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小故事】
小盟的爸媽很想知道,怎麼幫忙小盟能順利地從整天的會面變成過夜會面,因此在社工的建議下,安排了兒少商談服務。
爸爸覺得之前明明可以過夜,在一次交付時發生衝突後,小盟就開始抗拒過夜,他認為是媽媽或親友做了什麼事才如此;媽媽則認為應該是那次的衝突,才讓小盟不敢跟爸爸長時間相處,但她還是鼓勵小盟一樣持續去過夜,只是小盟一樣表示僅想要會面一天就好。
在建議兒少商談服務時,社工通常會向父母清楚地告知,絕不會要孩子做選擇,如:選擇跟誰住、選擇要不要會面,而是瞭解在父母將(已)分開的過程中,他的心情如何或遇到的困擾是什麼,甚或希望父母為他做點什麼,好度過這艱困的時期並陪著他長大。
同樣的,我們也把這樣的想法告知小盟,小盟表示媽媽有說過、都知道了。經過社工進一步的瞭解,小盟才表示開始不想會面有兩大原因,其一是擔心爸媽再度吵架,更擔心爸爸來家裡接他的時候會與外公吵架,認為外公年紀較大脾氣不好改,爸爸較年輕由他改會容易點,但若是爸爸改不了就讓人傷腦筋了。這讓社工忍不住肯定小盟是如此地在為著全家人的關係跟以後的互動發展在考量著,真的很厲害。
其二是他知道媽媽支持他與爸爸會面,但即使知道了,心裡還是感覺媽媽不是真心的,因為對爸爸生氣的媽媽,跟支持他會面的媽媽是很不一樣的。哇!小盟真的很細膩地感受到大人的情緒,也過於體貼到是不是要照顧大人的心情。這也是因為他年紀還小,還沒辦法分化爸媽的事和我跟爸爸間的關係是兩件事。
對於他第一個擔心,社工表示可以提醒爸爸學習控制情緒,這對爸爸未來跟別人相處很受用,小盟點點頭。
對於他第二個擔心,社工問小盟,媽媽對爸爸的心情是需要時間整理的,我們無法勉強媽媽看到爸爸要開心;而且這也跟小盟與爸爸的會面沒關係,如果媽媽跟他說:「我還是對爸爸有不開心的感覺,但那是媽媽跟爸爸的事,跟你沒有關係,我還是希望你跟爸爸好好地會面。」這樣呢?小盟思考後點點頭表示可以。原來,孩子有時需要確認他感知到的是真的,僅是需要大人幫他分化清楚就好,這樣矛盾跟不確定的感覺去除後,他才可以好好地與另一方相處。
在下一次商談前,媽媽主動向我們表示,小盟跟她說已經準備好去爸爸家過夜了,但要從一個月一次開始試試看;社工也表達了小盟對爸爸要控制情緒的叮嚀,爸爸表示會為孩子試著努力,同時雙方也把交付地改成家附近的超商而不是家裡以減少衝突的機會。
把孩子的意見納入商談中,不僅是期待能三贏,也期待父母能擱下雙方的衝突回到孩子的需要上,雖然很不容易,但是我看到這一對愛孩子的父母他們很努力在嘗試著。
👍延伸閱讀:【好文分享】會面順利會減少離婚衝突對孩子的影響
👍延伸閱讀:【好文分享】爸爸媽媽終於離婚了!離婚共親職家庭中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