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盟分享
2024-11-08
「你爸爸離家出走了,不要我們了!他一定是外面有女人…」
「要找爸爸,那你就去跟你爸住好了,我也不要你!」
「你爸連你的生活費跟學費都不願意給。」
7歲的小誠總是聽媽媽這樣唸叨、數落著爸爸,偶爾也會在拿媽媽手機玩遊戲的時候,看見了許多媽媽傳給爸爸各種憤怒的訊息,以及爸爸冷漠的回應。小誠在懵懵懂懂中開始意識到爸媽的衝突,內心也有了很多疑惑和惶恐:
「我做錯了什麼?讓媽媽生這麼大的氣而不要我了!」
「我該怎麼做,才能讓爸爸願意回來?」
「爸爸真的不關心我嗎?我會不會沒人要?」
小誠不理解爸媽為什麼分開住了、不適應原本跟自己感情很好的爸爸為何突然的消失在生活中,當小誠說想念爸爸的時候,媽媽還會有激動的反應、說傷人的話,這些總是困擾著小誠,而小誠也不知道怎麼將這些複雜的情緒說出來、跟大人求救,以致於小誠在學校上課的時候開始心不在焉、成績一落千丈,心情不佳也讓小誠總是跟同學吵架,甚至會動手推打同學,小誠甚至開始會咬手指甲、撕手指頭的皮而受傷流血。%E3%80%90%E6%9C%8D%E5%8B%99%E5%B0%8F%E6%95%85%E4%BA%8B%E3%80%91%E5%AD%A9%E5%AD%90%EF%BC%9A%E6%88%91%E5%81%9A%E9%8C%AF%E4%BA%86%E4%BB%80%E9%BA%BC%EF%BC%9F%E6%88%91%E6%9C%83%E4%B8%8D%E6%9C%83%E6%B2%92%E4%BA%BA%E8%A6%81%EF%BC%9F.png?1730195400987)
從小故事中可以看到,爸媽的衝突和生活模式的轉變,無形間成為了孩子無法承受之重!雖然爸媽決定要分開從來都不是孩子能左右的事,卡在中間的孩子卻容易被迫承受這些壓力,此時爸媽若沒有意識到孩子需要幫助,且未好好處理孩子面對爸媽分開的驚恐或擔心,離婚,就很有可能成為孩子心中的創傷!那爸媽可以怎麼做,減輕離婚對孩子造成的影響呢? ... 詳閱全文
👍好文分享:分手能好聚好散嗎?趙麗穎、馮紹峰的離婚,為我們做出最佳示範
👍延伸閱讀:【時事分享】孩子:不付扶養費,你沒資格當我爸爸
【服務小故事】孩子:我做錯了什麼?我會不會沒人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