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事回應] 孩子遇霸凌 親師當最佳盟友
兒盟倡議
2012-09-25
校園霸凌/孩子遇霸凌 親師當最佳盟友
【聯合報╱邱靖惠/兒福聯盟研發處組長(台北市)】
2012.09.21 02:37 am
新聞報導,疑因女兒遭霸凌,大學教授狀告四名小六生。此事件凸顯校園霸凌處理上的難度與複雜。
家長第一時間發現校園霸凌現象時,往往是憤怒、不解與痛心,每個家長都想保護自己的孩子,但遇到霸凌事件,家長是否該出面?要介入多少?如何保護孩子,又不至於讓事情更惡化,甚至被貼上「難搞」的標籤,分寸的拿捏相當困難。
建議家長發現孩子被霸凌時,最首要且最佳的方式,是讓孩子了解,霸凌不全然是他的錯,他無須忍受這樣的對待,可以有些行動來阻止這些行為。仔細聆聽孩子期待的解決做法,不批判以保持對話的暢通,並鼓勵孩子幫助其提升自信心,多與孩子練習適合他的回應霸凌技巧,才能成功自我保護。
倘若家長決定要介入,也應在之前就要先幫孩子心理建設,包括告訴孩子你打算怎麼處理,以及你介入後可能會發生的狀況。
解決校園霸凌問題,老師與家長的關係是關鍵。我們接觸許多失敗的案例,不是家長硬逼學校道歉,就是老師給家長貼上怪獸、不可理喻的標籤,結果雙方出現徬徨、焦躁等感受,甚至彼此怨懟,導致無法繼續合作,孩子也在過程中深深受到傷害。
遇到霸凌問題時,親師應該視彼此為「盟友」關係。想想什麼才是對孩子最好,看到孩子的需要與感受,才能從這些負面情緒的沼澤中掙脫,就事論事解決問題,真正幫助孩子遠離霸凌。
【2012/09/21 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