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認識兒盟
    • 關於兒盟
    • 服務據點
    • 服務網站
  • 最新消息
    • 活動消息
    • 兒盟倡議
    • 社工故事
    • 時事回應
    • 即時公告
  • 參與兒盟
    • 捐款方式說明
    • 募款專案
    • 囝仔 l 義賣品
    • 親子共好課程
    • 兒盟學苑
    • 物資募集
    • 成為志工
    • 人才招募
  • 兒盟服務
    • 特殊境遇
    • 家庭增能
    • 社會共好
  • 社會責信
    • 年度服務成果
    • 勸募專案成果
    • 財務報告
    • 捐款芳名錄
    • 公告
  • 兒盟資源
    • 電子報
    • 刊物
    • 研究調查報告
    • 多媒體影音
    • 親子百寶箱
    • 永續教育網
  • 聯絡兒盟
    • 聯絡我們
    • 機構實習
    • 常見問題
    • 捐款大小事
    • 誠信經營

兒福聯盟

0 捐款

兒福聯盟 兒福聯盟

  • 認識兒盟
  • 最新消息
  • 參與兒盟
  • 兒盟服務
  • 社會責信
  • 兒盟資源
  • 聯絡兒盟
0 捐款
    • 關於兒盟
    • 服務據點
    • 服務網站
    • 活動消息
    • 兒盟倡議
    • 社工故事
    • 時事回應
    • 即時公告
    • 捐款方式說明
    • 募款專案
    • 囝仔 l 義賣品
    • 親子共好課程
    • 兒盟學苑
    • 物資募集
    • 成為志工
    • 人才招募
    • 特殊境遇
    • 家庭增能
    • 社會共好
    • 年度服務成果
    • 勸募專案成果
    • 財務報告
    • 捐款芳名錄
    • 公告
    • 電子報
    • 刊物
    • 研究調查報告
    • 多媒體影音
    • 親子百寶箱
    • 永續教育網
    • 聯絡我們
    • 機構實習
    • 常見問題
    • 捐款大小事
    • 誠信經營
首頁  最新消息  最新消息內容

兒童發展總整理:輕鬆掌握0~6歲指標、評估與家長照顧重點

活動消息
2025-08-07
分享

一、什麼是兒童發展指標?家長不可不知的幼兒發展指標與意義
4 大兒童發展指標

孩子的成長除了身高與體重,更包含動作、情緒、語言、社交等多面向能力,我們常說的「兒童發展指標」,就像一張專為孩子成長繪製的地圖,標示大多數孩子在特定年齡時,應該具備的能力與表現。

當孩子的發展與這張地圖上的進度有所落差,或是預期會出現延遲的可能性,通常就會稱之為發展遲緩(Developmental Delay)。參考國民健康署所整理的兒童發展連續圖,幼兒發展指標大約可分為以下 4 個方向。

  • 粗大動作:孩子的身體軀幹與四肢肌肉的協調運用,是粗大動作關注的指標,從抬頭、翻身、坐、爬、站立到學步,每一個大動作的完成,都代表著身體控制能力的進步。
  • 精細動作:精細動作是指手部與手指的精準配合,像是抓握、堆疊積木、塗鴉等,這些細緻的動作需要大肌肉的穩定支持,並仰賴神經系統的精密協調,才能靈活操作。 
  • 語言與認知發展:語言與認知發展不僅是孩子開口說話、理解指令的能力,也包含他們對周遭環境的感知、學習與思考能力等,是孩子探索世界、與人溝通的重要橋樑。 
  • 身邊處理及社會性:身邊處理及社會性涵蓋孩子生活自理的能力,例如吃飯、穿衣、情緒的表達與調節,還有與同伴、家人互動的社交技巧等,是孩子融入社會、建立人際關係的關鍵。

 

想掌握孩子的發展節奏,學會在每個階段用對的方法陪伴與互動嗎?

了解更多

 

二、解密兒童發展里程碑:0~6 歲嬰幼兒發展階段指標整理

認識完兒童發展指標的重要性,以下為你詳細整理 0~6 歲嬰幼兒的重要發展指標,協助你描繪孩子的兒童發展歷程。

0~1 歲兒童發展指標

  • 粗大動作:抬頭、翻身、自行坐穩、爬行、扶站等。
  • 精細動作:自動張開手掌、抓握物品、敲打、傳遞物品、拍手等。
  • 語言與認知發展:轉頭朝向音源、能發出單音、被搭話時能應聲等。
  • 身邊處理及社會性:對人微笑、追尋移動的物品、認生。

 

1~2 歲兒童發展指標

  • 粗大動作:拉著物體站起身、獨立行走、蹲下、爬樓梯等。
  • 精細動作:疊至少 2 塊積木、塗鴉、翻書、打開蓋子等。
  • 語言與認知發展:說單字、指認至少 3 個身體部位、模仿簡單的聲音、舉雙手示意要擁抱等。
  • 身邊處理及社會性:被呼喚名字時會以視線或聲音回應、穿衣服時能主動伸出手臂、會使用常見的生活用品等。

 

2~3 歲兒童發展指標

  • 粗大動作:雙腳離地跳躍、能自己稍微不靠攙扶上下樓梯、丟球等。
  • 精細動作:操作簡單玩具、模仿他人摺紙或畫線、自己用湯匙吃東西、會自己脫衣服、自己穿脫鞋子等。
  • 語言與認知發展:可以組合不同玩具來遊玩、正確說出各個部位的名稱、說短句等。
  • 身邊處理及社會性:被呼喚名字時會回應、會遊玩假扮遊戲等。

 

3~4 歲兒童發展指標

  • 粗大動作:不扶欄杆也能上下樓梯、單腳站立、單腳跳一下、雙腳離地跳躍 2 下等。
  • 精細動作:模仿畫出圓圈、使用 3 根手指握筆、自己穿衣服等。
  • 語言與認知發展:正確表達自己的名字、正確說出性別等。
  • 身邊處理及社會性:會主動跟同伴一起玩遊戲、可以理解簡單的生活常規等。

 

4~5 歲兒童發展指標

  • 粗大動作:連續單腳跳超過 5 次、平衡感更好、能用腳趾和腳跟相接走路等。
  • 精細動作:能讓大拇指彎曲觸碰其他手指、能模仿畫十字、自己穿襪子、自己刷牙等。
  • 語言與認知發展:能正確辨識顏色、能根據指示拿取物品等。
  • 身邊處理及社會性:能遊玩有情境的扮家家酒、能用完整的句子回答問題等。

 

5~6 歲兒童發展指標

  • 粗大動作:能合併雙腳跳遠、穩定地單腳站立 5 秒、連續單腳跳超過 5 下等。
  • 精細動作:正確畫出三角形或菱形、可以自己拉拉鍊、畫人等。
  • 語言與認知發展:可以用完整句子講述故事、能複誦 5 個阿拉伯數字組合等。
  • 身邊處理及社會性:可以遵守規則玩遊戲、可以排隊玩遊戲、可以跟同伴一起玩扮家家酒。

 

年齡區間 粗大動作 精細動作 語言與認知發展 身邊處理及社會性
0~1 歲 抬頭、翻身、自行坐穩、爬行、扶站 自動張開手掌、抓握物品、敲打、傳遞物品、拍手 轉頭朝向音源、能發出單音、被搭話時能應聲 對人微笑、追尋移動物品、認生
1~2 歲 拉著物體站起身、獨立行走、蹲下、爬樓梯 疊至少 2 塊積木、塗鴉、翻書、打開蓋子 說單字、指認至少 3 個身體部位、模仿簡單聲音、舉雙手示意要擁抱 被呼喚名字會以視線或聲音回應、穿衣能主動伸手臂、使用常見生活用品
2~3 歲 雙腳離地跳躍、能稍微不靠攙扶上下樓梯、丟球 操作簡單玩具、模仿他人摺紙或畫線、自己用湯匙吃東西、會自己脫衣服、穿脫鞋子 組合不同玩具遊玩、正確說出各部位名稱、說短句 被呼喚名字會回應、會遊玩假扮遊戲
3~4 歲 不扶欄杆也能上下樓梯、單腳站立、單腳跳一下、雙腳離地跳躍 2 下 模仿畫出圓圈、使用 3 根手指握筆、自己穿衣服 正確表達自己的名字、正確說出性別 會主動跟同伴一起玩遊戲、可以理解簡單生活常規
4~5 歲 連續單腳跳超過 5 次、平衡感更好、能用腳趾和腳跟相接走路 能讓大拇指彎曲觸碰其他手指、能模仿畫十字、自己穿襪子、自己刷牙 能正確辨識顏色、能根據指示拿取物品 能遊玩有情境的扮家家酒、能用完整句子回答問題
5~6 歲 能合併雙腳跳遠、穩定地單腳站立 5 秒、連續單腳跳超過 5 下 正確畫出三角形或菱形、可以自己拉拉鍊、畫人 可以用完整句子講述故事、能複誦 5 個阿拉伯數字組合 可以遵守規則玩遊戲、可以排隊玩遊戲、可以跟同伴一起玩扮家家酒

小提醒:以上內容僅供參考,每個孩子的發展速度與時程都會有所差異,若對孩子的發展有任何疑慮,應及早尋求專業建議。

 

三、及早發現,及早支持:了解兒童發展評估及篩檢服務

認識完各年齡層的兒童發展指標,以下為你介紹兒童發展評估及篩檢服務的重要性與檢查項目。

(一)為什麼需要做兒童發展篩檢?兒童發展評估的重要性與時程介紹

兒童發展篩檢就像是定期健康檢查,透過簡單的工具,初步評估孩子在各面向的發展狀況,以及早發現潛在的發展遲緩或異常。

根據國民健康署公告,政府從 113 年 7 月 1 日起擴大補助未滿 7 歲的兒童(需具備健保身分),新增 6 次的篩檢時程,讓家長能更安心地為孩子進行發展檢核,通常也能搭配兒童預防保健定期檢查一併進行。6 次的補助篩檢時程如下:

  • 6~10 個月
  • 10 個月~1 歲 6 個月
  • 1 歲 6 個月~2 歲
  • 2~3 歲
  • 3~5 歲
  • 5~7 歲(未滿 7 歲)

兒童發展篩檢的方式則有以下 3 種可以選擇:

  1. 專業醫師篩檢:大多數醫療院所或各地衛生所都有提供健保補助的兒童發展篩檢服務,具備一定的專業與即時性,如果發現有發展遲緩的疑慮,也能立即轉介。
  2. 發展檢核表:身為主要照顧者的家長,或是托育人員、幼教老師,若想初步了解孩子的發展情況,也可以使用國民健康署提供的發展檢核表自行評估,作為日常觀察與追蹤的參考。
  3. 托嬰中心與幼兒園篩檢:部分托嬰機構與幼兒園也會定期安排發展篩檢服務,協助家長發現孩子的發展差異。

若想查詢全台提供發展篩檢服務的院所或據點,可以透過衛福部的「就醫地圖」輕鬆找到喔!

 

(二)兒童發展評估會檢查什麼?

當篩檢結果有疑慮,或觀察到孩子有明顯的發展落後、能力退步,或是行為模式異常時,建議尋求專業團隊的「聯合評估」,檢查孩子的 4 大發展指標(粗大動作、精細動作、語言認知、社會互動)是否符合該年齡標準。

評估後的結果與處理方式則大致分為 2 種:

  • 檢查結果正常:若檢查結果正常,醫師會提供衛教建議,請家長持續觀察與定期追蹤。
  • 檢查結果可疑或異常:若檢查結果有異,醫師會建議轉介至兒童發展聯合評估中心或指定醫療院所,進行更深入的檢查、評估與治療。

 

四、如何促進兒童的發展?家庭照顧的 3 大關鍵建議

除了專業的評估與療育,家庭環境更是孩子成長最重要的溫床,家長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透過以下 3 大關鍵建議,來促進孩子的全面發展。

 促進兒童發展的 3 大建議

(一)了解孩子的發展階段,給予陪伴與探索空間

孩子的成長是一個連續且快速的過程,每個階段都有其獨特的發展里程碑,當家長對這些發展特性有足夠的認識,就能更精準提供符合孩子需求的刺激與支持,不僅有助於孩子順利發展各項能力,也能減少家長因不了解兒童發展的特性,而產生焦慮與誤解。

除了生理與認知上的成長,家長也必須同步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與生活環境,根據兒盟【兒少創傷】服務說明,孩子成長過程中若經歷童年逆境經驗(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s, ACE)與毒性壓力(Toxic Stress),將對其身心發展產生深遠影響。

  • 童年逆境經驗:這類經驗通常發生在兒童發展的關鍵期(0~17 歲),常見的例子有遭受身心虐待、疏忽照顧、長期處於家庭失衡的環境中(目睹家庭暴力、父母離異、家庭成員罹患精神疾病、酗酒成癮或入獄等)。
  • 毒性壓力:當孩子長期處於上述的高壓環境,缺乏支持與安全感時,可能會引發不易察覺卻極具破壞力的心理反應,這就是毒性壓力。長期的毒性壓力會讓身體持續處於警戒狀態,過度活化壓力反應系統,進而影響孩子的大腦結構、神經連結發展,甚至削弱器官功能、免疫力與情緒調節能力等,這些變化不僅可能導致學習困難、行為偏差,更可能提高成年後罹患慢性疾病、憂鬱症或成癮問題的風險,形成跨越生命階段的連鎖效應。

因此,在評估孩子的發展問題時,絕不能只看生理表現,更要關注孩子的生活環境與情緒安全,才能提供真正有效且全面的幫助。

 

(二)建立正向親子關係,滋養孩子的心靈成長

正向的親子關係是兒童發展最穩固的基石,當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關懷、接納與支持時,他們會更有安全感、更樂於探索這個世界,並逐步發展出健康的社會情感能力。

正向親子關係的關鍵要素有「安全依附關係」與「高品質互動」。安全依附關係指的是孩子對主要照顧者產生信任感,深信自己在需要時能獲得支持與保護,是健康社會情感發展的基礎。高品質互動則指的是專注、積極、且能給予孩子正向回應的互動,以有效刺激孩子的認知、語言、社會情感等多個領域發展。常見的高品質互動關鍵為以下 7 點:

  1. 共同遊戲:投入孩子的遊戲,跟隨他們的引導,享受共玩的樂趣。
  2. 親子共讀:一起閱讀書籍、討論故事情節,拓展孩子的語言能力與想像力。
  3. 真誠對話:仔細傾聽孩子的心聲,鼓勵他們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4. 肢體接觸:適時的擁抱、撫摸等溫柔肢體接觸,傳遞愛與安全感。
  5. 眼神交流:與孩子互動時,專注地看著他們,讓孩子感受到被重視。
  6. 積極回應:對孩子的需求和信號給予及時且適當的回應,建立孩子的信任感。
  7. 一致性與可預測性:提供孩子穩定的生活作息與明確的規範,讓孩子感到安心。

 

(三)學會好好愛自己,讓育兒之路更溫柔與從容

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榜樣和支持者,當父母身心健康、情緒穩定時,才能好好照顧和引導孩子,正確處理孩子的叛逆期或挑戰性行為,若家長缺乏自我照顧,不僅對自身的身心健康有害,也會直接影響親子關係與孩子的發展。以下為提升家長自我調節能力的 4 個重要性:

  1. 情緒穩定:情緒穩定的父母,更能以平靜和理性的態度應對孩子的行為,給予孩子足夠的安全感。
  2. 榜樣作用:父母的自我照顧行為和情緒調節方式,會潛移默化影響孩子,幫助他們學習管理自己的情緒與壓力。
  3. 精力充沛:照顧孩子需要大量的時間與精力,當家長的身心健康,才有體力提供孩子所需的照顧和支持。
  4. 正向親子關係:當父母感到快樂與滿足時,更有力氣與孩子建立積極、溫暖的關係,形成正向循環。

家長可以參考以下提升自我調節能力的 4 個建議:

  1. 強調自我照顧的重要性:家長需要明白,自我照顧並不是自私的行為,而是為了更好地照顧孩子。
  2. 提供自我照顧的方法:家長可以探索適合自己的放鬆方式,例如運動、閱讀、培養興趣、與朋友交流等。
  3. 學習情緒調節技巧:學習識別並管理自己的情緒,例如深呼吸、冥想、在需要時尋求他人協助等。
  4. 建立支持系統:與伴侶、家人、朋友或育兒團體建立支持系統,在育兒路上互相扶持。

 

想知道更多實用的技巧嗎?就讓兒福聯盟助你一臂之力!

了解更多

 

五、兒福聯盟提供專業育兒資源,給關心孩子發展的你最堅實的後盾

兒福聯盟深知每位家長對孩子成長的期盼與努力,因此提供專業、貼心的育兒資源,成為你育兒路上最堅實的後盾。

 

「育兒+」不只課程,更有遊戲空間與專業諮詢,陪伴你滋養愛的連結!

(1)回應式親職教養課程:學會觀察、詮釋、回應,育兒更自信

兒福聯盟「育兒+」提倡「回應式照顧」的核心理念,提供一系列免費課程。課程以 0~3 歲孩子為教學重心,透過回應式照顧的「觀察」、「詮釋」與「回應」幫助家長更敏銳地觀察孩子需求,給予他們正向的回應,同時讓家長從中察覺自己的需求,與孩子一起成長。

0~3 歲是孩子認識世界、建立安全依附的關鍵時期,當孩子感受到被愛與被照顧,將在情感上培養穩定的安全感,進而學習信任他人,有助於未來的人際發展,在安全的依附關係中,孩子也能學習適當的情感調節與表達方式。

以下為「育兒+」的部分課程內容:

  • 育兒輕鬆聊:透過家長團體討論,讓成員們彼此交流育兒經驗,相互支持與陪伴,減輕育兒路上的孤單感。
  • 一童來遊戲:透過一系列精心設計的親子活動,幫助家長學習觀察孩子的細微變化,深入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
  • 觀察小任務:課程後的回家小任務,能讓你將所學應用於日常生活中,持續練習與孩子建立更深厚的連結。

 

(2)親子互動遊戲空間:輕鬆育兒的好厝邊,寶貝玩得開心,爸媽也能交流!

「育兒+」特別準備適合寶貝自由探索的遊戲與空間,在這裡,親子可以共同參與各種遊戲,寶貝玩得盡興,爸媽也能在輕鬆的氛圍中認識其他家庭,促進與鄰里之間的交流,成為你輕鬆育兒的好厝邊!

 

(3)一對一育兒諮詢:專業陪伴,解決你的育兒大小事

育兒路上遇到挑戰和疑問嗎?別擔心!「育兒+」提供一對一育兒諮詢服務,由專業的教保和社工人員與家庭進行個別諮詢,陪伴照顧者面對育兒和家庭生活中遇到的各種挑戰和問題。不論是寶貝的發展問題、家庭困擾,或者是教養上的疑問,專業人員都會提供最即時、貼心的協助!

「育兒+」希望透過多元的服務,為你的育兒生活注入更多支持與力量。不論是團體課程的學習、遊戲空間的歡樂,還是一對一諮詢的專業指引,我們都在這裡,與你攜手前行,共同滋養親子間愛的連結!

兒福聯盟「育兒+」服務據點:

北部|萬華站
地址:台北市萬華區萬大路 423 巷 40 號 1 樓
電話:02-2766-1112
服務時間:週二~週六 9:00~12:00&14:00~17:00

南部|高雄站
地址:高雄市鳳山區青年路二段 497 號 1 樓
電話:07-767-0517
服務時間:週二~週六 9:00~12:00&14:00~17:00

南部|桃源站
地址:高雄市桃源區桃源里南進巷 180-10 號 3 樓
電話:07-686-1378
服務時間:週二~週六 9:00~12:00&14:00~17:00

南部|屏東站
地址:屏東縣屏東市和平路 488 號
電話:08-766-0096
服務時間:週二~週六 9:00~12:00&14:00~17:00

東部|花蓮站
地址:花蓮縣花蓮市莊敬路 156 之 1 號
電話:03-822-6239
服務時間: 週二~週六 9:00~12:00(最後入站 11:30)&14:00~17:00(最後入站 16:30)

東部|台東站
地址:台東縣台東市新生路 38 號
電話:08-932-0208
服務時間:週二~週六 9:00~12:00&14:00~17:00

除了「育兒+」課程,兒福聯盟也提供多元的育兒資源,讓家長在育兒路上不孤單,與孩子共同成長、共創美好回憶。

 

「我好你好親子共好」:全方位親子活動與資源

「我好你好親子共好」為打造讓家長與孩子都能獲得滋養的空間,提供多樣化的活動與線上資源,滿足不同家庭的需求。具體服務內容有以下 4 點。

  • Me Time – 家長喘息放鬆時光:幫你顧孩子|舒緩瑜珈、喘息 café、家長主題活動。
  • Ability – 親子主題活動:幼兒成長發展|五力親子課程、幼兒五感美學|藝術親子課程、孩子的遊戲權 fun 鬆玩親子課程。
  • Advocacy – 兒童營隊/活動:食農烘焙|幼兒暑期營隊、觀察/同理/設計思考|親子永續共學。
  • Parenting – 線上頻道:YouTube 頻道|泡福心仔星際放送站、Podcast 故事|泡福心仔 On Air、Podcast 節目|一天比一天更好。

兒福聯盟「我好你好親子共好」服務據點:

台北長安親子空間
地址:台北市大同區長安西路 43 號 4、5 樓
電話:(02)2550-5959 #207
服務時間:週一~週五 9:00~18:00

新竹竹北親子空間
地址:新竹縣竹北市縣政二路 550 號 2 樓
電話:03-657-5125
服務時間:週一~週五 9:00~18:00

台中親子空間
地址:台中市西區五權西路一段 257 號 4 樓
電話:04-2371-0501
服務時間:週一~週五 9:00~18:00

  • FB社團:「兒福聯盟 - 我好,你好!親子共好空間」
  • IG:我好,你好!

 

「育兒指導服務」:一對一專業到宅指導,減輕育兒壓力

兒福聯盟深知育兒路上常有各種挑戰,因此特別推出「育兒指導服務」,整合嬰幼兒照顧資源,提供育兒資訊諮詢與各式照顧支援。透過專業的一對一到宅育兒指導,協助家長們降低照顧壓力,增加育兒知識與方法,讓你照顧寶寶的同時,也能好好照顧自己!

以下為「育兒指導服務」的具體服務內容:

  • 育兒諮詢
  • 到宅育兒指導服務
  • 育兒主題課程
  • 育兒指導員招募與培訓
  • 宣導活動

兒福聯盟「育兒指導服務」聯絡方式:

臺中服務中心
地址:臺中市北區中清路一段 100 號 15 樓之 1(B 棟)
電話:04-2202-2525

宜蘭工作站
地址:宜蘭縣宜蘭市幸福路 51 號 1 樓
電話:03-933-3789

讓兒福聯盟成為你育兒路上的最佳夥伴!

了解更多
返回上一頁
聯絡我們
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兒童福利聯盟基金會
總會電話: 02-2799-0333
傳真: 02-8797-3131
地址: 114694台北市內湖區瑞光路583巷21號7樓
捐款資訊
專線: 02-2799-0333轉1
傳真: 02-2657-8181
戶名: 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兒童福利聯盟基金會
銀行代號: 807 永豐銀行-建成分行
銀行帳號: 103-001-0000-688-8
郵局劃撥帳號: 156-88659
電子發票捐贈碼: 885521
訂閱電子報
訂閱
兒童網路安全 隱私權保護
Copyright © 2024 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兒童福利聯盟基金會
Powered by A-Cart 網站設計

系統訊息

若要訂閱電子報,請先登入會員。
邀請您訂閱兒福聯盟電子報,接收兒盟最新活動資訊與愛孩子的服務足跡。
登入會員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