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引自博客來網站)
書名:不管怎麼樣你都會愛我嗎?No Matter What
作者:黛比.葛莉歐利Debi Gliori
譯者:李貞慧
出版社:采實文化
出版日期:2020/04/30
※內容簡介:
故事中,小狐狸因擔心自己「不乖」而感到不安,於是問媽媽:「如果我變得不一樣,你還會愛我嗎?」媽媽以堅定且溫暖的語氣回答:「無論你變成什麼樣子,我都會愛你。」這段對話安撫了小狐狸的恐懼,讓他深刻感受到媽媽的愛始終如一。
透過小狐狸與媽媽的對話,生動傳遞了無條件愛的核心訊息,特別適合離婚家庭的家長用來思考並試著向孩子表達支持與關愛。家長能學會用溫暖的方式向孩子重申:「無論生活如何改變,我對你的愛永遠不變」。
※延伸思考:
針對經歷家庭變化的孩子,他們可能因突如其來的變動感到害怕失去、不安,甚至懷疑自己是否還被愛。這些情緒可能表現在討愛、攻擊或搗蛋等行為上,藉此試探父母的愛是否依然存在。
透過繪本故事,能幫助孩子理解內心的疑惑與不安,讓他們明白,即使家庭結構有所改變,父母的愛依然不會改變。家長也能從中學習如何以正向、接納的方式安撫孩子的情緒,並提升他們的安全感。
以下是針對離婚家庭的家長,提供建議幫助孩子適應新生活:
📌強調不變的愛
明確告訴孩子:「無論發生什麼變化,我們對你的愛永遠不會改變。」,讓他們知道,父母雖然分開,但仍會一起關心和支持他們,讓孩子感受到安全感,避免對被拋棄或不被愛的恐懼。
📌創造穩定的日常生活
家庭組成雖有變動,比方說從1個家變2個家,但孩子的生活節奏還是可以保持穩定。如:有固定時間跟沒有同住的爸媽相處、2個家盡量維持相近的規律作息和教養方式,讓孩子能感受到生活的可預測性和掌控感,減少不安情緒。
📌傾聽並接納孩子的情緒
用開放、支持的態度與孩子對話,例如:「你現在的心情怎麼樣?有什麼想跟我說嗎?」或繪本角色代入:「如果你是小狐狸,會不會有一樣的擔心?」
鼓勵孩子表達對家庭變化的感受,無論是不安、害怕或憤怒,家長應耐心傾聽,讓孩子知道自己的感受被看見。例如:「我知道你很難過,這是很正常的感覺,因為我們的改變對你來說真的很不容易。」「如果你現在不想說也沒關係。我會一直在,隨時願意聽你說。」
📌以行動表達關愛
陪伴是最直接的愛。花時間參與孩子的生活,透過具體行動如擁抱、一起完成任務或遊戲,讓孩子感受到自己被重視、增強親子之間的連結。
📌尋求專業協助
若孩子出現持續性的情緒困擾(如長期焦慮、行為問題),應及早尋求心理健康專業的資源協助,幫助孩子順利度過這段轉變期。
綜合以上的建議,讓家長可以練習用愛與耐心理解孩子,當孩子永遠的父母,陪伴孩子在面對擁有2個家的變動過程也能感到安心。
👍推薦文章
1.《給離婚家庭兒童的系列手冊》
https://www.children.org.tw/goodbye/articles/2882
2.【服務小故事】離婚是關係的結束,但是我們成為爸爸媽媽的開始
https://www.children.org.tw/goodbye/life/242/2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