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連結:夫妻離婚!法官親寫1千多字信給女童 溫柔安慰:不是妳的錯
※新聞來源:yahoo新聞/三立新聞網
※記者:林奇樺
※刊登日期:2025/10/11
新聞中提及高雄一對夫妻離婚案件中,承辦法官除了作出判決外,還特別親筆寫了一封千字信給兩人的孩子,溫柔安慰她「爸爸媽媽離婚不是妳的錯」。信中說明離婚是大人之間的問題,與孩子無關,並鼓勵他們安心生活、持續表達感受。判決結果由母親擔任主要照顧者,父親保有探視權,並安排孩子可依自己的意願與爸爸互動。這封信以真誠與同理打動許多人,展現司法的人性與溫度。
ok.jpg?1763082264802)
在離婚的過程中,許多父母在離與不離之間掙扎,不只考量自己,更在意孩子的感受——擔心離婚會傷害孩子,或讓他失去「完整的家庭」。但若這個家充滿著衝突、爭執,對孩子來說是好的成長環境嗎?這封信也提醒我們:孩子真正需要的,不是形式上的完整,而是穩定、安全、被愛的感覺。
即使夫妻關係結束,父母的角色仍然並肩存在,雙方以合作夥伴的角色相處,孩子不該被迫在父母之間選邊站,而是能在雙方的支持下,安心成長。「離」與「合」並沒有一定的對與錯,每個家庭都在尋找最合適三方的合作模式,家長們也可從以下幾點來減少孩子面對離婚的影響:
❤︎給孩子情緒的空間
讓孩子知道難過或生氣都沒關係,傾聽他們的心聲,不責備、不否定,用接納讓他安心。
❤︎維持生活的穩定
保持熟悉的作息與環境,讓孩子的生活有可預測的安全感。提前告訴他會面安排,幫助他有心理準備。
❤︎進行離婚告知
以孩子能懂的方式說明離婚原因,不批評另一方,也不讓孩子在父母間選邊站。
❤︎讓愛持續被看見
即使家庭形式改變,也要讓孩子知道:「爸爸媽媽都愛你,這件事永遠不會變。」
父母若能在離婚後,依然維持尊重、合作與溝通,孩子將從中學會愛與界線,也學會面對人生中難免的變化。
離婚不必是結束,它也可以是一段新的共親職旅程——學會放手,也學會一起守護。
👍延伸閱讀:【好文分享】離婚,是需要好好思考,但不是可怕的事!
👍延伸閱讀:【時事回應】父母離婚,孩子不得不面對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