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認識兒盟
    • 關於兒盟
    • 服務據點
    • 服務網站
  • 最新消息
    • 活動消息
    • 兒盟倡議
    • 社工故事
    • 時事回應
    • 即時公告
  • 參與兒盟
    • 捐款方式說明
    • 募款專案
    • 囝仔 l 義賣品
    • 親子共好課程
    • 兒盟學苑
    • 物資募集
    • 成為志工
    • 人才招募
  • 兒盟服務
    • 特殊境遇
    • 家庭增能
    • 社會共好
  • 社會責信
    • 年度服務成果
    • 勸募專案成果
    • 財務報告
    • 捐款芳名錄
    • 公告
  • 兒盟資源
    • 電子報
    • 刊物
    • 研究調查報告
    • 多媒體影音
    • 親子百寶箱
    • 永續教育網
  • 聯絡兒盟
    • 聯絡我們
    • 機構實習
    • 常見問題
    • 捐款大小事
    • 誠信經營

兒福聯盟

0 捐款

兒福聯盟 兒福聯盟

  • 認識兒盟
  • 最新消息
  • 參與兒盟
  • 兒盟服務
  • 社會責信
  • 兒盟資源
  • 聯絡兒盟
0 捐款
    • 關於兒盟
    • 服務據點
    • 服務網站
    • 活動消息
    • 兒盟倡議
    • 社工故事
    • 時事回應
    • 即時公告
    • 捐款方式說明
    • 募款專案
    • 囝仔 l 義賣品
    • 親子共好課程
    • 兒盟學苑
    • 物資募集
    • 成為志工
    • 人才招募
    • 特殊境遇
    • 家庭增能
    • 社會共好
    • 年度服務成果
    • 勸募專案成果
    • 財務報告
    • 捐款芳名錄
    • 公告
    • 電子報
    • 刊物
    • 研究調查報告
    • 多媒體影音
    • 親子百寶箱
    • 永續教育網
    • 聯絡我們
    • 機構實習
    • 常見問題
    • 捐款大小事
    • 誠信經營
首頁  最新消息  最新消息內容

社工日記 - 想被看見的孩子

活動消息
2018-09-14
分享

「為什麼他們總看不見我的好?」

阿翔從小就被爸媽嚴厲的要求與規定,飯粒不能掉飯桌、喝湯不能有聲音、連看著隔壁桌的生日蛋糕也會被認為是在比較,返家後就得面臨被罰跪的處分。阿翔上小學時更有上課不專心、學業成績跟不上的狀況,四年級後就接連出現作業未完成、說謊、偷竊,甚至逃學、翹家等令人頭疼的情形。

爸媽起先是好說歹說,但效果有限;也曾給孩子機會,只要表現好,就會給福利或滿足需要-手機遊戲、精美玩具。但孩子總無法達到爸媽的標準,一再出錯,一段時間後總會有其他讓人煩心的事情發生與處理。有時候甚至半夜故意跑到樓頂地板上睡覺。爸媽是生氣、無奈、不解,更是挫折。因此,更加體罰孩子,期待孩子能牢記,能改過,能理解為人父母的用心。然而,時好時壞的情形反覆發生,體罰致使惡性循環。

樓下的外婆家則是阿翔的避風港。阿翔小時候是外婆照顧長大的,與外婆的感情很好。外婆有時候也會出來替阿翔講幾句話、告訴阿翔的父母應該怎麼教小孩,維護著阿翔以免被爸媽打個半死。久而久之,外婆變成阿翔父母眼中的溺愛者,而阿翔父母則在外婆眼中是親職的失敗者。

其實阿翔國小時是田徑隊的好手,籃球、跑步是他的強項,但在父母的眼中,那些成就不算什麼,很少給予讚美和肯定。阿翔心裡其實也想當個被父母看見的孩子。於是這些優勢強項不行,那就來點別的,來看是不是可以吸引大人的注意。果其不然,做了壞事反倒惹得大家都關注起來。

但是,為什麼在爸媽的眼中就看不見阿翔的需要。

 

複製貼上的教養經驗與親子關係

在一次與外婆聊聊阿翔媽媽的成長經驗,外婆就說到阿翔媽媽當年大學聯考成績並不理想,甚至已經出錢讓她前往南陽街補習一年,她還是無法考上理想的學校,當時她要求再重考一年,但外婆斷然拒絕。

這幾年來阿翔媽媽很努力在工作上求表現,贏得全台前十名的業績,獲得總公司的肯定。這些是外婆從鄰居的口中得知,阿翔媽媽卻沒有跟住在樓下咫尺的外婆談這些。媽媽甚至利用假日進修就讀空中大學。因著常在外地工作的父親,安頓3個子女的育兒、管教、訂正功課…,都是媽媽下班後的承擔。因此,追求迅速到位、命令式效率成為媽媽企圖得到最大喘息的教養方式。

至於阿翔的爸爸則來自於軍人世家,也是士官學校畢業、退伍的。說一是一,合理的要求是訓練,不合理的要求是磨練,只有是或不是,沒有所謂的理由。這些信念和教條,打從阿翔爸爸出生後都深深印刻在腦海中和血液裡。

 

難解的親子關係,就像打結的繩索,只能用愛與耐心將它鬆綁

但我可以看見那個當年聯考失利的小女孩,現在長大成為人母的媽媽,也在期待得到外婆的肯定嗎?那個當年從小從軍的小男生,在體能和意志上的折磨,以爭取榮譽,得到阿公、長官的加冕。

我有機會能去理解那看似殘酷、不合理,只有批評、要求的管教方法背後的限制和擔心嗎?而阿嬤有機會主動向女兒和女婿說聲,最近業績不錯哦…、自己身體也要顧…的話,彼此的關係又會變得如何?

 

面對這個家,行為偏差是個表徵,如果只拘泥在爸媽管教方法的討論、案主個人行為偏差、就醫安排的處理,就容易陷入與照顧者拉扯(這個管教方式不對)、或陷入代罪羔羊(說謊偷竊行為不可取)的困境。我嘗試也從「關係」來看待,阿翔和爸媽的關係,就好似媽媽和外婆、爸爸和阿公的關係。

阿翔的表現期待爸媽的看見和肯定,如同爸媽在教養親職的努力也期待外婆、阿公的肯定。我在想子女可以得到父母的肯定是天底下最值得驕傲的事情。其實也如同我的工作和生活。

 

阿翔怎麼看待我和阿翔爸媽的互動,如果:

1.這個家我持續因著具體行動肯定爸媽所有的付出和心意。

2.我表達和協助媽媽與同住樓下的外婆能理解兩人的關係對孩子教養/發展的影響。

3.我嘗試讓媽媽和外婆可以開始有對話、有關係修復。

 

我處理個人,更留意在這個家庭系統裡的關係、每個人的位置,關係好了,就能彼此合作,雙方得到心理滋潤,那行為的問題就將變成是小問題了。媽媽感受到溫暖,鬆動綁著大家的結,她就有能量、視野,看見孩子的努力。底蘊充滿著愛,就能面對現今的困境和未來的挑戰。

那個當年的孩子就可以得到被看見、被理解、被接納、被撫慰。

 

下方僅為情境圖,非當事個案。

 想被看見的孩子情境圖

返回上一頁
聯絡我們
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兒童福利聯盟基金會
總會電話: 02-2799-0333
傳真: 02-8797-3131
地址: 114694台北市內湖區瑞光路583巷21號7樓
捐款資訊
專線: 02-2799-0333轉1
傳真: 02-2657-8181
戶名: 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兒童福利聯盟基金會
銀行代號: 807 永豐銀行-建成分行
銀行帳號: 103-001-0000-688-8
郵局劃撥帳號: 156-88659
電子發票捐贈碼: 885521
訂閱電子報
訂閱
兒童網路安全 隱私權保護
Copyright © 2024 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兒童福利聯盟基金會
Powered by A-Cart 網站設計

系統訊息

若要訂閱電子報,請先登入會員。
邀請您訂閱兒福聯盟電子報,接收兒盟最新活動資訊與愛孩子的服務足跡。
登入會員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