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育兒+ 服務介紹】


▌你社區鄰里的好朋友
過去兒盟透過經營親子館的經驗中發現,其實台灣0-3歲嬰幼兒缺乏社區活動空間 ,與社區的連結更是提供育兒支持很重要的環節。因此兒盟「育兒+」在社區建立一個育兒關懷的據點,不僅可以發揮支持家庭的效果,也能夠協助社區中的育兒家庭建立共好、共榮的支持網絡。

▌在好的空間裡一起成長
身為孩子的照顧者,是不是常常在想:「孩子到底在想什麼?」、「孩子一直哭鬧該怎麼辦?」、「我該如何與孩子玩耍呢?」
面對孩子,家長都希望有一種魔法能理解孩子內心世界。
育兒+不僅提供親子互動遊戲空間,以及回應式照顧親職課程外,也提供一對一的育兒諮詢。在這裡,兒盟準備了適合寶貝自由探索的遊戲與空間,親子一同進行共玩互動,舒緩育兒壓力的同時,也透過一系列回應式照顧親職課程,讓寶貝在遊戲和玩樂中成長,爸爸媽媽也能習得各種育兒小撇步。
而「觀察、詮釋與回應」其實就是「回應式照顧」的精神,也是育兒+亟欲推廣的教養方式。
▌為什麼要推廣回應式照顧?
回應式照顧意旨照顧者能及時注意、理解孩子的需求,並適當回應孩子的能力。當照顧者能夠敏銳地察覺並即時回應孩子的需求,孩子感受到支持和滿足,在照顧者身上,得到信任與安全的感覺,形成「 安全的依附關係 」孩子感受到被愛和被照顧的經驗,對於孩子在人際關係、情感調節與自我價值的建立上,都能帶來正面的影響。
育兒+融合社工與教保專業,帶領家長透過觀察、詮釋、回應三個技巧,一起理解自己、認識孩子,促進親子間的安全依附及嬰幼兒社交與情感發展。希望潛移默化地讓照顧者學習回應式照顧的能力,進一步達到兒少保初級預防效果,找出養兒育女的共好之道。
.png)
▌回應孩子,也要記得回應自己
在服務的過程中,感受到照顧者漸漸將育兒+當成自己第二個家,孩子入站時會清點工作人員的名字,照顧者願意將生活的大小事與社工、教保夥伴們分享。甚至聽到媽媽說:「因為照顧孩子壓力大,覺得好累不知道要和誰說,就想到了育兒+老師們都能理解我的難處…」,又或是家長因孩子的情緒問題持續困擾著,而嘗試引導著家長去看見孩子特質的優點以及討論回應的方式等等,成為照顧者分享喜悅、輕吐苦水或諮詢的對象,並且在過程中陪伴照顧者看見自己的好、找到適合的教養方式,都是育兒+夥伴們看見的價值。
「在一次次的陪伴中,慢慢看見照顧者對待孩子的方式有一些的不同,更願意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待孩子。」
未來,兒盟預計持續把服務推廣到全國更多育兒資源不足的地區,並在基礎上規劃更多元在地的服務模式,讓「育兒+」能陪伴各地的育兒家庭成長,成為您與孩子的第二個家。


育兒+服務提供:
一對一育兒諮詢 - 教保老師及社工人員一對一的家庭諮詢
回應式照顧親職課程 - 辦理回應式照顧親職課程,讓寶貝在遊戲和玩樂中成長,爸媽也能習得各種育兒小撇步
親子互動遊戲與空間 - 準備了適合寶貝自由探索的遊戲與空間,讓親子一同進行共玩互動
育兒+服務對象:
孕期父母或育有三歲以下兒童之家庭
服務據點:
萬華、新北、基隆、竹南、彰化、高雄、桃源、屏東、花蓮、台東站
▌育兒+服務完整介紹:https://www.children.org.tw/service/index/465/6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