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書籍/文章專區
2017-10-02
書籍
媽媽和我,有時也有爸爸
孩子在公園中看到別的孩子有爸爸、媽媽一起在公園玩,而他只有媽媽陪,而他也說出另一個星期天爸爸帶他去爺爺奶奶家,爸爸帶他從事一般由爸爸陪伴的體育活動,爸爸還用電話指導他做功課,爸爸想他或他想爸爸時,他們打電話傳遞愛意,他和媽媽會上網跟爸爸msn,這時,終於是「爸爸媽媽和我」了!雖然,家庭結構不同了,但孩子依舊能在秩序中,盡情享受來自爸媽雙方全心而完整的愛。
2017-10-01
書籍
我有兩個家-小魯文化出版
作家瑪莉安以簡潔的文字,說出孩子面對父母離異的心情,畫家妮可以溫暖的畫風,呼應故事帶給孩子正向思考的態度。
2017-09-30
書籍
恐龍離婚記
兩隻恐龍結婚之後,他們也跟很多現代家庭一樣,可能有天會面臨到離婚的問題。一旦爸爸媽媽要離婚了,小朋友和他們的家人往往會產生困惑、誤解和焦慮等感覺,這時候這本圖畫書就可以派上用場,好好幫大家化解內心的種種情緒。
2017-09-29
文章
如何面對外遇後的婚姻
婚姻,在一方外遇後,必然產生質變。不論是一夜情或長期的情感糾葛,外遇侵犯了婚姻中的全然信任,違背了承諾,也遏阻了親密情感的發展。外遇逼迫婚姻中的雙方,誠實檢視自己及另一半,真實看待婚姻中的問題,探究「對於愛,我能有什麼期望?」、「我應該信任自己的感覺嗎?」、「要如何分辨另一半適不適合我?」
2017-09-28
書籍
我有兩個家
透過簡短易懂的文字敘述,再搭配上色彩豐富、生動寫實的繪圖,將孩子從父母吵架、離婚到新的家庭型態的建立各階段中,心裏會有的感受、疑慮與擔心一一呈現,就像書中所描述的,父母、家庭是孩子的世界,特別是年齡愈小的孩子,當父母離婚時,孩子會覺得他的世界、他的心好像破了一個洞....
2017-09-28
書籍
紙條的秘密
「離婚該跟孩子說嗎?」「孩子年紀小,怎麼說他才懂?」
為了幫助爸媽跟孩子談離婚,兒福聯盟除了製作離婚告知手冊與離婚親職資源手冊,更與資深的兒童心理工作者-陳立容社工師合作,透過劉家汶小姐的繪圖,出版了這本「紙條的秘密」。
我們希望透過故事中的主角,將孩子的心情、感受傳達給閱讀的大人們,不管是父母或師長,希望藉此能更為理解、碰觸孩子的內在,進而成為孩子心靈的安全堡壘,陪伴他們度過這個歷程。
2017-09-27
文章
我主動選擇成為單親媽媽:與其痛苦的一起生活,不如幸福的單親
「大人的仇恨,別影響孩子」這句話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卻非常難!父母對彼此的行為,會影響我們長大後對伴侶與孩子的態度,我來自單親家庭,也成了一位不婚單親媽媽,這中間有很多的殘缺不完美,但我很慶幸,雖然都是「單親」,但我跟孩子的小世界,是健全的單親家庭。
2017-09-26
文章
告別的離婚心理學:學會分離,才能好好相聚
「離婚」兩個字,可以有很多的生命意義,它是一次的挫折與傷痛;它可能成為一種標籤和情感負債;它承認了相愛不是唯一解答;它說明永遠很容易淪為愛的修辭。同時,它也說著成長的歷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