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媽媽爸爸不住一起了
Mom and Dad Don’t Live Together Any More
作者:Kathy Stinson
譯者:林真美
出版社:遠流
出版日期:1999.02.05
(圖文引自:博客來網路書店)
♥ 內容簡介:
這本繪本的故事描述一個離異家庭孩子的心聲,一個小女孩在爸媽離婚後,內心懷抱著爸媽會復合的渴望:「媽媽和爸爸再也不住一起了。我和媽媽、弟弟住在城裡的公寓,週末才到鄉間爸爸的家。如果我有一根許願棒,我希望再讓全家住在一起,但爸媽都說那是不可能的事。媽媽和爸爸都說我帶給他們快樂,可是,我希望我能同時帶給他們快樂。我不明白,為什麼他們不能為彼此帶來快樂……」。兩位父母也為了孩子的幸福著想,一直持續不斷地維持彼此的聯繫,讓孩子得到「愛的保證」:爸爸媽媽即使沒有住再一起了,也一樣很愛她!
♥ 延伸思考:
許多離異家庭的孩子,會跟書上的小女孩一樣,問著同樣的問題、期待著爸媽能再和好、家庭的樣貌能恢復到從前的快樂時光,對孩子來說,離婚後的家不一樣了,生活中少了一位原本每天生活在一起的大人,失落和傷感是必定會有的。有的孩子也會像書中天真的小女孩一樣發出疑問:「我長大以後,是不是也會結婚,然後離婚?」這也透露了家庭變動對孩子心裡帶來的情緒和困惑。
有時候,離婚雖然是一個家庭的遺憾,但卻也可以看到這些家庭成員後續仍彼此努力合作,讓彼此(尤其是孩子)盡快回到穩定的生活,就像繪本裡提及的,爸爸媽媽仍持續為了孩子合作共親職,雖然彼此不再是伴侶,但仍舊為了孩子、成為合作父母,且也讓孩子能實際感受到,爸爸媽媽即使沒有住再一起了,也一樣很愛他們!
當然,也有部分離異家庭,不全然是這麼理性且和平的,畢竟家長們也有可能會有解決不了的情緒或困難,但這樣就更需要去關注孩子的心理歷程和感受;跟孩子談的時候,父母可以這麼做:
1.別讓孩子承擔大人的情緒,您可以這麼說:「爸爸媽媽這陣子正在討論一些事情但因為彼此想法不一樣所以正煩惱著,
所以有時候爸爸或媽媽會生氣或難過,但並不是你做錯了什麼,而且爸爸跟媽媽都是大人,我們會照顧好自己的心情,
你不用擔心。」
2.設法讓孩子相信,即使父母離婚,他們仍不會因此失去爸爸或媽媽其中一方,您可以這麼說:「爸爸媽媽雖然不住在一起,
但我們都還是很愛你,平時你跟媽媽一起住,假日的時候爸爸會陪著你,我們都不會因為你跟誰玩得開心而生氣,有什麼
需要幫忙的都可以跟爸爸媽媽說喔。」
3.家長更可以透過這樣的繪本故事,引導孩子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也用簡單的圖文讓孩子瞭解,之後即使父母不在一起了,
但對他們的親情可以永遠存在。
這本書的第一個畫面是一個臉部表情憂鬱、雙手環胸的女孩,上面的文字是:「我的爸爸和媽媽再也不住在一起了!」。但到了最後一頁,這個小女孩的表情改變了,她微笑著說:「我的媽媽和爸爸很愛我,只是,他們不能一塊兒疼我。」兩張圖片的前後呼應,看似很簡單,但過程可能會需要父母不斷的調整跟努力、彼此溝通合作,才能讓孩子恢復原本的安心和穩定。
👍延伸閱讀:【好文分享】孩子,我們一起走過風雨之路-離婚風暴下協助孩子適應
👍延伸閱讀:【愛的狀況題】當爸爸/媽媽有了新伴侶,我怎麼辦?(孩子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