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認識兒盟
    • 關於兒盟
    • 服務據點
    • 服務網站
  • 最新消息
    • 活動消息
    • 兒盟倡議
    • 社工故事
    • 時事回應
    • 即時公告
  • 參與兒盟
    • 捐款方式說明
    • 募款專案
    • 囝仔 l 義賣品
    • 親子共好課程
    • 兒盟學苑
    • 物資募集
    • 成為志工
    • 人才招募
  • 兒盟服務
    • 特殊境遇
    • 家庭增能
    • 社會共好
  • 社會責信
    • 年度服務成果
    • 勸募專案成果
    • 財務報告
    • 捐款芳名錄
    • 公告
  • 兒盟資源
    • 電子報
    • 刊物
    • 研究調查報告
    • 多媒體影音
    • 親子百寶箱
    • 永續教育網
  • 聯絡兒盟
    • 聯絡我們
    • 機構實習
    • 常見問題
    • 捐款大小事
    • 誠信經營

兒福聯盟

0 捐款

兒福聯盟 兒福聯盟

  • 認識兒盟
  • 最新消息
  • 參與兒盟
  • 兒盟服務
  • 社會責信
  • 兒盟資源
  • 聯絡兒盟
0 捐款
    • 關於兒盟
    • 服務據點
    • 服務網站
    • 活動消息
    • 兒盟倡議
    • 社工故事
    • 時事回應
    • 即時公告
    • 捐款方式說明
    • 募款專案
    • 囝仔 l 義賣品
    • 親子共好課程
    • 兒盟學苑
    • 物資募集
    • 成為志工
    • 人才招募
    • 特殊境遇
    • 家庭增能
    • 社會共好
    • 年度服務成果
    • 勸募專案成果
    • 財務報告
    • 捐款芳名錄
    • 公告
    • 電子報
    • 刊物
    • 研究調查報告
    • 多媒體影音
    • 親子百寶箱
    • 永續教育網
    • 聯絡我們
    • 機構實習
    • 常見問題
    • 捐款大小事
    • 誠信經營
首頁  最新消息  最新消息內容

「憂鬱父親節」?兒福聯盟調查: 四成三爸爸心理健康亮紅燈,逾半數不求助

兒盟倡議
2025-08-04
分享

父親節是感謝爸爸辛勞的時刻,但在「辛苦了」背後,許多爸爸正默默承受著無法言說的壓力與孤獨。隨著家庭分工改變,越來越多爸爸走進育兒現場,但期待與現實卻沒有同步,讓不少爸爸在扮演父職時喘不過氣。為了解爸爸在育兒歷程中的心理狀況與挑戰,兒福聯盟(下稱兒盟)針對全台育兒爸爸進行問卷調查[1],在今(4)日公布《2025年父親壓力狀況調查》。調查發現,有43.3%的爸爸在情緒量表中呈現中度以上憂鬱傾向,其中14.4%達到重度或極重度;更有超過一成的爸爸認為自己「沒有價值」或「生活沒有意義」,反映出爸爸在家庭與社會之間承受著難以訴說的心理重擔;另一方面,爸爸面對的不只來自經濟、育兒與職場的壓力,還包含照顧長輩與伴侶關係的挑戰,在在考驗著他們身心的承受力;然而面對壓力時,卻有四成爸爸完全不對外求助,政府雖設有免費心理資源,但竟有九成六的爸爸表示「不知道或從未使用」,資源形同隱形。在心理困擾被壓抑、支持資源難以落實的現況下,兒盟也呼籲打造男性心理支持網絡、讓職場成為育兒後盾,改善爸爸在心理健康與育兒支持上的困境。

[1] 在2025年4月21日至2025年5月26日期間,透過網路問卷,針對台灣育有18歲以下孩子的爸爸進行調查,共計回收547份有效問卷。本調查對象年齡以30至39歲最多,占46.4%、40至49歲其次,占43.5%;在子女人數方面,49.5%只有一名孩子、42.4%有兩名孩子、另有8.0%有三名孩子以上;就子女年齡分布,74.0%為0至6歲、32.9%為7至12歲、12.2%為13至18歲。

 

多方壓力夾擊,四成三爸爸陷入中度以上憂鬱

調查指出,有43.3%的爸爸在DASS-21量表[1](以下簡稱情緒量表)中呈現中度以上的憂鬱傾向,表示需要正視並建議尋求專業人士協助。其中14.4%屬於重度或極重度,顯示父職角色下的心理壓力值得社會關注。進一步分析更發現,有一成的爸爸認為自己是沒有價值的人(10.8%)或覺得生活沒有意義(11.5%),透露出許多爸爸在家庭與社會期待之下,內心其實相當孤單與無助。

爸爸面對的壓力五花八門,調查顯示,經濟問題(72.6%)與育兒教養(55%)是最主要的壓力來源,其次為工作(53.0%)、家務分擔(41.7%)與親密關係溝通(40.4%)。也有約兩成的「三明治爸爸」同時需要照顧年邁父母(20.8%),形成「上有老、下有小」的照護壓力鏈。更令人關注的是,有65.8%的爸爸表示,這些壓力在孩子出生後變得更加沉重,顯示父職角色的心理負擔不容忽視。

 [1] DASS21全名為Depression Anxiety Stress Scales-21,分為憂鬱、焦慮和壓力三個子量表,每個子量表均為七題,本次研究僅使用憂鬱子量表。計分方式為量表手冊建議,各題依程度以0-3分計分,最後將得分相加乘以2之後得到總分。憂鬱狀況0-9分為正常、10-13分為輕度憂鬱、14-20分為中度憂鬱、21-27分為重度憂鬱、28分以上為極重度憂鬱。DASS-21 為心理篩檢工具,並非臨床診斷,但若結果達中度以上,代表有明顯心理困擾,建議尋求專業協助。

 

收入撐不起家庭,八成爸爸坦言經濟吃緊

育兒開銷龐大,讓多數爸爸壓力倍增。調查發現,共有近八成爸爸坦言孩子出生後,家庭支出明顯增加,收入難以應付日常開銷。其中有59.6%表示「稍微吃緊」、19.3%「常常不夠用和完全無法應付」。

進一步分析發現,在情緒量表中呈現中度以上憂鬱傾向的爸爸,有27.8%表示「常常不夠用和完全無法應付」;相較之下,心理狀況為正常或僅輕度憂鬱的爸爸僅12.9%。顯示「經濟壓力」與「心理困擾」之間存在強烈關聯。

除了家庭支出壓力,不穩定的經濟情勢也讓不少爸爸感到焦慮。今年以來,全球市場變動頻繁、通膨與關稅政策不確定性升高,讓家庭生計壓力進一步加劇。調查顯示,有23.2%的爸爸表示工作、收入或投資已受到影響,另有60.1%坦言「雖未受影響,但感到擔心」。顯示經濟壓力不只讓生活難過,更壓得爸爸喘不過氣。

 

爸爸有壓力卻不敢說,四成選擇默默承受

在傳統性別角色期待下,「男兒有淚不輕彈」仍是許多男性內化的標準。調查顯示,有46.9%的爸爸認為,如果表現出心情低落,會被認為不夠堅強。這樣的觀念也影響了爸爸面對情緒時的求助行為。調查發現,有78%的爸爸選擇用娛樂、運動來轉移注意力,近六成會尋求情緒支持(59.6%),但也有高達四成完全不求助,選擇裝沒事、自己扛(41.8%)。值得注意的是,在情緒量表呈現中度以上憂鬱傾向的爸爸,逾半數不求助(55.7%),顯示心理壓力越高,越傾向封閉自己、拒絕求援。

然而,當情緒長期無法抒發,也可能悄悄影響與孩子的互動。中度以上憂鬱的爸爸中,有三分之一坦言經常在疲憊時忽略孩子(34.1%)或大聲責備(34.7%),比例遠高於心理狀況較佳的爸爸(10.7%、13.7%);而在孩子遇到困難時主動給予建議與支持的比例,也明顯偏低(74.9% vs. 90%)。這些數據反映出,心理困擾不只影響爸爸自身,更可能影響到孩子的情感發展與家庭氣氛。

 

爸爸更願意參與育兒,職場支持仍待加強

除了肩負經濟責任,隨著社會性別角色轉變,越來越多爸爸也積極走入孩子的日常。調查發現,曾申請育嬰假的爸爸達27.6%,比2020年增加近一成;另有逾四成爸爸在育兒分工中與媽媽負擔相當,無論是照顧、陪伴、建立常規,爸爸都不再缺席。

但當孩子需要照顧時,爸爸是否真的能放心請假、安心陪伴?調查指出,近三成爸爸坦言經常在工作與家庭間兩頭燒(29.3%)。不少人更面臨「制度存在卻用不上、有假不敢請」的困境。雖然政府育兒政策逐漸完備,實際使用率卻偏低:家庭照顧假(21.2%)、育嬰留職停薪津貼(21.2%)及托育補助(20%),使用率皆僅約兩成,彈性工時更僅有一成(10.3%)。

然而不使用並非不需要,而是「不能用」或「不敢用」。42.4%的爸爸因經濟壓力無法請假、40.2%擔心影響升遷考績、19.5%擔心返崗困難,更有不少人害怕遭受異樣眼光。當制度「有名無實」,爸爸們只能在父職與壓力間反覆掙扎,深怕一請假就被扣分、邊緣化。
 

政府有資源,爸爸卻不知道、也用不到

為了支持15至45歲民眾的心理健康,衛福部於113年推出「青壯世代心理健康支持方案」,提供三次免費心理諮商。然而調查發現,近七成爸爸根本不知道這項福利政策(68.7%),知道卻沒用過的也有27.1%,真正有使用者僅占4.2%。

即使有需求,多數爸爸仍選擇不去使用。七成爸爸表示「沒有時間」是主要阻礙(71.9%),還有21.1%覺得流程太複雜、17.5%擔心被貼上標籤,甚至有8.8%覺得諮商地點太遠或7.5%覺得額度太少。即便是在情緒量表呈中度以上憂鬱傾向的爸爸,也有64.6%認為自己「沒有需要」,顯示資源雖在,卻離爸爸的生活很遙遠。

 

別讓爸爸孤軍奮戰 兒盟提出兩大行動呼籲

當壓力越大越不敢講,資源就在沉默中錯過了,父職角色的辛苦便更容易被隱形,甚至悄悄影響整個家庭的氛圍。為了改善爸爸在心理健康與育兒支持上的困境,兒盟提出兩點呼籲:

  • 【打造男性心理支持網絡,讓爸爸敢說也能被聽見】:

四成三的爸爸出現中度以上憂鬱,卻有逾半數不求助,這不只是個人問題,更是社會集體忽視男性心理健康的結果。相較於女性,爸爸們在情緒表達與求助上更受限。

因此兒盟呼籲,心理支持資源不能只是放著,得讓爸爸找得到、用得了,也敢開口。政府在推動心理政策時,應納入父職角色的特殊處境,設計出更貼近爸爸日常的服務方式,例如推廣夜間諮詢及男性心理專線等現有服務,或是簡化申請流程等,讓資源真正進得了生活和心裡。

  • 【讓職場成為育兒後盾,而非壓力來源】:

儘管愈來愈多爸爸願意投入育兒、分擔家務,但現實的經濟壓力與不友善的職場文化,使他們難以安心扮演父職角色。申請育嬰假、照顧假仍被視為升遷阻力,甚至可能引來歧視與壓力。

值得參考的是,為因應少子化危機,南韓政府推動多項友善父職政策[1],包括延長男性育嬰假、提高雙親共同請育嬰假的全薪補助,提升爸爸育兒的可行性與職場支持度。兒盟呼籲,台灣在推動家庭友善政策時,應借鏡國外經驗,重新檢視企業考績制度與工作彈性設計,並多鼓勵男性請育嬰假、提供實質支持措施,讓爸爸在職場中不再因育兒而被邊緣化,真正有餘裕分擔照顧責任、陪伴孩子成長。

 [1] 自由電子報〈對決少子化危機!南韓宣布成立「人口戰略企劃部」〉,2024/7/1,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4722062

 
父親節 父親壓力 心理健康 職場友善 父職
返回上一頁
關聯消息
  • 【資源分享】019小永報發刊|擁抱內心好朋友
    【資源分享】019小永報發刊|擁抱內心好朋友
    心就像一座森林,有舒服的陽光、微風,也會有打雷、下雨,雖然可能讓你感到悶悶、煩煩、痛痛的,但其實靠近一點看,每朵烏雲朋友都有一些想跟你說的話,只需要你溫柔的關心他。
    活動消息
    2024-10-31
  • 【資源分享】你上次真正地「休息」是什麼時候的事了呢?
    【資源分享】你上次真正地「休息」是什麼時候的事了呢?
    嗨,你最近好嗎? 身為忙碌的現代人,你是否每天也都在被待辦事項追著跑,永遠卡在「好忙好忙好忙」、「好累好累好累」的循環裡了呢? 如果你也常常覺得怎麼休息都休息不好,總是到了身體出現問題、或是壓抑的情緒大崩潰時才發現「啊!原來我真的太累了......」的話,也許你也該來試試「健心」之旅了!
    活動消息
    2024-10-09
  • 支持台灣暖爸成為超級神隊友
    支持台灣暖爸成為超級神隊友
    父親節即將到來,兒盟攜手Kim,瑞典爸爸馬丁,韓國全職爸爸小朗哥爸爸一起呼籲大家支持爸爸成為家中神隊友
    兒盟倡議
    2020-08-04
聯絡我們
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兒童福利聯盟基金會
總會電話: 02-2799-0333
傳真: 02-8797-3131
地址: 114694台北市內湖區瑞光路583巷21號7樓
捐款資訊
專線: 02-2799-0333轉1
傳真: 02-2657-8181
戶名: 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兒童福利聯盟基金會
銀行代號: 807 永豐銀行-建成分行
銀行帳號: 103-001-0000-688-8
郵局劃撥帳號: 156-88659
電子發票捐贈碼: 885521
訂閱電子報
訂閱
兒童網路安全 隱私權保護
Copyright © 2024 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兒童福利聯盟基金會
Powered by A-Cart 網站設計

系統訊息

若要訂閱電子報,請先登入會員。
邀請您訂閱兒福聯盟電子報,接收兒盟最新活動資訊與愛孩子的服務足跡。
登入會員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