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於我們
    • 服務緣起
    • 聯絡我們
    • 家事商談
    • 陪同親子會面
    • 兒少支持服務
    • 共親職教育
  • 最新消息
  • 離合決定
    • 離婚決定
    • 離婚/分居前的衝突
    • 自我照顧與身心安頓
  • 離婚告知
    • 離婚對孩子的影響
    • 怎麼跟孩子談離婚
  • 離婚生活
    • 協助孩子適應離婚
    • 有新的親密關係
    • 子女照顧計畫(探視)
    • 合作共親職
  • 法律相關
    • 離婚程序
    • 監護權
    • 扶養費
    • 探視權
    • 其他
    • 擅帶
  • 實用百寶箱
    • 推薦書籍/文章專區
    • 影音專區
    • 電子書
    • 相關連結
    • 社會資源
  • 網站導覽
  • 來信詢問
  • facebook 粉絲團
logo
MENU
前往主要內容
:::

離婚親子維繫服務

  • 關於我們
    • 服務緣起
    • 聯絡我們
    • 服務內容
  • 最新消息
  • 離合決定
    • 離婚決定
    • 離婚/分居前的衝突
    • 自我照顧與身心安頓
  • 離婚告知
    • 離婚對孩子的影響
    • 怎麼跟孩子談離婚
  • 離婚生活
    • 協助孩子適應離婚
    • 有新的親密關係
    • 子女照顧計畫(探視)
    • 合作共親職
  • 法律相關
    • 離婚程序
    • 監護權
    • 扶養費
    • 探視權
    • 其他
    • 擅帶
  • 實用百寶箱
    • 推薦書籍/文章專區
    • 影音專區
    • 電子書
    • 相關連結
    • 社會資源
離合決定
    :::
  • 離婚決定
  • 離婚/分居前的衝突
  • 自我照顧與身心安頓
::: 首頁   離合決定

【時事分享】「等孩子長大再離婚吧」 不離婚=家庭完整=幸福成長?

時事分享

新聞連結:90年代女神受夠控制狂老公 鈴木保奈美終結23年婚
新聞出處:Yahoo!奇摩新聞
發布日期:2021.07.16
原文刊載於《奇摩新聞》網站

近年來不斷看到日本出現「熟齡離婚潮」,孩子都已經成家立業了,而六、七十歲的父母卻在退休後選擇離婚,從熟齡離婚潮到鈴木保奈美的離婚事件可以看出養兒育女對父母而言是一大家庭責任,看著自己的兒女成家立業後,才得以放手追逐自己的幸福,而台灣的父母在離婚時最常考慮的也是「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庭」。

「為了孩子,只要他願意回到這個家,我可以把他外遇的事情忘掉」
「為了孩子,我才會繼續留在這個家,我們已經分房很多年了」 

有了孩子之後,我們很難把「婚姻」和「孩子」切割,為了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庭,出現不同的家庭型態,比如:離婚了但住在同個屋簷下、婚姻中但分房互不來往、輪流回到家裡交接照顧孩子等,這些父母在實質上的夫妻關係已經蕩然無存,卻以各自的方式在維護「孩子的家」,要每天面對一個幾乎零互動的人,並且以上述這些形式共同生活著,真的很不容易!由此可知,其實爸爸媽媽正在面臨兩難的處境,一要為了自己的幸福,好好劃清與對方的關係,二要為了孩子,勉強維持目前的生活方式,等孩子長大再說。


美國童年逆境研究(ACEs)指出童年創傷與負面經驗會對成年時期的身心理健康造成負面影響,其中一個指標就是有無父母離婚或分居的經驗,而國內外很多研究也都顯示父母衝突關係對孩子的影響遠勝於父母是否離婚,雙親衝突(parental conflict)才是影響孩子主觀幸福感的原因,父母衝突程度越高,離婚反而會增加孩子的主觀幸福感,且遠高於充滿父母衝突的家庭。

下列三個問題可以幫助檢視自己目前與對方共親職的意願程度:

1.我們是否經常在孩子面前爭吵,甚至向孩子抱怨對方的行為?
2.離婚後,我是否會想要切斷彼此的關聯,例如:對方來關心孩子就是打擾我跟孩子的生活?
3.當孩子表達拒絕與對方聯繫或見面時,我是否會以「尊重孩子意願」為由取消會面?

✘如果回答「否」的題數越多,代表你越能視對方為「親職夥伴」,你知道孩子需要爸爸媽媽的關愛,不論你和對方吵架、不愉快或正在訴訟,你認為那都是大人的事情,所以你會盡力讓孩子繼續享有雙親的愛。
✔如果回答「是」的題數越多,代表你與對方間的關係「緊張」,目前你還是在意對方有無為家庭、為孩子負責,而孩子也因為父母關係緊張,無法享受到來自爸爸和媽媽雙方的關愛與照顧,建議爸爸媽媽可以多關照自己的心情,讓自己有能力照顧並維護孩子的心理發展喔!

不論父母最終選擇分居、離婚或卒婚(等孩子長大後再處理婚姻問題),最重要的是兩人秉持著「考量孩子的最佳利益」,討論出一個能維持尊重、友善關係的相處模式。若雙方無法有好的溝通方式,衛福部社家署開始規劃推動的「社區家事商談服務」,邀請民間單位一起協助離異家庭處理離婚協議與子女照顧計畫,是可以好好運用的資源,唯有父母都能以孩子的最佳利益為優先,降低衝突、溝通合作,孩子才能幸福快樂的長大。
回列表
 【好文分享】父母的態度決定孩子的幸福度
【好文分享】離婚準備工具包—決定離婚後該考慮到的事  
:::
聯絡我們
台北:(02)2550-5959轉2
新竹:(03)558-8212
台中:(04) 2202-5399轉5
高雄:(07)350-1959轉5

服務時間:週一~週五 09:00~12:00、13:30~18:00前

兒童福利聯盟基金會版權所有,非經書面同意不得隨意轉載網站資料 power by A-cart 網站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