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認識兒盟
    • 關於兒盟
    • 服務據點
    • 服務網站
  • 最新消息
    • 活動消息
    • 兒盟倡議
    • 社工故事
    • 時事回應
    • 即時公告
  • 參與兒盟
    • 捐款方式說明
    • 募款專案
    • 囝仔 l 義賣品
    • 親子共好課程
    • 兒盟學苑
    • 物資募集
    • 成為志工
    • 人才招募
  • 兒盟服務
    • 特殊境遇
    • 家庭增能
    • 社會共好
  • 社會責信
    • 年度服務成果
    • 勸募專案成果
    • 財務報告
    • 捐款芳名錄
    • 公告
  • 兒盟資源
    • 電子報
    • 刊物
    • 研究調查報告
    • 多媒體影音
    • 親子百寶箱
    • 永續教育網
  • 聯絡兒盟
    • 聯絡我們
    • 機構實習
    • 常見問題
    • 捐款大小事
    • 誠信經營

兒福聯盟

0 捐款

兒福聯盟 兒福聯盟

  • 認識兒盟
  • 最新消息
  • 參與兒盟
  • 兒盟服務
  • 社會責信
  • 兒盟資源
  • 聯絡兒盟
0 捐款
    • 關於兒盟
    • 服務據點
    • 服務網站
    • 活動消息
    • 兒盟倡議
    • 社工故事
    • 時事回應
    • 即時公告
    • 捐款方式說明
    • 募款專案
    • 囝仔 l 義賣品
    • 親子共好課程
    • 兒盟學苑
    • 物資募集
    • 成為志工
    • 人才招募
    • 特殊境遇
    • 家庭增能
    • 社會共好
    • 年度服務成果
    • 勸募專案成果
    • 財務報告
    • 捐款芳名錄
    • 公告
    • 電子報
    • 刊物
    • 研究調查報告
    • 多媒體影音
    • 親子百寶箱
    • 永續教育網
    • 聯絡我們
    • 機構實習
    • 常見問題
    • 捐款大小事
    • 誠信經營
首頁  兒盟資源  研究調查報告  研究調查報告內容

2025臺灣兒童「全面性教育」現況調查報告

2025-07
分享

200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發布第一版《國際性教育技術指導綱要》,在實證研究的基礎上提出「全面性教育」的概念,供學校、教師與健康教育工作者參考與實踐。國外研究[1]亦證實,高品質的全面性教育不僅能有效降低性傳染病的感染、非預期懷孕及人工流產的機率,也能預防兒少遭受性暴力及性別暴力,更有助於打造安全、友善的學習環境。

「全面性教育」不僅涵蓋生理衛生知識,更著重於引導孩子認識自我、尊重他人,並學習如何負責任地建立人際與親密關係。它鼓勵培養批判性思考與決策能力,並非只是提供標準答案,而是引導孩子在面對複雜情境時,能夠獨立思考、分析利弊,並做出負責任的選擇,對於面對網路交友與性私密影像等現代議題,尤其重要。
為了解臺灣兒童是否具備與自身相關之性知識,以及「全面性教育」核心概念落實情形及對學童影響,兒盟調查臺灣五至六年級之學童,以分層叢集隨機抽樣方式[2],於2025年03月26日至04月23日施測,總計發出1,840份問卷,並篩選出1,426份有效樣本,回收率77.5%,在95%的信心水準下,誤差不超過±2.59%[3]。樣本結構中,男性佔50.1%、女性佔48.9%及1.0%其他;其中42.5%為國小五年級生、57.5%為六年級生。

 

 

一、學童全面性教育概況

本調查依據全面性教育核心概念與國小課綱,設計11題與學童自身相關的測驗題目,結果顯示兒童平均答對5.9題,若換算成百分制平均分數僅為53.1分,實際上有近六成(58.9%)的學童不及格(答對未達7題,63.6 分),11題全對的學童僅占2%。

孩子自覺性知識來源,比例最高的是老師或教科書82.5%、家長55.5%等正式管道,自行google搜尋排第三也有近半的比例(49.8%)。
身體界線議題,有39.5%的兒童認為「大人摸我的頭是一種友善表現,沒有什麼問題」,這顯示兒童對於身體自主權與非自願觸碰的敏感度仍待加強。
此外,有35.3%的學童認為「拿衛生棉最好不要被人看到比較不尷尬」,這正是受到「月經汙名化」的影響,月經汙名化指的是社會普遍對月經抱持負面、不潔或羞恥的態度,進而讓月經被視為禁忌或不可公開的話題。
值得肯定的是,81.5%的學童支持同性戀愛,認為「同性別的人可以當朋友,也可以談戀愛」,顯示大多數學童對於性別多元有基本認知。

 

二、全面性教育之環境氛圍

大人對性別議題的態度差異:

類型一:避而不談型
-6成3大人未與孩子說過「不論你未來對象是什麼性別,都沒關係」;4成未討論過跨性別議題,尊重包容多元性仍不足
類型二:刻板印象型
-4成左右大人跟孩子說長大才會談戀愛
類型三:觀念正確型
-54.2%大人會說「世界上有些人是跨性別」,展現尊重,打破性別刻板印象

校園性別友善廁所現況
-僅30.4%的學童實際使用過學校性別友善廁所;重視安全、隱私、標示清楚

三、全面性教育之影響

調查兒童對戀愛的身體界線,顯示有35.0%接受擁抱,11.6%可接受接吻,進一步到性行為則為3.5%,另外有13.7%的學童選擇「都不要」,更有高達38.7%表示「沒想過」,這群對交往界線「沒想法」的學童,其實反而危險,一旦對方有進一步要求時,他們往往不知道該怎麼回應,讓人憂心。
值得注意的新興現象是,有6.6%的孩子曾表示與二次元或虛擬人物交往,這樣的現象雖然不具實體互動,但卻是真實情感的投射。心理層面上,虛擬角色提供了一定程度的情緒慰藉。

四、呼籲

(一)、教育層面:

現行課綱雖已明定學校課程設計應「性別平等教育」議題之內涵,教育部亦積極規劃及推動「性別平等教育」,但調查顯示學童的性知識匱乏,也不記得學校授課內容,顯然實際授課時間、教材內容,仍有不足之處。教育主管機關應強化性平教育的課綱內容與授課時數,而非課外補充或自由發揮,教材內容應結合實際生活情境,以「全面性教育」為核心概念,涵蓋多元性別、戀愛與情感發展、網路交友與虛擬互動、不同性別發展等議題,使學生能認識多元、理解差異。

(二)、學校與教師層面:

學校與教師是最直接影響學生價值觀的,當學生提出對身體、性別或戀愛的疑問時,特別是學生提問或課堂對話時,能以開放的態度回應敏感議題,教師與校方態度應讓學生感受到被理解與接納,這是性教育能否往下實踐的關鍵。同時應積極設置性別友善空間與硬體設施,如性別友善廁所,並透過公開說明與活動教育,讓學生理解並習慣其存在。

(三)、家長層面:成為孩子信任的對話與支持對象

全面性教育不是只有學校的責任,家庭的角色同樣重要。研究顯示,若孩子能與家長討論性別與戀愛議題,其性知識與態度發展皆明顯優於未曾討論者。家長放下恐懼與羞赧,用開放的態度聆聽、陪伴,試著從孩子的疑問與生活經驗出發,建立可以談論的對話空間。即使家長本身對某些議題仍有不確定或不熟悉,也可以與孩子一起找答案、共同學習。

家長也應主動了解孩子的學校性別課程內容,與教師互動協調,使家庭與學校的方向一致。孩子需要願意陪伴他探索、讓他不感孤單的大人,每一次對話,都是全面性教育的開始,也都是孩子自我保護力與尊重他人的養分。




[1]
 2021 年,Goldfarb 與 Lieberman 發表系統性的、廣泛文獻回顧的報告,檢視三十多年的國際性教育發展,發現全面性教育最有效。https://rainbowteam.tgeea.org.tw/development-of-cse/
[2] 先將全台各縣市分為北、中、南、東四區,並依據各區11至12歲兒童人口比例,規劃各區預計抽樣之樣本數,並於4區中隨機抽出國小學校,請國小五、六年級學童協助填寫問卷。

[3]依據內政部主計處截至2025年1月底人口統計資料,台灣11~12歲人口母體數為433,473人。


【欲索取報告全文請參照下方「索取研究報告」】,版權所有,若須引用請註明出處
【本研究建議引用方式】
兒童福利聯盟(2025)。2025臺灣兒童「全面性教育」現況調查報告。取自:https://www.children.org.tw/publication_research/research_report/2950
返回列表 索取研究報告 下一則

研究調查報告說明

報告索取方式及注意事項

  1. 請來信rdcwlf@cwlf.org.tw說明您所要索取的調查報告名稱,參見官網報告列表。
  2. 僅提供官網報告列表中可索取之調查報告,每份報告酌收100元。
  3. 報告之「問卷」及「原始編碼資料」恕不開放索取。
  4. 2016年以前的報告已於官網中免費提供全文下載,請您先行確認。
 
聯絡我們
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兒童福利聯盟基金會
總會電話: 02-2799-0333
傳真: 02-8797-3131
地址: 114694台北市內湖區瑞光路583巷21號7樓
捐款資訊
專線: 02-2799-0333轉1
傳真: 02-2657-8181
戶名: 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兒童福利聯盟基金會
銀行代號: 807 永豐銀行-建成分行
銀行帳號: 103-001-0000-688-8
郵局劃撥帳號: 156-88659
電子發票捐贈碼: 885521
訂閱電子報
訂閱
兒童網路安全 隱私權保護
Copyright © 2024 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兒童福利聯盟基金會
Powered by A-Cart 網站設計

系統訊息

若要訂閱電子報,請先登入會員。
邀請您訂閱兒福聯盟電子報,接收兒盟最新活動資訊與愛孩子的服務足跡。
登入會員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