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青少年打工現況調查報告
2025-11
隨著暑假到來,青少年打工的熱潮再次升溫,許多學生會趁長假期間打工賺取零用錢,在15至17歲逐漸接觸社會的未成年階段,參與打工成為許多青少年接觸職場、學習技能的第一步,但隨之浮上檯面的卻是職場權益保障問題。
為了解未成年的青少年打工現況及勞動權益認知情形,兒盟於2025年4月10日至5月4日針對全台15至17歲青少年進行調查。本次調查透過網路問卷進行,總計1,949人填寫問卷,其中17歲佔55.9%、16歲佔35.6%、15歲佔8.6%。性別上,女性佔59.1%,男性佔39.5%,另有1.5%為其他。學制則以高職生佔多數(53.6%)、高中生次之(37.8%)、五專佔0.5%、休學中佔0.5%、國中畢業未升學佔7.7%。
為了解未成年的青少年打工現況及勞動權益認知情形,兒盟於2025年4月10日至5月4日針對全台15至17歲青少年進行調查。本次調查透過網路問卷進行,總計1,949人填寫問卷,其中17歲佔55.9%、16歲佔35.6%、15歲佔8.6%。性別上,女性佔59.1%,男性佔39.5%,另有1.5%為其他。學制則以高職生佔多數(53.6%)、高中生次之(37.8%)、五專佔0.5%、休學中佔0.5%、國中畢業未升學佔7.7%。
一、青少年打工參與現況
本次調查發現,34.4%的高中職生有打工經驗,包括:20.8%目前有在打工,以及13.6%近一年有打工經驗、但現在沒有的人。多數青少年選擇在餐飲業就業,占比達53.5%,且打工時段以週末與平日晚間為主,形成白天上課、晚上打工的緊湊作息。儘管主要打工動機為賺取零用錢(78.7%)、存錢(56.2%)、累積社會經驗(36.5%)與減緩家庭壓力(31.7%),卻有23%的青少年坦言打工影響了睡眠時間、12.7%表示影響課業學習。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些打工青少年當中,有1/5月薪不到一萬元(20.2%),甚至有6.3%屬於無酬勞動,多半是在家中協助擺攤或顧店,雖然看起來是幫家裡忙,但當中不乏因家庭經濟壓力而被迫承擔責任的案例,反映弱勢青少年低薪、工時長、無保障的勞動狀態。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些打工青少年當中,有1/5月薪不到一萬元(20.2%),甚至有6.3%屬於無酬勞動,多半是在家中協助擺攤或顧店,雖然看起來是幫家裡忙,但當中不乏因家庭經濟壓力而被迫承擔責任的案例,反映弱勢青少年低薪、工時長、無保障的勞動狀態。
二、未落實的打工權益保障
兒盟調查這群青少年們勞動權益受損情形,結果顯示有16.9%打工時有遇到權益受損情形,當中以加班沒有加班費佔3成5最多(35.5%),其次為未提供基本培訓及實際工作內容不符(各佔17.8%)等,另外有5.6%青少年反映在工作時有遇到被霸凌或被性騷擾等不當對待情形,去年就發生少女疑似遭麥當勞主管性侵最終不幸輕生的悲劇,凸顯未成年打工的危險性。
三、打工詐騙陷阱多
青少年初入打工職場,因經驗不足、法律知識有限,容易成為詐騙集團或不肖雇主鎖定的對象。本次調查發現,有5.8%青少年曾遇過打工陷阱,主要以「薪資條件過於誇張」佔超過半數為大宗(52.2%),其次為面試前要你提供個人隱私資料(例如銀行帳戶、身分證、存摺等)佔26.5%、假求職陷阱(例如應徵後發現是不存在的公司或職缺)佔21.2%等,而應徵直播主或外拍反遭受性騷擾也有12.4%之多。
四、青少年打工權益認知待加強
青少年如果對自身應有勞動權益缺乏基本認知,就容易被雇主剝削,於是本調查設計5題關於打工的法律認知題。調查結果顯示,受訪青少年平均僅答對3.14題。其中「最低合法工作年齡」的答對率僅44.1%,反映青少年對違法僱用的辨識能力仍有明顯落差。
五、兒盟呼籲
青少年打工不僅是接觸社會、累積經驗的第一步,更攸關人身安全與勞動權益。然而調查發現,青少年普遍面臨勞動保障不足、法律認知落差與被剝削風險,制度與教育雙雙出現缺口。為此,兒盟提出三點具體建議:
- 青少年打工無保險零保障,制度漏洞應補上:調查顯示,青少年打工普遍面臨工時長、薪資低、未投保三大問題,調查更發現,有些無酬打工(如打工換宿)的青少年皆未享有勞健保,顯示此類彈性工作恐成雇主規避責任的漏洞。呼籲政府應落實基本工資、提供安全合法的打工資訊,並加強勞動檢查與執法,補上制度破口,杜絕對未成年勞工的剝削,營造更友善的勞動環境。
- 17歲打工比例最高,校園應落實防詐與勞權教育:調查發現,17歲青少年中有近1/4正在打工,但卻有6%從未學過如何預防打工陷阱。相較之下,透過學校課程學習者在勞動法規的答題表現明顯較好,顯示校園教育在提升認知上具關鍵作用。兒盟呼籲,學校應針對打工比例最高的年齡層強化教學,落實防詐知能與勞權課程,協助青少年建立正確的勞動觀念、辨識職場陷阱與不合理待遇,並學習如何求助與維權,降低權益受損的可能。
- 三成青少年為貼補家用,家長應積極關心風險:調查顯示,有近三成青少年是為了減輕家庭經濟壓力而打工,但這群弱勢的孩子往往更容易落入工時長、薪資低、缺乏保障的高風險勞動環境,甚至被詐騙或是從事違法、危險或剝削性質的工作。兒盟提醒,家長或是孩子周遭的大人們,應主動了解孩子的打工內容與工作環境,避免讓孩子誤入打工陷阱外,承受不必要的身心風險。
【欲索取報告全文請參照下方「索取研究報告」】,版權所有,若須引用請註明出處
【本研究建議引用方式】
兒童福利聯盟(2025)。2025年青少年打工現況調查報告。取自:https://www.children.org.tw/publication_research/research_report/3011
【本研究建議引用方式】
兒童福利聯盟(2025)。2025年青少年打工現況調查報告。取自:https://www.children.org.tw/publication_research/research_report/3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