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丞琳號召窮食大作戰,搶救孩子的營養和健康,沒你救不行
兒盟倡議
2017-04-24
在少子化的年代,大多數的嬰幼兒都是被捧在手掌心細心呵護,但在社會的角落卻仍有一群弱勢的孩子,因為家庭的因素導致他們的境遇大不相同。兒盟針對弱勢嬰幼兒不平等現象進行調查,結果發現弱勢家庭中的嬰幼兒面臨著五大困境,包括:出生的不平等、基本營養的不平等、健康的不平等、生活照顧的不平等以及發展的不平等。
兒福聯盟陳麗如執行長表示:有研究指出來自貧窮家庭的幼兒很難有一個好的起跑點,健康、營養、刺激的不足,讓年紀愈小的兒童,受到貧窮的傷害愈大,而且有些傷害是很難甚至不可能復原的。從我們的調查中發現,有將近一半(47%)的弱勢媽媽在懷孕期間並沒有做定期產檢,甚至有近一成是完全沒做過產檢,無怪乎有一成七的弱勢寶寶出生就面臨早產、體重過輕、甚至需住保溫箱的狀況;除此之外,在最需要營養的幼兒時期,我們卻發現有五成四的弱勢嬰幼兒連基本的三餐都出現問題,家裡有什麼就吃什麼,沒法提供適合幼兒營養餐食,甚至常吃肉鬆罐頭等非生鮮的食物,長期下來恐怕造成營養不均的問題;生活上的拮据更反應在照顧品質上,有三成一的弱勢家庭常有緊縮幼兒用品的現象,包括家長為省錢所以無法經常換尿布,導致孩子得尿布疹,或是只能穿撿來或他人給予的不合身衣物、蓋骯髒不保暖的棉被…。陳麗如執行長強調:孩子是我們未來,值得更好的對待,尤其是這群還無法自己照顧自己的嬰幼兒,更需要充足的營養、良好的生活照顧以及充足的學習刺激和教導。因此,兒盟再度發起了沒你救不行「弱勢兒少脫困基金」募款行動,期待能拉這些角落中的家庭一把,給他們更多力量,照顧孩子們吃飽、穿好,也有機會扭轉所有的不平等。
◆ 一出生,就落後,五大不平等的生活困境
今年兒盟針對本會所服務的六歲以下弱勢兒童,進行生活、健康、教育等狀況的調查。結果發現他們面臨以下五大困境:
困境一 出生的不平等:四成七的弱勢家庭母親接受產檢次數不到7次,相較全國平均數只有百分之五沒有完全利用產檢,沒有定期產檢的比例高出很多,其中甚至有近一成(7.4%)的弱勢媽媽從未做過產檢,11.6%僅做過1、2次檢查,在懷孕過程中容易引發各種感染以及併發症,缺位的產前照顧也難怪有一成七的弱勢寶寶一出生就面臨早產、體重過輕、甚至需要住保溫箱的情況,這些特殊狀況發生率是一般孩子的兩倍,小小生命一出生就面臨比一般寶寶更坎坷的命運。
困境二 基本營養的不平等:三成弱勢家庭中剛出生的寶寶有飲食問題,受限家裡經濟困境,二成三的弱勢寶寶是有什麼奶粉就喝什麼,沒有固定牌子,頻繁更換奶粉牌子讓腸胃功能尚未完整的寶寶,有吸收與適應上的問題;有近一成(7.8%)的弱勢家長則是不懂正確泡牛奶的方法,甚至還有家庭是為了省錢刻意將奶粉稀釋,導致孩子未能吸收充足的營養。
滿一歲後,隨著孩子長大,飲食上的弱勢與不平等更為嚴重,調查發現弱勢家庭每月家戶收入平均僅兩萬多(24440元),甚至35.1%收入不到基本工資,如果換算收入的百分之20花在三餐支出上,平均下來一個大人跟一個小孩一天餐費僅有80元,也難怪有五成四的弱勢嬰幼兒連基本的三餐都出現問題,包括家裡有什麼就吃什麼、飲食內容貧乏,、三餐時間不固定、常吃肉鬆罐頭等不是生鮮的食物等問題;長期下來孩子恐怕有營養不足或不均的情形。
困境三 健康的不平等:營養攝取不足,加上出生體質不佳,讓近四成的弱勢幼兒健康不佳,包括容易生病、身形較同齡嬌小、體重過輕,甚至疑似營養不良都是他們健康狀況的寫照。
困境四 生活照顧的不平等:除了基本飲食未獲得足夠營養外,有三成一的弱勢家庭常有緊縮幼兒用品的現象。家長為省錢所以無法經常更換尿布,導致孩子得尿布疹;或者為了要省錢,所以只能穿撿來或他人給予的不合身衣物、或蓋骯髒不保暖的棉被。另外,有五成六的弱勢家庭都有照顧品質的問題,其中有近三成(27.1%)孩子幾乎足不出戶,讓孩子獨留在家或是僅由更大一點的孩子照顧、甚至所託非人時有所聞。除此之外環境髒亂或是付不出掛號費帶孩子看醫生,也是弱勢孩子面臨的照顧不佳情況。
困境五 發展的不平等:經常將孩子「圈養」的結果,便是外在刺激嚴重不足,因此約有四分之一(25.8%)的弱勢嬰幼兒出現發展遲緩的狀況,是全國平均值(8.85%)的近三倍,其中最嚴重的是語言與認知的發展,有兩成三的孩子疑似語言與認知發展遲緩,例如1歲8個月時僅能發出疑似「爸媽」聲音;甚至到5歲還不會數數。而沒有使用正式的托育資源的弱勢家庭有近六成(57.4%),這群孩子中有四成三是受限家裡經濟因素。這些無法托育孩子的弱勢家長中,有二成四只能選擇揹著孩子去工作,讓孩子暴露在危險的工作環境中,令人擔憂。
◆ 4歲美美說:我喜歡上學,可是我們沒有錢繳學費
記者會分享的個案--11歲的超能哥哥是兒盟服務個案的真實寫照:在餐廳工作的媽媽,獨自照顧11歲的誠誠與4歲的美美,因為長時間在外工作,美美出生7個月,就由當時才小一的誠誠照顧,無論餵奶、換尿布,都難不倒他,時常請假照顧妹妹的誠誠,學習不穩定,以至於他11歲了還不識字…。

◆ 愛心大使楊丞琳號召窮食大作戰,透露與自己兒時經驗有共鳴,直言很想大哭!
為了讓大家更能感同身受弱勢家庭的困境,2017年沒你救不行行動還特別規劃了「窮食大作戰」行動,號召大家挑戰一~三天,每天三餐只能花100元。並邀請人氣滿滿的天后楊丞琳,擔任今年的愛心大使,實際參與體驗。記者會中丞琳分享了日前實際體驗的心情:「我體驗當天早餐吃吐司加牛奶,很快就餓了,晚餐吃米粉湯配燙青菜,吃完也有種空虛感。有些人可能會誤會這體驗,想說我每天只花一百沒那麼困難,但其實弱勢家庭是一百元要餵飽全家人,他們全家可能有好幾口人,每天吃不飽或是只能吃泡麵、罐頭,長期下來一定會對身體造成傷害。」除此之外,楊丞琳更進行「弱勢媽媽限時挑戰」,要在兩分鐘內完成泡奶、包尿布、裝便當、幫孩子穿制服等任務,丞琳當場陷入一陣手忙腳亂,在挑戰過程中,她表示看到弱勢孩子的便當菜色覺得很傷心,也想起自己小時候,雖可能不如這些弱勢家庭孩子的處境艱辛,但也曾只帶過兩條糯米腸或是五顆水餃這樣的便當當午餐,從小也是姐姐在帶她、照顧她,所以今天看到個案故事影片和進行限時挑戰任務,都特別有感覺,直言很想大哭一場。

楊丞琳號召大家一起來幫助角落中弱勢孩子:孩子們或許無法選擇自己的出身,但我們的點滴幫助卻有可能改變未來,有感之後最重要的具體行動,只要我們每天省下20元,一個月600元,或許就是孩子們一個月的營養補給,更可能是一個極需幫助家庭的救命錢。
陳麗如執行長:要再次感謝楊丞琳在百忙之中還出席活動號召大家一起來幫助台灣的弱勢孩子們。也在此感謝一路以來支持我們募款行動的各個愛心企業,透過各種方式拋磚引玉,發揮企業的影響力,喚起更多人對於弱勢兒少議題的關注。感謝愛心企業暉騰建設捐贈60萬元,寶工實業與良興電子捐贈30萬元、麥味登捐贈10萬元,率先資助孩子營養餐食,幫助孩子溫飽健康長大。感謝聖宜診所提供媒體贊助,讓募集計畫訊息能夠廣而傳之,讓更多社會大眾知曉。更感謝各地民眾對於弱勢家庭的關注與支持,將心中的關懷轉化為實質的幫助,一起陪伴弱勢孩子走過難關。

◆ 一同參與脫困基金募集計畫,翻轉孩子的窮食生活,沒你救不行
兒盟執行長陳麗如再次呼籲:兒盟持續每年照護超過五千個弱勢家庭的孩子,在營養、醫療、照顧、教育方面盡力協助全家解決難題。但這樣的工作要持續下去,卻需要社會大眾更多的愛心支持和響應。2017「弱勢兒少脫困基金募集計畫」除了建構了專屬的公益勸募網站,讓大家更進一步深度了解弱勢家庭的困境和需求,並方便大家的捐款響應之外;並發起「窮食大作戰」連續1~3天只花100元吃三餐的窮時體驗,目前已經號召了包括台客劇場、Howhow、Gino脖子、夏語心、Dora等網路部落客共同響應,也邀請大家透過實際的體驗,更能感同身受社會角落的邊緣家庭的需求。
幫助孩子,就是現在,你可以每天省下一杯飲料錢愛心捐款,提供一個孩子一餐的溫飽;你也可以實際參與窮食體驗並且分享,感動更多一點朋友一起加入響應,兒福聯盟號召5000個救命人,而你就是其中最重要的力量。
【沒你救不行 募款網站】http://help.children.org.tw
【捐款專線】(02)25505959轉1
【其他更多捐款方式】
郵局劃撥:劃撥帳號:19011201 戶名: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
ATM轉帳:轉帳銀行:012台北富邦銀行 民生分行 帳號:454102-301871
匯款戶名: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
便利商店捐款:可至全家便利商店FamiPort、萊爾富Life-ET進行捐款
信用卡 | 銀行、郵局自動轉帳 | 線上捐款請上兒盟官網(www.children.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