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民眾對體罰管教之經驗和態度記者會|橘絲帶兒保運動
本週,我國正在進行兒童權利公約第二次國家報告的國際審查,五年前第一次國際審查時,來自各國的兒童人權專家委員們即建議台灣透過法律禁止體罰,來保障兒童權益。然而直到本次國際審查,我國除了在立法保障兒童免受體罰一事上原地踏步外,包含兒福聯盟等多個民間團體,仍在審查會議中舉出許多嚴重體罰的案例,大聲疾呼政府應重視台灣兒童在學校、幼兒園、家庭中…等各種場域被體罰、面臨暴力對待的情形。日本在2019年後完成〈防止虐待兒童法〉修訂,明文規範家長對孩子的合理懲戒權利不包含體罰,對比民情法律都與之相近的台灣,在民法上賦予父母的管教權利卻至今仍有模糊地帶。即什麼樣的教養才是「必要的」?打罵到什麼程度才算違法?在大人的世界,不尊重對方的一言一行都會被認為是有辱人格的暴力行為,那麼對待孩子,我們是否也該使用同一套標準?
六成以上家長仍用體罰濫罵管教孩子,橘絲帶兒童保護行動持續倡議中
「我就是被打被罵長大的」似乎成為一種代代傳承的共同記憶,根據兒福聯盟〈2022年台灣民眾對體罰管教之經驗和態度〉調查,有63.0%以上家長曾經體罰管教孩子;此外也有62.6%的家長,曾有用言語暴力管教孩子的經驗,包括曾經用暴力威脅(52.5%)、在公共場所大聲斥責的方式管教小孩(36.8)或用貶損管教小孩等等(18.5%)。
兒盟黃韻璇處長說明持續發起「橘絲帶-愛孩子零暴力行動」的主要目的:台灣兒童虐待首要原因一直是不當管教,去年一整年10,809位施虐者就有3189名施虐的原因是「習於體罰或不當管教」,占了將近三成(29.5%)。為了避免更多兒虐致死的案件發生,從2014年開始,我們呼應日本由孩子自己命名發起的「橘絲帶行動」 ,期待透過持續性的呼籲及行動,讓社會大眾更重視兒保預防工作。多年過去了,兒虐案仍然不斷發生,我們除了持續倡議加強初級預防的嬰幼兒父母的親職與育兒支持服務之外,更希望持續翻轉某些父母親以「管教」之名的體罰,改變「不打不成器」、「棒下出孝子」的華人社會傳統觀念,期待透過改變家內的教養方式著手,給孩子一個零暴力的成長環境。
近半不贊成管教孩子0暴力:社會仍存有體罰是必要、有效、無害的迷思
兒盟本次針對全台共1025位民眾進行網路調查發現,雖然家長經常體罰小孩的比例看似不高,但進一步詢問其對體罰的想法,發現仍有不少人認為適度體罰是必要的:三成以上的家長同意體罰是養育過程中必要的手段(30.6%),也有近四分之一(24.8%)認為不靠體罰管教的話,「孩子就會被寵壞」。此外本次調查顯示約有兩成民眾認同體罰是有效的,包括24.2%的家長認為體罰能使孩子不會再次犯錯、23.6%認為體罰能使孩子更尊重父母、23.5%認為孩子長期有較好表現、18.4%認為體罰能教會孩子責任感並有助於培養其品格、17.9%認為體罰能教會孩子尊重他人、16.4%的人認為打小孩是相對效果較好的管教方式。尤其調查也發現有24.7%的人從自身的觀察經驗出發,認為「許多人都是被體罰長大的,並沒有明顯的不良後果」,所以認為體罰不會造成傷害(24.7%)。
體罰不只無效,更在孩子內心留下傷痕,甚至影響往後親子關係的建立
只是體罰真的有效而且必要嗎?根據美國兒科學會有效管教的定義,要符合兒童年齡和發展、能幫助兒童自律,且要能夠避免兒童受傷、提升兒童的認知、社會情緒、執行功能等能力,或增強家長教導的行為模式,該學會更直接指出:體罰是不利兒童發展的風險因子(Sege et al., 2018)。去年一篇發表在刺胳針的研究指出:體罰和兒童未來的正向結果,包括:兒童的專注力、認知能力、和他人的關係、回應壓力的能力,兩者間是沒有關聯的(Heilmann et al., 2021)。
而兒盟過去的研究則發現,當家長採用暴力方式讓孩子聽從,孩子內心會產生許多憤怒、不服氣、不認同、想反抗的負向反應(2018、2019)。且家長體罰對孩子有諸多負面影響,這些影響包括:自尊的貶損、創傷侵擾症狀分數較高 (兒福聯盟,2020);較差的親子關係和人際關係 (兒福聯盟,2021);主觀快樂感較低、對暴力認同較高、更多攻擊行為 (兒福聯盟,2018)。近年許多大樣本、縱時性、回顧型、後設分析的研究,也都一致的顯示體罰對兒童身心健康有負面的影響(Gershoff & Grogan-Kaylor, 2016; Cuartas et al., 2020, Ward et al., 2020; Heilmann et al., 2021)。
九成家長對孩子體罰後感到後悔或歉疚
體罰和言語暴力帶給孩子許多難以估計且長遠的負面後果,但其中最直接且最快顯映的就是親子關係受到損害。在兒盟本次調查中,約有九成(90.9%)家長表示曾對體罰或嚴厲斥責孩子感到後悔和虧欠,也希望進一步和孩子和解(91.9%);這些家長幾乎全部(98.6%)都曾採取實際行動進行和解,如:主動開啟親子對談、擁抱、道歉、煮好吃的東西等,嘗試和孩子打破僵局、修復關係。
多數時候人們會覺得「必須使用體罰」,很可能是因為不知道有其他可以選擇的教養方式,兒盟鼓勵家長採用各種方式和孩子修復因體罰而受損的親子關係。但我們也認為「修正行為」對於關係的復原是非常重要的,要避免陷入體罰─後悔虧欠─和好,卻又再次體罰、再次感到後悔虧欠的循環中,破壞了親子關係中的信任。因此我們也特別提醒家長要了解體罰對孩子可能造成的傷害、開啟對話、了解孩子的想法,並嘗試停止用體罰的方式管教孩子,練習使用有效的正向教養策略。
換位思考,你會知道沒有人願意承受暴力對待,孩子也是
黃韻璇處長表示:兒福聯盟推動「橘絲帶兒童保護運動」即將邁入第12個年頭,我們不只是大聲疾呼家長不要打小孩,更邀請各界專家一起來提供正向教養的各項知能和經驗,或提供各種有用的工具鼓勵家長嘗試取代體罰或是暴力責罵的教養方式,令我們欣喜的是經過長年來的倡議, 整體來看民眾認同體罰的比例有降低趨勢,如:「認為體罰是養育過程中必要手段」的民眾從2014年的44.9%降到2022年的30.5%;「打小孩是相對效果較好管教方式」的民眾,從2014年的22.9%降到2022年的16.5%;而不認同體罰的比例也有增加的趨勢,如:認為「不管任何理由,都不應該打小孩」(零體罰)的民眾,從2014年的37.0%增加到2022年的53.6%;認為「不論下手輕重,體罰是一種暴力」的民眾,從2014年的46.6%增加到2022年的73.1%。顯然在我們多年的倡議之下,民眾兒童保護意識逐漸進步,對體罰的態度也漸趨進步和開放。這是兒盟與民間團體長年努力在兒童保護工作與倡議兒童權利上獲得的成果,也為推動保護兒童免受體罰及任何暴力的相關法案帶來嶄新契機。
今年「橘絲帶-愛孩子零暴力行動」為了讓更多爸媽能感同身受打罵或是體罰孩子時候,孩子身心受創的感覺,兒盟首次推出VR沉浸式教養體驗影片「換位選擇」(網址:https://reurl.cc/4XQ4lv),民眾只要進入橘絲帶活動官網,就可以選擇用大人或是小朋友的視角進行親子情境的體驗,大人可以感同身受你以為的「打是情、罵是愛」,孩子感受到的是如何的身心受創,而孩子也可能試著在家庭衝突中感受大人角色的內在心聲,親子之間學習「換位思考」,互相同理、彼此體諒。今天記者會上也邀請到網路紅人「那對夫妻」的爸爸Kim京燁帶著女兒妮妮一同出席記者會,親自體驗了VR影片「換位選擇」並分享平時和孩子相處及教養的點滴心得,以及遇到孩子犯錯時要如何進行溝通,才能在不破壞家庭和諧與親子關係的情況下,達成有效的管教與交流。台灣社會仍有許多人存有體罰式教養觀念迷思,兒盟也提出以下呼籲:
1.正視科學證據,了解體罰傷害
近年許多大樣本、縱時性、回顧型、後設分析的研究,都一致的顯示體罰對兒童身心健康有負面的影響。我們鼓勵家長了解體罰對孩子可能造成的傷害、開啟對話、了解孩子的想法,並嘗試停止用體罰的方式管教孩子。
2.修復親子關係,嘗試正向教養
家長難免情緒失控或為求快解決孩子問題又陷入體罰管教,兒盟鼓勵家長採用各種方式和孩子修復因體罰而受損的親子關係。但要特別提醒的是我們認為「修正行為」對於關係的復原是非常重要的,否則會陷入體罰─後悔虧欠─和好,卻又再次體罰、再次感到後悔虧欠的循環中,反而可能破壞了親子關係中的信任。有許多正向、有效的替代管教方法可以取代體罰,我們鼓勵家長練習使用有效的正向教養策略。遇到教養難題時也可以尋求專業資源協助,例如兒盟的爸媽call-in教養專線 (0800-532-880),培養正向的親職回應能力。
3.立法保護兒童,拒絕暴力對待
世界衛生組織 (WHO) 建議各國預防任何對兒童暴力的策略之一,就是立法禁止家長、照顧者、老師對兒童的任何暴力行為。台灣目前保障兒少免受體罰的法律並不周全,除了政府未積極回應國際專家建議的禁止家庭中的體罰外,在托嬰中心、居家式托育服務、安親班、補習班、安置機構等諸多和兒童密切相關的場域,都未有法規禁止對兒童體罰。本調查顯示,大部分民眾都支持透過法律保障兒童免受體罰,因此我們也呼籲政府和立法機關,能積極推動在法律層面保護兒童不受體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