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兒盟聯盟首次參與新一代設計產學合作!
你知道嗎?在疫情下的我們,可能都埋下“創傷“的種子。
每一個人都可能有創傷,在遇到巨大衝擊時會在心理留下一些痕跡。下次再遇到類似創傷經驗時,腦袋瓜就會當機進而去影響外在行為。而“創傷知情”是我們去理解每一個人的外在行為都是有原因的,學習去療癒、安定自己的情緒。
兒盟聯盟首次參與 新一代設計產學合作 yodex Industry-Academia Cooperation,和五組大學設計系學生團隊用創傷知情設計,協助與陪伴孩子面對生命中的失落與創傷經驗。
耗時半年多的討論與溝通,結合兒盟的創傷知情服務理念與學生們的創意設計,一起完成了五項創傷知情概念的產品設計、室內設計、多媒體設計等作品。創造了更多社會設計和跨界跨域合作!
因為疫情關係,展覽由實體轉成線上的形式,也讓更多人可以一起觀看這些作品✨
每一個情緒都需要被療癒與安放,但是這世界是否普遍崇尚快樂,而對於某些情緒是不友善的呢?在校園裡遊樂場等玩樂的場域廣泛存在,能接納傷心與憤怒的空間則少之又少。
《情緒樹屋》是一個讓孩子安心抒發情緒的安全空間,並藉由繪本去引導孩子了解每一個情緒都是正常的,學習察覺自己的狀態、和情緒獨處、調節自己的情緒,回歸安定、有安全感的狀態,孩子就能擁抱更全面的自己。
「是誰綁架了我的太空船?」為兒少悲傷復原的學習教材組。內容源自兒福聯盟「我的畫冊」,原用於輔導受創兒童、宣導生命教育,針對6~12歲兒童,重新設計了原創故事和角色,以較輕鬆的方式詮釋失落課題;並將內容放置到線上,讓學校老師、家長皆可自行帶領兒童操作;教具則採用摺紙,讓兒童在書寫和手作中抒發心情。 主題名稱取自「杏仁核劫持」一詞,將太空船比喻為前額葉皮質,透過四精靈協助找回的旅程,也完成了內心的探索。1對1輔導可直接使用電腦輸入回答;課堂上則以螢幕播放,再列印「魔法導航書」,根據頁面上的課題加入色紙、畫筆來創作。導航書將作為兒童日後重複翻閱、獲得救贖的手冊。最終期望使生命教育扎根於學校與家庭端。
🥉逢甲大學室內設計系 庭泊島
本次的議題是利用創傷知情的概念,針對12-18歲的青少年設計一個擁有創傷知情概念的緊急安置中心。利用人類的感官系統,能夠使心靈上達到一種安撫的作用。 本次的設計,是希望是漫步在一個自然的環境當中,再室內空間中從柔軟的沙發區、包覆感的個人座、到放鬆的臥榻區,這些是利用型的不同而產生的諮商空間。 在家具及牆面的設計採用曲線或是柔軟的材質、線條的方式柔化空間 利用色彩心理學的理論,不同的情緒來劃分空間,我們在室內環境選擇使用低彩度的配色能夠幫助空間質地的軟化,且降低情緒的起伏,另外搭配的自然的材質,例如木構造或木皮等,可以舒緩身心靈及幫助調節室內溫度。
👍東南科技大學創意產品設計系 ACE飾品
ACE飾品讓創傷青少年從自我開始,改善ACE青少年面對威脅的反應,藉由穿戴飾品,使ACE青少年社交上也能和常人一樣。
👍佛光大學產品與媒體設計學系 所視非實
現今社會許多監護人,因為自己的無知而造成兒童身心創傷,針對照顧者行為,用場景去做照顧者與兒童雙方視角的詮釋,來讓觀眾體驗不同的觀點。無論是照顧者或是被照顧者,期待觀眾能藉由此設計,進而了解情感創傷的源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