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兒盟發起弱勢兒少脫困計畫,搶救5000位困苦兒童未來
【兒盟會後稿】
父母原該是孩子心中最偉大的靠山,給孩子吃飽、穿暖、照顧他們無憂長大。但對於弱勢家長來說,因為難以改變的社會結構問題及天災、人為等因素,即使再怎麼努力似乎也很難讓全家溫飽。兒盟調查服務的弱勢家庭中發現,有超過六成以上的家長是從事資源回收、清潔、洗碗、送瓦斯、建築工地工作、工廠工作等工人或是農林漁牧礦等體力工作,薪資低、工時長但卻不穩定,我們發現五成一(51.4%)弱勢家庭的平均月收入不超過兩萬五千元,三成六(35.9%)還低於基本工資,微薄的所得卻需要養活平均家庭人數3.5人,每人每月在生活開銷上只能分配不到6000元。尤其令人擔心的是,這些體力工作者容易有職業傷害與風險,一旦年齡稍大、體力下降、或稍有不慎受傷就很難繼續工作,失去主要生計,拖垮了一家,孩子也跟著受苦。
兒盟發現,弱勢孩子會因為經濟的困境而面臨著吃不營養:近兩成的弱勢孩子經常吃不夠或吃不好;缺乏妥善照顧:需要自己上下學(56.1%)、自己準備三餐(33%)外,甚至還要被迫長大照顧更小的弟弟或妹妹(28.7%);繳不起學費:三成五(34.7%)家中曾因無法負擔學費、學雜費,而影響孩子的升學;甚至中斷學業提早賺錢養家:一成一(10.9%)家庭的孩子國三畢業後沒有繼續升學直接去工作。
兒福聯盟執行長說明持續發起「弱勢兒少脫困計畫」的主要原因:孩子原該是為我們的親親寶貝,但令人心疼的就是,孩子總是成為大人世界問題的最直接受害者,因為無法改變的家庭困境,以致在溫飽、教育及照顧上都有極大的犧牲,甚至落入貧窮的循環,看不見未來。而我們及時的救助是可以拉他們一把,帶他們脫離弱勢的困境,讓孩子看見未來的。陳麗如執行長表示:我們再次大聲疾呼,你可以是超過5000個弱勢家庭孩子的重要希望,沒你救不行,弱勢兒童脫困的工作需要大家一起響應與具體的協助。
- 辛苦又難賺,負債、弱勢家長借錢苦撐家計,一人倒全家倒!
找不到工作、工作不穩定、工作收入低是弱勢家庭最普遍面臨的難關,調查發現因為「年齡」(37.6%)、「教育程度」(33.1%)或是「身體不好」(31.6%)、「要照顧家庭」(31.6%)等的限制,有一成四的弱勢家長找不到工作,四成二工作收入偏低或不穩定。弱勢家庭平均收入算下來,我們發現五成一(51.4%)弱勢家庭的平均月收入不超過兩萬五千元,三成六(35.9%)還低於基本工資,微薄的所得卻需要養活平均家庭人數3.5人,在什麼都漲的年代,實在很難令人想像,每人每月生活開銷不到6000元,也難怪有近半的弱勢家長表示 (43.3%)則是需縮衣節食才能勉強度日、逾半家庭(50.8%)無法負擔大筆開銷,包括孩子開學的學費或是突然有家人生病等,甚至也有二成七(26.8%)須負債、借錢才能過活下去。
進一步分析弱勢家長工作的類型,在有工作的弱勢家庭中,逾六成(62.2%)家長是從事資源回收、清潔、洗碗、送瓦斯、建築工地工作、工廠工作等工人等無技術或是低技術性的工人或是農林漁牧礦等耗費體力的工作,六成一(60.7%)只有一個人獨擔家計,且有近三成(28.7%)其工作時間非傳統之日班,不但會影響了孩子的日常照顧,再加上這些工作的職業傷害高,使得其能工作的年限相對下降,一人倒全家倒,慘澹的生活困境將更難以翻身。
- 沒錢的孩子像根草?弱勢家庭孩子溫飽堪憂、沒錢上學甚至需工作貼補家用
讓孩子們都能吃飽是很多捐款人關心的事情。在台灣雖不至於有餓得皮包骨的孩子,但的確仍有很多弱勢孩子(18.8%)吃不飽、吃不營養。在弱勢孩子的晚餐中還是經常會出現罐頭調理包(21.1%)、打包的營養午餐或別人給的飯菜(20.9%)、放了很多天的隔夜菜(18.1%)、泡麵(13.5%)等等,不該出現在孩子們的飯桌上,令人相當心疼的飯菜。
除此之外,弱勢孩子的照顧問題也令我們擔心,調查發現近三成(28.7%)的家長工作時段為夜班、輪班、非固定工時的型態,加上有六成(60.7%)的弱勢家庭主要負擔家計者只有一人,賺錢餵飽全家已是很大的壓力,根本沒有時間和力氣來陪伴、照顧孩子。有三成四(33.9%)的孩子被照顧情況不穩定,孩子也被迫著自己照顧自己,近半(49.1%)的弱勢孩子曾因晚上或是假日不在家而自己獨處、超過三成要自己準備三餐,三成甚至要照顧更小的弟妹(28.7%)、或是整晚家中無成人陪伴(14.8%)。
教育應該是扭轉貧窮的重要關鍵。但我們發現由於弱勢家庭大多工作不穩定、收入偏低,有超過一半的家庭表示(50.8%)無法負擔突然的大筆支出,尤其是開學需繳交的大筆學費、雜費對他們來說更是沉重的負擔。我們服務的大孩子,大多就讀的是私立高中職,即使扣除補助,私立學校的學校費用支出仍約需二萬元,幾乎就是許多弱勢家庭一個月須養活全家人的工作收入。我們調查也發現有三成五(34.7%)家庭曾因經濟窘迫,而無法負擔孩子的學費、學雜費,連帶影響孩子的升學狀況。另根據兒盟於2015年針對所服務的國三畢業學生之調查,有一成一(10.9%)表示畢業後不升學,直接去工作賺錢;有二成三(23%)是視家庭經濟狀況而決定要繼續升學或就業。
(個地區有許多弱勢孩子需要我們關心,隋棠呼籲大眾一起把這些缺少的愛心填滿,您的每一份愛心,就是一個孩子的希望!)
- 隋棠認養中彰投區弱勢兒少,號召社會一起為家鄉盡一份心力
2016年沒你救不行-弱勢兒少脫困基金募款計畫,邀請到時常與帥氣兒子Max一同放閃的隋棠,擔任今年度的愛心大使,分享自己愛孩子的心意,呼籲大眾一起為家鄉弱勢孩子盡心力。隋棠對這些孩子的處境特別感到疼惜不捨,記者會現場看了小冰的影片後,也忍不住紅了眼感慨的表示:「孩子這麼可愛,就該快快樂樂地長大,擁有父母滿滿的愛,有一個抵擋風吹日曬的家。卻仍然有一些邊緣的弱勢孩子們,努力地與困苦對抗,實在需要大家更多的支援與關愛;希望此次計畫能夠喚起社會對於弱勢家庭的關注與重視,呼籲大家幫助弱勢兒童盡一份心力,可以從認養自己家鄉的孩子們開始。」而隋棠小時候生於南投,剛剛已經率先捐助了中彰投地區,幫助家鄉的孩子們,也再次呼籲大眾,救這些孩子真的不難,省下幾杯飲料錢、一頓大餐就能夠讓他們安穩長大。
(隋棠表示救這些孩子真的不難,揪團省下幾杯飲料錢、一頓大餐,甚至是分享訊息,都有可能成為他們一個安穩長大的機會。)
(對於自己成長的故鄉總是比別人多了份疼惜,隋棠生於南投,聽見家鄉孩子有難就率先捐助中彰投地區,幫助家鄉的孩子們。)
陳麗如執行長:感謝隋棠的愛心,也在此感謝一路以來支持我們募款行動的各個愛心企業,透過各種方式拋磚引玉,發揮企業的影響力,喚起更多人對於弱勢兒少議題的關注。感謝愛心企業南茂科技捐贈100萬,與暉騰建設捐贈60萬元,率先拋磚引玉資助孩子營養餐食,期待能夠幫助孩子溫飽健康長大。而自2013年起至今,必勝客累積捐贈6萬份pizza予兒盟經濟弱勢孩子(市價約600萬),讓弱勢孩童餐食獲得補充,也能享受到難得的歡樂時刻,為他們的幸福加溫!。也很感動社會各地對於弱勢家庭的支持與幫助,提供不同的資源,讓許多弱勢孩子們不僅滿足溫飽,更能有奮發向上,擁抱夢想的機會,讓孩子們的未來燦爛發光。
(可愛的兩位星雲幼兒園孩子純真呼籲:請你們幫幫其他小朋友,讓他們也跟我們一樣幸福!)
(沒你救不行,每月定期650元,就能幫助五千位弱勢孩子吃飽、上學去)
- 點亮弱勢孩子未來,就從自己家鄉開始關懷
兒盟執行長陳麗如再次呼籲:兒盟持續照護超過五千個弱勢家庭孩子,幫助他們吃飽、穿暖、受教育甚至可以扭轉弱勢的命運。但這樣的工作光靠我們是不夠的,還需要大家的支持和具體的幫助。今年「弱勢兒少脫困基金募集計畫」建構了專屬的公益勸募網站,希望藉由網路無遠弗屆的影響力,呼籲大眾關心社會角落的邊緣家庭,為幫助弱勢孩子開始,為自己的家鄉土地盡一份心力。網站呈現了弱勢家庭遭遇的挫折與困境,傳達了不同地區、不同處境家長們,他們一樣賺得不多、生活不穩定,但卻一樣都為了孩子們打拼,努力撐起一個遮風避雨的家。兒盟呼籲,點亮弱勢兒少的未來,就從自己家鄉開始關懷,沒你救不行,你會是改變孩子貧窮循環的最重要力量。
【捐款專線】(02)25505959轉1
【沒你救不行 募款網站】http://help.children.org.tw
【其他更多捐款方式】
郵局劃撥:劃撥帳號:19011201 戶名: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
ATM轉帳:轉帳銀行:012台北富邦銀行 民生分行 帳號:454102-301871
匯款戶名: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
便利商店捐款您可至萊爾富Life-ET進行捐款
信用卡 | 銀行、郵局自動轉帳 | 線上捐款請上兒盟官網(www.children.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