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捐款支持
    • 募款專案
    • 捐款方式說明
    • 捐款表單專區
    • 捐款大小事
  • 認識兒盟
    • 關於兒盟
    • 服務據點
    • 服務網站
    • 社會責信
  • 最新消息
    • 活動消息
    • 兒盟倡議
    • 時事回應
    • 即時公告
  • 參與兒盟
    • 成為志工
    • 物資募集
    • 囝仔 l 義賣品
    • 親子共好課程
    • 兒盟學苑
  • 兒盟服務
    • 特殊境遇
    • 家庭增能
    • 社會共好
    • 社工故事
  • 兒盟資源
    • 電子報
    • 刊物
    • 研究調查報告
    • 多媒體影音
    • 親子百寶箱
    • 永續教育網
  • 聯絡兒盟
    • 聯絡我們
    • 人才招募
    • 機構實習
    • 常見問題
    • 誠信經營

兒福聯盟

0 捐款

兒福聯盟 兒福聯盟

  • 捐款支持
  • 認識兒盟
  • 最新消息
  • 參與兒盟
  • 兒盟服務
  • 兒盟資源
  • 聯絡兒盟
0 捐款
    • 募款專案
    • 捐款方式說明
    • 捐款表單專區
    • 捐款大小事
    • 關於兒盟
    • 服務據點
    • 服務網站
    • 社會責信
    • 活動消息
    • 兒盟倡議
    • 時事回應
    • 即時公告
    • 成為志工
    • 物資募集
    • 囝仔 l 義賣品
    • 親子共好課程
    • 兒盟學苑
    • 特殊境遇
    • 家庭增能
    • 社會共好
    • 社工故事
    • 電子報
    • 刊物
    • 研究調查報告
    • 多媒體影音
    • 親子百寶箱
    • 永續教育網
    • 聯絡我們
    • 人才招募
    • 機構實習
    • 常見問題
    • 誠信經營
首頁  兒盟資源  研究調查報告  研究調查報告內容

2018台灣校園霸凌防制現況調查

2019-01
分享

2018台灣校園霸凌防制現況調查

調查時間為2018年04月22日至06月15日,施測方式以實體問卷進行調查,本研究採用分層多階層叢集抽樣方式,依照台灣本島各縣市11~14歲之人口比例抽出相對應樣本數進行調查,總計在38所學校共發出1344份問卷,並篩選出1157份有效學生樣本,回收率為86.1%,在95%的信心水準下,誤差不超過正負2.88個百分點[1]。其中51.9%為男生、48.1%為女生;47.4%為國小生、52.6%為國中生。

一、校園霸凌發生概況

經過各方單位努力推廣霸凌防制宣導多時的現今,到底還有多少校園霸凌仍在學校之中?根據此次研究發現,近七成(66.4%)兒少曾有接觸校園霸凌的經驗,這些接觸霸凌的兒少中,多數為旁觀者佔六成五(64.7%),曾被霸凌佔17.1%,霸凌他人者佔9.2%,曾霸凌人也被霸凌者佔9.0%。

二、防制校園霸凌第一線:家長與老師

家長的處理信任度及議題關心度

詢問孩子如果自己被霸凌是否會告訴家長,結果發現近半的學生(49.8%)如果發生霸凌事件選擇不告訴家長,進一步詢問這些孩子不願意告訴家長的原因,多數表示怕爸媽擔心以及怕事情越處理越糟,皆有過半的比例(57.2%及56.3%),也有34.7%的孩子怕爸媽跟老師或同學發生衝突。

除了孩子對家長的信任,我們也發現家長對霸凌議題的關心度不足,調查顯示有近兩成(19.1%)的兒少認為家人從不關心霸凌議題,包含偶爾關心更佔過半比例57.4%,顯示實質關心霸凌議題的家長不到一半,家長未曾表達對議題的關心及接觸,孩子們如何感受家長解決議題的能力以及對議題的開放程度。

師長態度與霸凌處理能力

反觀學校師長,發現有一成(10.1%)兒少認為學校從不關心霸凌問題,若包含認為鮮少關心霸凌問題竟佔有33.1%,表示近三分之一的兒少認為學校很少關心霸凌議題,也難怪校園霸凌事件不曾間斷,研究也發現若學生認為學校關心霸凌議題,班上的同學顯著較不會欺負嘲笑與眾不同的同學(t=7.725, P<.001)。

校園霸凌宣導現況

眾所周知霸凌需要家長或師長的關心及宣導,才能使孩子們面對校園霸凌提升敏感度並減少霸凌的發生,經過調查雖發現過去一年學校做過的防制校園霸凌宣導活動多為一次性的宣導活動,而國外研究[2]建議有效的霸凌宣導,亦須透過超過半年以上的持續性宣導活動,一次性的宣導成效相當有限。也難怪有五分之一(20.6%)的學生主觀認為現在的防制校園霸凌宣導沒有用處。

三、旁觀者狀況

(一)、霸凌迷思

迷思一:檢討被霸凌者

研究顯示,近八成(77.9%)的兒少認為被霸凌者本身有問題或責任。

迷思二:只是有趣的玩笑

問卷詢問孩子看待霸凌事件的角度,發現霸凌事件對某些孩子而言並沒有那麼嚴重,只是同學間的玩笑或是宣示彼此感情要好的笑鬧,包括他們認為會成立反某位同學的社團是因為有趣(17.2%),或是認為被霸凌者發生這樣的事件,被霸凌者自己也覺得有趣(9.9%),甚至認為霸凌的發生是因為大家覺得有趣、好玩,這類事件的發生沒有不對(8.0%),整合以上題目為戲謔指數,發現有這類想法的兒少竟佔23.2%。

迷思三:同儕壓力大

調查指出有34.6%兒少覺得要幫助受霸凌的人很困難,因為怕被同學連帶討厭,校園生活中同儕關係是重要的一環,因此同儕壓力影響兒少是否願意處理霸凌問題。

(二)、旁觀者的正義感從何而來

 

旁觀正義因素

影響旁觀者正義分數的主要因素為戲謔指數,這些兒少將霸凌事件視為玩笑,依戲謔指數高低分為兩組,結果顯示戲謔指數高分者正義量表分數[3]平均70分,遠低於戲謔指數低分組平均的84.3;此外導師處理霸凌議題是否讓人信任、以及家人是否關心校園霸凌議題也是影響旁觀正義量表的因素,由此可知,要讓兒少在校園霸凌現場挺身,建立尊重的氛圍、師長的態度、家人的關心相對重要,因此,防制校園霸凌這三個環節都不可以輕忽。

四、結論

1.家長對霸凌議題的關心度及對衝突的處理能力影響兒少告知意願。

2.學校師長對霸凌議題的關心度及處理能力影響校園霸凌議題的發生率及旁觀者願意協助程度。

3.校園霸凌宣導樣式多,實質效用因宣導時程短而不彰顯。

4.兒少對被霸凌者同理心不足及忽視霸凌議題的嚴重程度,影響校園霸凌議題的發生率及旁觀者願意協助程度。



 

[1] 依據內政部主計處截至2018年06月底之人口統計資料,台灣11~14歲之人口母體數為846,656人。

[2]Inchley J et al. eds. Growing up unequal: gender and socioeconomic differences in young people's health and well-being. Health Behaviour in School-aged Children (HBSC) study: international report from the 2013/2014 survey. Copenhagen, WHO Regional Office for Europe, 2016 (Health Policy for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No. 7).

[3] 旁觀者正義量表原始分數為4-28分,為協助了解轉換成總分100分。


本調查新聞稿,可於此下載

【欲索取報告全文請參照下方「索取研究報告」,版權所有,若須引用請註明出處】

 

返回列表 索取研究報告 上一則 下一則
研究調查報告說明
報告索取方式及注意事項
  1. 請來信rdcwlf@cwlf.org.tw說明您所要索取的調查報告名稱,參見官網報告列表。
  2. 僅提供官網報告列表中可索取之調查報告,每份報告酌收100元。
  3. 報告之「問卷」及「原始編碼資料」恕不開放索取。
  4. 2016年以前的報告已於官網中免費提供全文下載,請您先行確認。
 
聯絡我們
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兒童福利聯盟基金會
總會電話: 02-2799-0333
傳真: 02-8797-3131
地址: 114694台北市內湖區瑞光路583巷21號7樓
捐款資訊
專線: 02-2799-0333轉1
傳真: 02-2657-8181
戶名: 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兒童福利聯盟基金會
銀行代號: 807 永豐銀行-建成分行
銀行帳號: 103-001-0000-688-8
郵局劃撥帳號: 156-88659
電子發票捐贈碼: 885521
訂閱電子報
訂閱
兒童網路安全 隱私權保護
Copyright © 2024 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兒童福利聯盟基金會
Powered by A-Cart 網站設計
系統訊息
若要訂閱電子報,請先登入會員。
邀請您訂閱兒福聯盟電子報,接收兒盟最新活動資訊與愛孩子的服務足跡。
登入會員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