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00弱勢孩子沒你救不行!盧廣仲吃土響應窮活大作戰
5000弱勢孩子沒你救不行!盧廣仲吃土響應窮活大作戰
兒盟推出逆境家庭援助計畫 接住社區角落瀕臨風險家庭
2019台灣逆境家庭趨勢觀察報告暨弱勢兒少募集基金開跑記者會
兒虐新聞層出不窮,引發大眾對台灣兒少保護議題的重視。兒盟今日公布2019台灣逆境家庭趨勢觀察報告,以第一線實務經驗分析國內兒虐趨勢,發現這些家庭的基本背景主要有被疏忽的疏忽家庭,育有6歲以下小小孩之弱勢家庭,缺乏支持的小爸媽(20歲以下)家庭,以及關係不穩定的同居家庭,兒福聯盟執行長白麗芳表示:我們發現許多兒虐未爆彈恐藏在此四種組成背景的逆境家庭,而逆境家庭孩子吃不飽,穿不暖,居無定所,欠繳學費與房租的窮活日常更令人心疼,這些逆境家庭被遺忘在社會的角落,在他們陷入更嚴重狀況之前,如何發現他們,給予適時協助,才能降低憾事發生。
兒盟14年來持續每年照護超過5000個弱勢家庭的孩子,除了經濟補助之外,也以專業的社工服務,逐漸穩定家庭功能,讓孩子安穩長大。去年底我們更特別針對家有6歲以下幼兒的弱勢家庭推出「逆境家庭援助計畫」,透過到宅育兒指導、連結網絡資源量身訂做提供案家所需的各項服務和教育/托育補助、生活物資…等等,除此之外更進一步成立「孩要幸福」育兒友善據點,號召社區中鄰里長、小兒科診所等等一起加入,透過主動關懷,希望能早一步協助他們,避免他們墜入兒虐高風險威脅中。白麗芳執行長表示:除了在每次發生兒虐案件時傷心咒罵之外,我們其實是有力量阻止憾事發生的,兒盟號召500個友善據點、5000位救命人,讓我們用集體的力量,接住正遭逢逆境的弱勢家庭,幫助孩子們在安穩的環境中,能吃飽、穿好、快樂上學、翻轉窮活日常。
疏忽到不能再疏忽!邀熱心社區人加入孩要幸福行列 找到四種被遺忘的逆境家庭
近9成受虐兒6歲以下 1/4施暴父母20歲以下 1成2兒虐施暴者為同居人
「疏忽」是逆境家庭最基礎的組成元素。據衛福部保護司,「疏忽」指孩子基本需求受到嚴重或長期忽視,以致危害或損害兒童健康或發展,以及將6歲以下或需要特別照顧的孩子單獨留在家中,或交給不適當的人照顧。與美國兒少保數據比較,美國兒保案件中,兒虐類型比例最高為疏忽佔超過7成(74.9%),反觀台灣兒虐案件成案的類型中疏忽僅佔2成,兒盟推估台灣開案的兒保案件有低估疏忽類型的可能,因疏忽通常不會伴隨立即性的危險,他們接受訪視服務的頻率通常很低,甚至被排除在服務之外。此類被疏忽的疏忽家庭就是逆境家庭的第一種組成背景。
育有6歲以下小小孩之弱勢家庭則為第二種。據衛福部統計,未滿9歲兒童的受虐比例逐年上升,且據重大兒虐研究,受虐者高達8成(81.6%)為3歲以下幼童,6歲以下更是佔近9成(89.6%)。白麗芳強調,兒盟推測,在弱勢家庭中,這類小小孩通常被關在家門內,沒有上學也沒有其他支持系統,被虐待也無人通報,很多孩子甚至虐死後才被發現,意謂嬰幼兒的實際受虐狀況有可能被低估,因此育有6歲以下幼童的弱勢家庭更需要被關注。
第三種則是缺乏支持的小爸媽(20歲以下)家庭,據研究,近年台灣重大兒虐案施暴者中,有4成3父或母生育第一胎時,年齡在20歲以下;有1/4在案發當時父或母為20歲以下,顯見未成年、年輕生育是高危險群之一。兒盟憂心小爸媽可能經濟尚未獨立,又首次為人父母,因沒經濟、育兒協助,無辜兒少恐成為壓力宣洩的犧牲品。第四種則為關係不穩定的同居家庭,研究指出,兒虐事件中「父/母的同居人」為施暴者佔12.4%,也因同居關係不需跟社政單位登記,因此更須正視同居關係在兒少保護事件的影響。
透過上述數據可了解兒虐仍有許多未爆彈,藏在這些逆境家庭中。白麗芳執行長強調:在逆境家庭陷入更嚴重狀況之前,發現他們,給予適時協助,才能降低憾事發生。因此我們也邀請社區中對於兒少保護預防工作有熱情的鄰里長、小兒科診所加入「孩要幸福」育兒守護站的行列,協助放置服務宣導,關心留意需要支持的家庭,讓我們更容易找到這些被遺忘在角落的逆境家庭,也讓弱勢家長感受到關懷並主動求助。
吃鹽配飯、四處漂泊、家無大門 逆境家庭的窮活生活持續中… …
孩要幸福+育兒支持+多元連結+經濟補助 兒盟四管齊下助逆境兒
然而如何幫助這些逆境家庭,就需了解逆境家庭孩子們的生活態樣或面臨的困境。透過5個孩子的故事,我們發現弱勢孩子們的窮活日常在食衣住等各方面持續進行中。
食
- 小星星:外婆會在雨天後去田間撿拾蝸牛,靠醃菜,或一週大鍋菜度日,4歲的小星星可吃白飯摻鹽巴,說這是她專屬「咪咪飯」。
- 大寶:大寶與媽媽、弟弟三人曾共食一碗麵,或一天僅吃兩餐。
- 小花:4歲小花跟60歲失業的單親爸生活。爸爸常罐頭配白飯,一日只吃一個便當。
衣
- 小雯:衣服多都從小一直穿到現在國一,只要還能穿也將就著穿。
- 皮皮:衣褲多是親戚舊衣。
住
- 大寶:弟弟出生後歷經多次搬家,曾住在老舊、管線外露、電梯常故障、地板突出破裂且燈光昏暗與空氣不流通的地方。
- 小星星:出生後就曾跟著媽媽四處打工,在不同的縣市流浪與寄居親友家,睡過路邊,曾好幾天沒辦法洗澡、只能喝水充飢。
- 小雯:家裡環境簡陋無電視,常因繳不出房租而被驅趕,東西都是裝好一箱一箱,深怕又有一天被趕走。
- 皮皮:家裡沒有大門,冬天風大灌進來很寒冷,且因家中管線較為老舊,較易漏電,電費支出高,皮皮一家會盡量少開燈。
其他
- 小星星:喜歡畫畫,但無法有預算購買繪畫用品。
- 皮皮:皮皮與哥哥製作簡易玩具,媽媽撿資源回收貼家用。
- 大寶:7歲大寶跟著媽媽去工作,平日還會幫忙照顧弟弟。
白麗芳執行長表示:我們觀察逆境家庭的窮活生活樣態,認為除了依照家庭實際需求,提供教育/托育補助或定期經濟補助,這些逆境家庭更需要長期的陪伴與健全家庭功能的資源協助,這也是兒盟「逆境家庭服務方案」的核心,透過到宅育兒諮詢與連結各網絡資源,幫助育有6歲以下幼童的家長提升照顧子女的能力,甚至協助其穩定就業等多元服務,一步步陪弱勢家庭穩定家庭功能,慢慢脫離逆境,成為讓孩子安穩長大的避風港。
急尋5000位弱勢孩童的救命人!愛心小隊長盧廣仲為救孩子「吃土」啦!
號召響應「窮活大作戰」 每日省下20元的小確幸,給孩子溫飽的日常!
兒盟為使民眾更能感同身受弱勢家庭的窮活日常,推出「窮活大作戰」網路行動,於今年邁入第三屆,除邀請大家體驗弱勢家庭省水省電,省吃儉用的日常,今年更鼓勵民眾改變生活中的小習慣,例如透過省下一杯飲料錢,或少搭一次計程車等方式,每日省下20元的小確幸,來給弱勢孩子溫飽的日常!民眾只要宣示體驗窮活生活,愛心企業暉騰建設就加碼捐出100元,而曾窮到一周只吃吐司的人氣漫畫家微疼特推出動畫小短片,以及圖文創作者吃到飽阿飽則用幽默作品,力邀大家一起體驗窮活,翻轉弱勢孩子的貧困生活。活動網址:http:// help.children.org.tw/event。
盧廣仲不僅帶頭進行一日窮活體驗,更率先使用由暖心插畫家大頭兒設計的AR濾鏡,來錄製窮活宣言。在宣言中,盧廣仲不惜弄髒嘴來奮力張嘴「吃土救孩子」,更無償出席記者會,與小朋友共同製作土料理。盧廣仲表示:這些弱勢孩子的貧困日常真的很令人心疼,用糖配飯,甚至料理鍋牛來加菜等等都讓我們難以想像,自己念大學時也曾為了省電讓冰箱不插電當書櫃,夏天熱不開冷氣就只穿四角褲,或用大瓶子去學校裝水喝,若當時有窮活大作戰的活動,願意早餐少吃一個巧克力厚片,只要每天省下少少的20元,一個月就能省下600元,幫助這些孩子過溫飽的生活,當弱勢孩子的救命人一點也不難!號召大家做心靈上的運動,透過捐助這些弱勢孩子,讓自己,讓孩子,讓這個社會更好。
白麗芳執行長強調:每個孩子都應有快樂、健康長大的機會,兒盟持續每年照護超過5000個弱勢家庭的孩子,在衣食生活、醫療、教育/托育、訪視關懷各面向協助弱勢家庭解決難題。然而,持續這樣的服務需要更多的愛心支持,非常感謝溫暖又熱情的盧廣仲支持台灣的弱勢孩子們,還有愛心企業暉騰建設已連續第四年捐款支持,今年捐贈60萬元來幫助弱勢孩童溫飽,更加碼支持「窮活大作戰」體驗活動,寶工實業也捐出2萬元資助。希望今年我們能順利找到5000位救命人,將心中的關懷轉化為實質的幫助,一起陪伴弱勢孩子走過難關,找回安穩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