資源
最新消息
    :::
  • 最新消息
::: 首頁   最新消息   【服務小故事】在破碎關係中種下親子共好的希望

熱門 【服務小故事】在破碎關係中種下親子共好的希望

兒盟分享 2025-08-15

一句話撕裂現場,也揭開一段難以言喻的親子傷痕

「走開!我不想看到你!」這是晴晴開口說的第一句話。現場的氣氛瞬間凝結,「撲通,撲通」靜到聽得到自己的心跳聲。那是我第一次以觀察者身分參與陪同親子會面服務,也深深給予我滿滿的震撼。坐在角落,看見親子間的張力赤裸地攤在眼前,幾乎沒有一句完整對話,也沒有溫情擁抱,只有冷冽的語句與沉默。然而,也在那刻,我開始反思:「親子共好」到底是什麼?在滿佈裂痕的關係裡,是否還有修復的可能?

拒絕不是叛逆,而是保護自己的方式

晴晴的排斥,並非一時情緒,而是一種源自長期不安的心理防衛。經歷父母激烈衝突後,心中早已烙下「靠近就會受傷」的印記。從最初的忍耐與沉默,演變為明確的拒絕與防衛,這不是不懂事,而是她在用自己的方式對世界喊出...詳閱全文

👍延伸閱讀:【愛的狀況題】如何協助孩子適應會面
👍延伸閱讀:【好文分享】會面不容易,如何踏出第一步?


回列表
 【台北】一起為孩子好:離異父母合作親職團體
【服務小故事】「我喜歡爸爸的家,也喜歡媽媽的家」──離異家庭孩子的真心話  
:::
聯絡我們
台北:(02)2550-5959轉2
新竹:(03)558-8212
台中:(04) 2202-5399轉5
高雄:(07)350-1959轉5

服務時間:週一~週五 09:00~12:00、13:30~18:00前

兒童福利聯盟基金會版權所有,非經書面同意不得隨意轉載網站資料 power by A-cart 網站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