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引自:蘋果新聞網 https://reurl.cc/MbAGem
發布日期:111.01.10
理科先生4歲兒分離爆哭 哄騙不是辦法!專家教離婚爸媽「可以這樣說」
李惠娟/兒福聯盟資深主任
理科太太與理科先生的離婚看似結束了,卻在今日又引發議論,理科先生因為心疼孩子而內疚,理科太太也很快做出回應,看來調解離婚雖然有探視方案,但顯然不夠,當離婚又涉及年幼子女時,除了離婚條件外,還有很大一塊需要協助的是——離婚親職教育!
【負面情緒解讀童言童語,可能累積出的後續效應】
孩子因為想要待久一點而鬧情緒,相信很多探視方的家長都不陌生;為了遵循雙方協議,探視方只能用各種方式引導,甚至用騙的,好讓孩子回到同住方身邊。對探視方而言,這可是千萬難啊!明明我跟孩子都還想繼續待在彼此身邊,我卻要當那個把他狠狠推走的兇手?
但換個角度,很多同住方看到懊嘟嘟的小臉蛋或是哭紅的眼睛,第一個想到的可能是:他怎麼讓孩子這樣傷心難受,真是不會照顧孩子!有些孩子因為年幼或是夠安心,可能敢於直接開口說:我還想跟爸爸(或媽媽)玩!但如果孩子知道父母雙方關係緊張,可能就在同住方詢問他為何哭哭時,講了不符實情的話,甚至說:我討厭爸爸(或媽媽)!但孩子隱藏沒說的下一句話是:「為何他不能繼續陪我玩?」
大家可以想像,父母雙方如此不同的解讀,會累積出多少後續效應嗎?尤其當父母雙方對彼此本來就有很多憤怒、不滿或不信任,更容易「以愛孩子之名」轉而引發更多的衝突,甚至司法訴訟。...詳閱全文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