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少網路生存指南,交友軟體的兩面性
『學妹對我說:「學姐,你只要有手機,用交友軟體創一個假的帳號,然後和那些人聊天,把他們的LINE ID要過來就行了。」
我只需要創建一個虛假的帳號,使用網路上找到的女生照片,隨便和那些陌生人聊天,然後拿到他們的LINE ID。拿到ID後,我會把它截圖下來,傳到一個集中的群組中。這個群組裡有兩三百人,都是不同學校的小朋友,大家都為了賺錢而加入這個群組。』 - 曾經冒冒失失誤入詐騙的半糖分享道。
交友軟體的風險與挑戰
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和智能手機的普及,交友軟體已成為青少年日常生活。這些應用程式的便捷和多樣性吸引了大量兒少用戶,然而,其中潛藏的危險卻不容忽視。
調查顯示,將近四成的兒少曾將自己的重要個人資料提供給網友,其中有兩成的兒少認為姓名和手機號碼並非需要保密的重要資料(2020年兒少網路隱私與網友互動調查報告)。這種認知上的不足,容易使他們成為網路詐騙和其他犯罪行為的目標。更有甚者,有20%的兒少曾收到網友提出的特殊要求,如單獨見面或提供私密照等。這些不當要求不僅侵害了兒少的隱私,還可能對他們的心理健康造成嚴重影響。
讓軟體成為一個好工具
除了這些一直存在我們既定印象中的負面狀況,交友軟體的存在又帶來了怎麼樣的轉機呢?
從放學不回家系列的Podcast中我們可以聽到學生半糖在交友軟體設定的標籤上,快速精準找到了同樣喜歡從事Cosplay的家人們,也聽見了來賓馬克在交友軟體和妻子從聊天到一場演唱會,慢慢昇華成夫妻的浪漫故事。也得到了許多正向的經驗回饋甚至找到了許多可以給予心理支持的同好夥伴。
半糖更打趣的說,還好我有很多使用交友軟體的經驗,幫媽媽擋下了好多奇奇怪怪的人,甚至還有遇到之前上新聞的土耳其詐騙。好在平常就和媽媽保持了通暢的溝通和生活分享,一起討論交友軟體上的經驗,就及早發現了許多危機一起解決。
【放學不回家】是一個關心青少年議題的節目。我們會透過影像、和聲音來表達兒少最真實的聲音; 敬請期待【放學不回家】Podcast,將邀請 歐馬克 以及 青少年半糖,一起透過聲音聊聊他們身為交友軟體老司機,他們有怎樣的修煉與看見。 全平台Podcast收聽,搜尋「兒福聯盟」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k3zye...
開放包容取代禁止
相信我們過去的經驗中都常常看到,家長越禁、孩子越試的情況,更讓人擔心的是,這樣的嘗試往往是隱藏在不讓家長發現的前提下,當發生了預料之外的情事,孩子可能只敢獨自面對,或用錯方法面對。
從出生就活在社群中的當代孩子,也許才是這個時代真正的主人,比起一味禁止使用,抱持開放和包容的心態與孩子一起了解學習如何正確使用工具,或許才是最好的解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