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幫手家事營
生活中的家事說來很簡單,在日常生活的每一天上演,而偏鄉弱勢家庭因家長普遍忙於工作,孩子需要提早學習生活自理能力,但少有被教導家務的經驗。兒童福利聯盟長期努力耕耘「給孩子一個更好的世界」,基於此,兒福聯盟與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合作於台南市雙春國小辦理兒童家事營活動,透過活動從擦桌子、洗碗和摺衣服開始培養孩子的「生活力」,共20位孩子參與,在輕鬆有趣的體驗中,孩子學會做家事的訣竅,並帶著豐富的收穫回家開始做家事,提昇孩子自我照顧的能力。
讓孩子建立動手做家事的習慣,孩子在國小階段是培養生活能力的最佳時期,平常嚴肅的上課教室變成孩子歡樂做家事的場所,家事達人吳依萍老師透過遊戲方式,傳授快速又省力的家事秘訣,孩子分組體驗魔術清潔手套,小雄好奇看著手上毛茸茸的手套,跟著大家一起背誦口訣「平面前後擦、桌腳要握由上往下擦」,複誦口訣能加深學習的記憶,他說:「打掃灰塵好像變容易了耶,家裡最髒的地方是電風扇和衣櫥上面,回家要來擦擦看。」,孩子們對神奇的摺衣板最感興趣,能快速的把衣服摺的像專櫃般整齊,孩子紛紛舉手說:「我回家也可以幫忙摺衣服了!」、小翰興奮的說:「我們來比賽,誰摺衣服比較快。」,豐富多元寓教於樂的家事課程,讓學校老師和孩子大開眼界,聽著孩子不斷發出的驚嘆聲,學校主任表示孩子很需要這樣務實的家務課程,所學的家事小技巧相當實用,有趣的上課內容讓孩子更專注也更容易吸收知識。
回饋分享時,孩子紛紛表達平常做家事的情況,小書說:「心情不好時,做家事可以紓解壓力」、阿豪說:「做家事最苦惱就是晾衣服,因為要走來走去好煩」、小高則說平常都沒做家事,上完課才體會做家事的辛勞與有趣,很開心能學到有效的做家事方法、欣欣在大家的見證下說:「家裡平常都是阿嬤在洗碗,今天以後回家一定會幫忙洗碗和幫忙做家事。」
偏鄉的孩子多數較為早熟,承擔較多家庭照顧的責任,孩子需要學會照顧自己,而家務整理的能力就是自我照顧的一環,兒福聯盟希望透過家事營活動,讓孩子從遊戲中學習,讓『做家事』變得有趣,也帶來成就感,培養孩子生活自理的能力。為了讓課程所學延續與實際運用在生活中,將活動體驗的洗碗布與摺衣板作為禮物贈送給孩子,並設計家事集點作業,鼓勵孩子每天記錄自己做家事的成績,每完成一個階段就可以得到獎勵,並邀請家長一起參與,增進親子溝通機會,使生活更輕鬆,養成做家事的好習慣,孩子們都躍躍欲試的說:我一定會努力達成家事作業的大挑戰,當個家事小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