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林生活田田蜜蜜-兒少生活田
在「社團法人花蓮縣鳳林鎮觀光旅遊發展協會」理事長李美玲的帶領下,我們漫步在鳳林南平里的街道上,民房與林地交錯,未有一間商家,此景與鳳林市區的熱絡相距甚遠。
自2023年2月,兒福聯盟開始培力鳳林鎮觀光旅遊發展協會,於鳳林南平共構「鳳林生活田兒少共學基地」,並活化「林榮遊憩區」作為多元課程空間,提供北鳳林地區的兒少,可以在課餘時一起到基地參與活動。
在鳳林有十餘年社區營造經歷的美玲姊,起初竟是從兒少工作開始做起。
「因為我是花蓮師範學院畢業的,所以最初覺得想為鳳林做些什麼時,就先從兒少陪伴做起。」美玲姊說。
然而自七、八年前開始,陸續有其他的兒少組織進到鳳林,美玲姊在評估相關資源足夠後,便暫時停下兒少陪伴工作;直到近年的一起事件,讓她決定重啟兒少基地,並加深服務內容。
「前幾年鳳林發生了一起兒少霸凌事件,很令人震驚,也因為這個契機,讓我發現不論是霸凌者或被霸凌者,都與他們的家庭、經歷或創傷經驗息息相關。」美玲姊語重心長地分享。
鳳林因傳統農村社會的結構,隔代及單親家庭的組成是常態,也因當地校園普遍缺乏專業的輔導師資,所以許多兒少、同儕及家庭議題,便無法得到適當的處理,兒少的情緒也難以被接住。
鳳林鎮觀光旅遊發展協會透過辦理「藝術課」,讓孩子實作沙遊道具,從中認識自己的情緒,並藉此引進心理師的資源;另外,更透過「生態土地家鄉課」與「多元生活課」,讓孩子走溪、烤火、手作生活小物,藉由體驗式學習,對鳳林在地有更深的認識。
「我會很乖,可以讓我去基地嗎?」在協會沒有辦理課程的日子,一位原先調皮、好動的孩子向外婆央求,如願後,便靜靜坐在基地的角落看書。
「很多有行為、情緒議題的孩子,慢慢會感受到我們是真心陪伴他的,久而久之,一些問題便會調整過來。」美玲姊認為鳳林地區仍有許多兒少,等著被看見、傾聽與接住,只要有需求,兒少基地的門便會一直敞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