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捐款支持
    • 募款專案
    • 捐款方式說明
    • 捐款表單專區
    • 捐款大小事
  • 認識兒盟
    • 關於兒盟
    • 服務據點
    • 服務網站
    • 社會責信
  • 最新消息
    • 活動消息
    • 兒盟倡議
    • 時事回應
    • 即時公告
  • 參與兒盟
    • 成為志工
    • 物資募集
    • 囝仔 l 義賣品
    • 親子共好課程
    • 兒盟學苑
  • 兒盟服務
    • 特殊境遇
    • 家庭增能
    • 社會共好
    • 社工故事
  • 兒盟資源
    • 電子報
    • 刊物
    • 研究調查報告
    • 多媒體影音
    • 親子百寶箱
    • 永續教育網
  • 聯絡兒盟
    • 聯絡我們
    • 人才招募
    • 機構實習
    • 常見問題
    • 誠信經營

兒福聯盟

0 捐款

兒福聯盟 兒福聯盟

  • 捐款支持
  • 認識兒盟
  • 最新消息
  • 參與兒盟
  • 兒盟服務
  • 兒盟資源
  • 聯絡兒盟
0 捐款
    • 募款專案
    • 捐款方式說明
    • 捐款表單專區
    • 捐款大小事
    • 關於兒盟
    • 服務據點
    • 服務網站
    • 社會責信
    • 活動消息
    • 兒盟倡議
    • 時事回應
    • 即時公告
    • 成為志工
    • 物資募集
    • 囝仔 l 義賣品
    • 親子共好課程
    • 兒盟學苑
    • 特殊境遇
    • 家庭增能
    • 社會共好
    • 社工故事
    • 電子報
    • 刊物
    • 研究調查報告
    • 多媒體影音
    • 親子百寶箱
    • 永續教育網
    • 聯絡我們
    • 人才招募
    • 機構實習
    • 常見問題
    • 誠信經營
首頁  兒盟資源  研究調查報告  研究調查報告內容

2025年台灣家長育兒焦慮調查報告

2025-08
分享
在現代社會,育兒就像一場精心規劃的競賽,從才藝班到全科補習班,家長不斷投入時間與金錢,深怕孩子「輸在起跑點」。加上少子化的影響,讓每個孩子都承載著更高的期待,而社群媒體的推波助瀾,則讓父母不斷比較、焦慮,擔心自己是否做得還不夠多、不夠好。
兒童福利聯盟(以下簡稱兒盟),為了解現代家長的育兒焦慮現象,在2024年12月25日至2025年1月23日期間,透過網路問卷,針對台灣育有12歲以下孩子家長進行調查,共計回收1090份有效問卷。本調查男性佔30%、女性佔69.6%;超過七成來自六都(73.5%);家長年齡以30-39歲最多佔45.7%、其次為40-49歲佔41.1%;孩子年齡0至6歲佔47.2%、7至12歲佔52.8%。

一、 不能輸在起跑點:教育焦慮與過度競爭的惡性循環

本次調查發現家長普遍對於孩子的教育感到焦慮,有近八成家長認為「我會擔心孩子學習落後,跟不上其他小孩」(79.7%)、超過六成六家長認為「一旦孩子表現(學業成績)不如理想,我會極為擔憂」(66.2%)、超過四成家長認為「我會因為不知道社群或通訊軟體上最新的育兒資訊而感到焦慮」(43.2%),甚至有四成家長因為過度的焦慮,而經常有意或無意間拿自己孩子和別人比較(43.9%)。

二、 成為「完美父母」的迷思:社會對父母的育兒期待

本次調查發現超過八成家長認為「要是孩子出了什麼事,大家都會說是爸媽沒教好,我覺得自己有責任」(81.9%)、八成認為「有了孩子,我的生活就只剩下很少的時間和彈性了」(80.4%)、超過六成認為「我會一直想自己是不是一個好父母」(64.2%)、超過四成認為「別人期待我當完美、不能犯錯的父母」(48.8%)。從調查中可以看出,許多家長深受「完美父母」迷思的困擾,這種期待讓他們感到焦慮與自我懷疑,擔心自己無法達到他人和自我的標準,也難怪有近四成家長認為「我生活中主要的壓力來源是我的孩子」(38.0%)。

三、 育兒成本攀升:家長面臨沉重的經濟壓力

近年物價上漲,育兒成本持續攀升,本次調查發現九成八的家長表示對近年物價上漲非常有感覺和有感覺(98.8%)、而非常有感覺佔83.4%;接著詢問是否對生活造成影響,有超過九成表示非常有影響和有影響(93.6%)、而非常有影響佔超過一半(57.1%)。除了日常生活開銷增加之外,孩子補習、學才藝每月皆有固定的支出,本次調查結果顯示,有58.8%家庭每月固定有補習、學才藝(包含練習、比賽)費用支出。

四、 從焦慮到後悔生小孩:是家長的求救訊號

本次調查有超過三成家長後悔生小孩「如果可以重新選擇,我不會想生小孩」(31.9%),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後悔?從調查中可以發現一些線索,後悔生小孩的家長在教育焦慮(t=-6.51,p<.001)、經濟焦慮(t=-6.21,p<.001)、社會期待下的焦慮(t=-10.52,p<.001)皆顯著高於不後悔生小孩的家長。當家長缺乏足夠的支持與資源時,他們不僅要面對教育競爭帶來的焦慮,還需承受沉重的經濟負擔與社會對「好父母」的高度期待,這些壓力交織之下,容易讓家長在育兒過程中感到力不從心,進而對自己的選擇產生後悔。

呼籲

在教育競爭、經濟負擔與社會期待的多重壓力下,台灣家長的育兒焦慮正陷入惡性循環。如何打破此一循環,同時預防和減緩這些焦慮?新學期新計畫,兒盟提出以下行動建議: 

一、家長檢視焦慮,學習放鬆紓壓:家長可透過焦慮自評量表了解自身壓力狀態,若焦慮過高,建議每天留20分鐘給自己放鬆,暫時放下孩子及壓力源。同時,試著以長遠視角看待孩子成長,例如問自己:「十年後,我還會在意孩子這次考試成績嗎?」換位思考也有助於緩解家長短期焦慮,重拾內在平衡。 

二、參考國外教育制度,減緩競爭壓力:建議教育主管機關可參考國外做法,如美國的小學低年級,常見以課堂報告與老師觀察取代全校性期考。若無法取消考試,則建議校方不公布學生個別成績,僅將測驗作為補救教學的參考。這樣的評量方式能降低競爭壓力,讓孩子專注於學習歷程與個人發展,而非單純依賴分數來衡量學習表現。 

三、延伸育兒支持政策至國小學齡,減輕育兒家庭負擔:調查發現,隨著育兒成本攀升,養育7至12歲孩子的經濟壓力不亞於學齡前幼兒,但我國現行育兒政策多聚焦幼兒福利。因此,兒盟建議政府將現行育兒政策的受惠對象,從學齡前幼兒延伸至學齡兒童,如:增列學齡子女特別扣除額,提高育兒家庭賦稅優惠;仿照日、韓兩國做法,將育兒津貼發放年齡延伸至學齡兒童,並同步建立企業支援育兒的獎勵機制,藉此減緩家長的育兒壓力。透過各項育兒政策多管齊下、持續深化,期待能減輕更多家長的經濟重擔,讓育兒更為從容。
【欲索取報告全文請參照下方「索取研究報告」】,版權所有,若須引用請註明出處
【本研究建議引用方式】
兒童福利聯盟(2025)。2025年台灣家長育兒焦慮調查報告。https://www.children.org.tw/publication_research/research_report/2984

返回列表 索取研究報告 下一則
研究調查報告說明
報告索取方式及注意事項
  1. 請來信rdcwlf@cwlf.org.tw說明您所要索取的調查報告名稱,參見官網報告列表。
  2. 僅提供官網報告列表中可索取之調查報告,每份報告酌收100元。
  3. 報告之「問卷」及「原始編碼資料」恕不開放索取。
  4. 2016年以前的報告已於官網中免費提供全文下載,請您先行確認。
 
聯絡我們
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兒童福利聯盟基金會
總會電話: 02-2799-0333
傳真: 02-8797-3131
地址: 114694台北市內湖區瑞光路583巷21號7樓
捐款資訊
專線: 02-2799-0333轉1
傳真: 02-2657-8181
戶名: 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兒童福利聯盟基金會
銀行代號: 807 永豐銀行-建成分行
銀行帳號: 103-001-0000-688-8
郵局劃撥帳號: 156-88659
電子發票捐贈碼: 885521
訂閱電子報
訂閱
兒童網路安全 隱私權保護
Copyright © 2024 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兒童福利聯盟基金會
Powered by A-Cart 網站設計
系統訊息
若要訂閱電子報,請先登入會員。
邀請您訂閱兒福聯盟電子報,接收兒盟最新活動資訊與愛孩子的服務足跡。
登入會員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