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事回應]杜絕網路霸凌,從培養孩子同理心做起
兒盟倡議
2014-06-19
新聞報導一位高中生受多位同學在臉書和LINE上留言霸凌而跳樓輕生。網路霸凌已是目前常見的霸凌手法,根據兒福聯盟2012年針對10-18歲兒童少年所做的網路調查發現,約有18%的孩子表示曾在網路上霸凌他人、12%的孩子曾在網路上被霸凌,而這些網路霸凌的受害者中,又有約12%有自殺意念,因此網路霸凌的確需要大家的重視。
網路霸凌,之所以影響更為嚴重,因為對於被霸凌者而言,網路有公開、訊息容易快速、廣泛傳播等特性,對被霸凌者造成的傷害常更為深遠,且又因資訊不易刪除、難以消彌,美國就有案例即使不斷轉學也無法避開這些網路訊息的轉發。而在霸凌者這方,因為網路的匿名性,不會立即看到對方反應等特性,可能讓霸凌者更難以同理受害者,甚至更加強其霸凌的力道。
當前學校對霸凌的防治,大多是以法治教育,「威嚇」孩子們霸凌行為觸法的可能性,但單有法治教育仍有不足。根據長期在美國推動霸凌防治的學者Kraizer的建議,預防和降低霸凌,可以從訓練兒童增強同理心開始。不論是學校或家庭,在平時可以透過影片的欣賞或讀書會,讓孩子思考或想像不同角色的感受與心理歷程,用討論、角色扮演等方式促進孩子的思考,增進孩子的同理心。想要防治霸凌的行為,須從預防教育做起,唯有提升孩子對於霸凌的敏感與意識,在日常生活中強化孩子同理心、正義感的培養,才能避免有更多孩子受害。
本文精簡版,刊載於自由時報之「自由廣場」2014年6月19日《霸凌耍賴》http://news.ltn.com.tw/news/opinion/paper/788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