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情下的家長QA時間】 網課整天黏在網路上,我該怎麼跟孩子約定使用3C的規範?
疫情之後,兒盟的爸媽教養專線經常接到來電,許多內容是爸媽努力要給孩子自主空間,一起討論了規範後,孩子卻經常口頭上答應了但做不到,或者是孩子無論如何都不接受任何規範到底,爸媽內心的怒火往往在此時成正比的熊熊燃起……接著親子溝通就「走鐘」,最後落得仍是由大人處罰的結果。
提供辛苦的爸爸媽媽與孩子討論3C規範前、中、後的心理建設,讓您可以透過下面的問句先了解和準備好自己的想法:
【建立規範前】
#調整心態
#我為什麼要跟孩子討論規範的內容?不能直接我說了算嗎?
學齡前孩子的生活自理和架構,需要由爸爸媽媽主動訂定示範,但隨著孩子步入國小階段以後,孩子漸漸需要練習自己規劃。孩子會從參與規範制定的歷程,意識到自己的行為責任、喜好,並學習承擔後果。
【討論規範時】
#交流彼此想法
#排出擔心先後順序
#協助孩子定出合理規範
#什麼規範適合我的孩子?
只要是雙方經過互相傾聽、討論且有共識,孩子願意執行、也願意持續和爸媽討論、修正、再執行,這就是一個「有運作且活化」的規範。請記得,再好再完善的規範,若是無法被執行,也等同於沒有規範。
#我最擔心孩子接觸網路會發生什麼事?
爸媽的擔心一定不只一個,或許是時間太久傷害視力、上網閒晃看到兒童不宜的資訊、或是爸媽無法接受孩子用網路來紓壓……請試著為自己的各種擔心排序,目的在設下爸媽自己的一道道防線,在孩子討價還價的過程中,一定會有協商不成的時候,此時便需要爸媽自我衡量,在什麼狀況下,我願意適度放寬限制,以換得孩子大部分的配合呢?
#依我對孩子的了解,孩子真的做得到這些討論的內容嗎?
如果您在跟孩子討論的過程中,發現孩子都附和大人提出的意見,但其實您已經可以預知孩子無法做成承諾的內容,請主動提出並接受孩子提出他能做到的承諾。如果您相信孩子可以做到,言語間則可以多肯定孩子肯定並表達信任,但也讓孩子知道如果做不到就一起調整。
【執行規範後】
#保持彈性陪伴調整
#孩子做不到規範時我願意陪他繼續調整嗎?
如果在執行後,發現孩子做不到,親子一定或多或少會感到失望,這是很正常的,畢竟一開始雙方都是憑想像提出想法,實際執行時可能會遇到原來沒設想到的狀況,孩子也很有可能高估自己的能力,這些都很正常。爸爸媽媽請記得務必要保持修正的彈性,別落入「孩子做不到(大人孩子都挫折)→懲罰(大人生氣且孩子只會感到更挫折)」的線性循環裡。
如果孩子做不到,請爸爸媽媽先陪著孩子一起聊聊可能的原因後,修正再執行,也要有心理準備,修正常常不只一次,但每一次的關鍵都是讓親子雙方達成共識,凝聚出越來越可行的規範。
在「修正→再執行」這個過程中,很需要爸爸媽媽陪伴孩子練習調整,除了討論,請肯定孩子仍願意遵守與爸媽的約定,因為孩子要面對「做不到」這件事內心多少會感到挫折,爸爸媽媽也要給耐心陪伴孩子的自己一個大大的鼓勵喔!
#最後避免暴走的心法在這裡
其實,孩子追求舒適愉快是天性,孩子的最終目的都不是忽視或反抗爸媽,而是當感到被約束而壓力時,孩子會自然想要抗爭或者表面服從但偷偷違規,關鍵是爸爸媽媽要如何在孩子討價還價的過程中穩住陣腳而不迷失,歡迎大家也分享疫情之下和孩子定3C使用規範的各種攻防心得喔!
#爸媽callin教養專線:0800-532-880;每週一至週五下午2:00-5:00
#兒福聯盟CanHe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