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認識兒盟
    • 關於兒盟
    • 服務據點
    • 服務網站
  • 最新消息
    • 活動消息
    • 兒盟倡議
    • 社工故事
    • 時事回應
    • 即時公告
  • 參與兒盟
    • 捐款方式說明
    • 募款專案
    • 囝仔 l 義賣品
    • 親子共好課程
    • 兒盟學苑
    • 物資募集
    • 愛心夥伴
    • 成為志工
    • 人才招募
  • 兒盟服務
    • 特殊境遇
    • 家庭增能
    • 社會共好
  • 社會責信
    • 年度服務成果
    • 勸募專案成果
    • 財務報告
    • 捐款芳名錄
    • 公告
  • 兒盟資源
    • 電子報
    • 刊物
    • 研究調查報告
    • 多媒體影音
    • 親子百寶箱
    • 永續教育網
  • 聯絡兒盟
    • 聯絡我們
    • 機構實習
    • 常見問題
    • 捐款大小事
    • 誠信經營

兒福聯盟

0 捐款

兒福聯盟 兒福聯盟

  • 認識兒盟
  • 最新消息
  • 參與兒盟
  • 兒盟服務
  • 社會責信
  • 兒盟資源
  • 聯絡兒盟
0 捐款
    • 關於兒盟
    • 服務據點
    • 服務網站
    • 活動消息
    • 兒盟倡議
    • 社工故事
    • 時事回應
    • 即時公告
    • 捐款方式說明
    • 募款專案
    • 囝仔 l 義賣品
    • 親子共好課程
    • 兒盟學苑
    • 物資募集
    • 愛心夥伴
    • 成為志工
    • 人才招募
    • 特殊境遇
    • 家庭增能
    • 社會共好
    • 年度服務成果
    • 勸募專案成果
    • 財務報告
    • 捐款芳名錄
    • 公告
    • 電子報
    • 刊物
    • 研究調查報告
    • 多媒體影音
    • 親子百寶箱
    • 永續教育網
    • 聯絡我們
    • 機構實習
    • 常見問題
    • 捐款大小事
    • 誠信經營
首頁  最新消息  最新消息內容

怎麼讓孩子在網路叢林中躲開惡狼?

時事回應
2020-08-21
分享
今年3月,韓國「N號房」事件引發全球高度關注,並衍生眾多討論聲浪。在這起事件中,數位男性透過網路威逼利誘少女拍攝裸照,利用這些照片威脅受害者,迫使其拍攝性虐待、性剝削的影片,並不當散布與圖利。整起事件涉及74名受害者,其中至少有16名未成年人,最小的受害者甚至年僅11歲。

令人擔心的是,這樣的事件不僅僅在韓國發生,我們也經常在台灣相關新聞報導中看到類似的情形,且事件受害者年齡層有往下探的趨勢。這不禁讓我們思考,是什麼情境及因素讓兒少深陷於網路性剝削事件,我們又該如何防患於未然?

孩子的生活除了上學,就剩網路

網際網路在台灣蓬勃發展,智慧型手機近乎人手一支,兒少也不例外。根據去年(2019年)兒盟的調查發現,兒少擁有手機的平均年齡,竟然只有10.1歲,等於才小學四年級就有一隻自己專用的智慧型手機;今年調查更指出兒少平均每週使用網路27.2小時,比起2014年調查的12.9小時高出整整一倍。

週間上學、寫作業、補習、家教或才藝班填滿了孩子的生活,假日更有許多課程、營隊,但扣除這些活動的時間,卻會發現孩子們多數的休閒時間都在上網。身為「網路原住民」的世代,網路確實與生活早已密不可分。

網路雖帶給我們資訊及便利,但也存在許多危險,尤其如上所述的網路性剝削事件,通常是因為居心叵測的網友意圖不軌的接觸,當兒少無法分辨網友的善惡、往往如同誤如叢林的兔子,難以逃脫虎視眈眈野狼的魔爪,對照兒盟的調查,曾遇過網友提出特殊要求的兒少中,就有46.5%遇到網友要求情侶交往,有36.2%要求要單獨見面,最讓人感到憂心的是有25.1%曾被要求提供裸露、私密的照片或影片。顯然在網路世界雖有良善的網友,確實也存在不少色慾薰心的網狼。

困坐愁城的孩子,如何說出口?

目前學校教學課程已將網路安全融入其中,所有學生理應都知道一些基本知識,但即使如此,仍不時能看到兒少遭網路詐騙或網路性剝削的新聞。網路世界日新月異,隨著網路黏著度的增加、使用平台的更迭、網狼手法的演變,學校或家長的教育往往跟不上時代演進。

根據兒盟調查,4成兒少認為家長說過的上網安全事項無法解決他們實際在網路遇到的問題。這印證了教育的不足,兒少在網路上如履薄冰,稍微不小心就掉入了被綑綁的陷阱。

家長們除了處理上的困境外,最害怕的是,當孩子們面對邪惡的網友,卻不敢跟爸媽老師說,選擇自己面對、處理,導致這些網友更加得寸進尺,肆無忌憚的脅迫兒少。我們發現,孩子說不出口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幾種:

1.疏離的親子網路互動
由於親子不習慣討論網路的議題,家長經常不清楚孩子在網路世界的狀況,孩子遇到問題自然也不會跟家長分享。兒盟調查顯示,每個孩子平均擁有3.8個社群軟體帳號,大多將給家長的帳號以及私密使用帳號區隔開來,此外,更有高達85.7%家長不清楚或不與孩子討論網路軟體使用的事。

如此疏離的親子溝通模式,導致當孩子遭遇威脅迫害時,反而不會向家長求助,而是交出自己的裸露照片或影片,成為對方一步步脅迫的籌碼。孩子一次次交出的私密資料,讓網狼手上的籌碼越疊越高,卻也讓事件愈發嚴重而不可收拾。

2.缺席的情感教育
網路性剝削往往涉及性私密照或感情關係,對於已經陷入情感圈套的孩子,一直都是實務上最難處理的狀況。網狼包裝充滿浪漫的感情陷阱,孩子一旦陷入後便難以自拔,即使家長從中介入,受傷難過的孩子如何願意放手、放手後該如何走出痛苦,都需要家長細心及具技巧的處理。

更進一步來看,兒少接受的性教育與感情教育非常缺乏,家長無法接受孩子有這方面的需求,而忽略此部分的教育,導致孩子不知如何處理、求助,也因為害怕被責難或二次受傷,讓他們更加不敢開口。
 

面對網路性剝削,我們可以這樣做

為了嚴懲兒少性剝削影像的非法行為,兒童福利聯盟積極進行《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的修法行動,希望透過連署方式喚起輿論支持,也終於看到政府於近期召開相關修法會議,期待透過加重刑罰來嚇阻網路惡狼、減低犯罪率。

但從預防層面來看,孩子在使用網路時,總會遇到許多無法自己解決的狀況,我們建議,家長平時就應養成與孩子討論網路活動的習慣,成為孩子可以信任訴說的對象,一旦孩子在網路上遇到任何狀況時,也試著以不責罵、不批判的態度,陪著孩子一起解決問題。

而除了網路安全教育,家長與師長也應該適時提供兒少性教育與感情教育,引導他們思考「私密照並非聯繫情感的工具」,讓孩子在網路能分辨惡狼、解決問題,即使發生麻煩,也能有諮詢或求助師長的動力。

我們期盼,事前的陪伴討論、平時的教育和引導、事後的法規保護與嚴懲這三個層面能夠三管齊下,在網路安全議題上讓家長放心,孩子也才能安心地悠遊網路世界,在其中學習成長。

(作者為兒福聯盟研發處研究員。)

參考資料:
1.兒童福利聯盟(2018)。2018年兒少交友APP調查暨網路交友離家現況。
取自:https://www.children.org.tw/research/detail/67/1404
2.兒童福利聯盟(2019)。2019台灣家長網路育兒分享現況調查報告。
取自:https://www.children.org.tw/research/detail/68/1488
3.兒童福利聯盟(2020)。2020年年兒少網路隱私與網友互動調查報告。
取自:https://www.children.org.tw/research/detail/67/1683

本文原刊登於獨立評論
 
網路性剝削
返回上一頁
聯絡我們
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兒童福利聯盟基金會
總會電話: 02-2799-0333
傳真: 02-8797-3131
地址: 114694台北市內湖區瑞光路583巷21號7樓
捐款資訊
專線: 02-2799-0333轉1
傳真: 02-2657-8181
戶名: 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兒童福利聯盟基金會
銀行代號: 807 永豐銀行-建成分行
銀行帳號: 103-001-0000-688-8
郵局劃撥帳號: 156-88659
電子發票捐贈碼: 885521
訂閱電子報
訂閱
兒童網路安全 隱私權保護
Copyright © 2024 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兒童福利聯盟基金會
Powered by A-Cart 網站設計

系統訊息

若要訂閱電子報,請先登入會員。
邀請您訂閱兒福聯盟電子報,接收兒盟最新活動資訊與愛孩子的服務足跡。
登入會員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