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調查報告]OK家長養出慣寶寶?
2014年4月16日
「六年級的佳佳,每天還需要媽媽幫忙穿衣、穿鞋、繫鞋帶,拜託她吃早餐,再把已經整理好的書包給佳佳背上,送她上學。然後還沒到家媽媽就接到電話,又要趕緊把佳佳忘記帶的東西送過去… 」
「八歲女童打一一三全國婦幼保護專線哭訴遭家暴,家暴防治中心通報警方處理;警察一到場,女童聲淚俱下控訴父親晚餐「買錯了麵」,向父親抱怨反被責備,她才會投訴。女童邊哭邊說:我要吃海鮮烏龍麵、不是羊肉炒麵!」(2013/04/02 聯合報)
這些都不是新聞個案,在少子化的影響下,家長對孩子百般呵護,主動安排生活中的大小事,捨不得讓孩子失望、難過而總是予取予求,甚至孩子犯錯時不適時糾正教導,久而久之,這些溺愛也養出了一個又一個公主、王子病的慣寶寶。兒盟公布了一份「2014年台灣家長教養態度現況調查」,根據結果發現有一半以上(50%)的孩子因為家長太寵溺,開始出現「兇、挑、拗」的慣寶寶症狀,包括很兇:三成七(36.7%)孩子曾經在被家裡大人念時,對家裡大人發飆;近三成(28.1%)曾嫌家裡東西不好吃而發脾氣或拒吃;很挑:二成四(23.9%)因為自己穿著或拿便宜的東西而覺得很丟臉;很拗:近四成曾經想要什麼就一定要拿到。其中有一成五(15.2 %)甚至已經是以上指標出現頻率很高的任性小霸王!其中獨生子女出現「慣寶寶」症狀的比例高於有手足的孩子,但值得關心的是高年級的孩子出現的比例竟然比低年級的小朋友還高,隨著年紀愈大,孩子並沒有愈學習到控制脾氣或是體諒別人,反而愈來愈驕縱和任性。常聽到有人慨歎現在的孩子都被慣壞了,茶來張口、飯來伸手,還不懂得感恩,調查也發現,「不知道感謝、不懂得分享、不會做家事」似乎是現代慣寶寶們的真實寫照:三成二(31.8%)孩子表示他們很少對家人表示感謝,即使家人幫我、對我好;三成三(33.2%)很少分享好吃或好用的東西給家人或朋友;另外超過三分之一(35.1%)孩子幾乎不曾整理過自己的房間,更別說參與家中其他公共區域的家事了。
進一步了解造就慣寶寶孩子的背後,似乎都有一群凡事都說ok的八爪家長。調查發現,有近三成(27.9%)孩子表示,有很想要的東西時,透過各種拜託、冷戰、發脾氣等方法,最後大人就會接受他們的要求;甚至將近每十個孩子,就有一人說他們總是或經常要什麼就有什麼,家裡大人不會拒絕他們(8.1%);調查也發現現代家長教養「彈性」也很大,超過三分之一(35.4%)的孩子表示家裡沒有訂家規,既不會規定幾點以前要上床睡覺,也沒有規定電腦可以玩多久。近三成(28.6%)的孩子也表示家裡大人沒有一定的管教方式、教養度也經常不一致。除此之外調查也發現有的孩子眼中,家長是包辦生活大小事的八爪魚家長,調查發現超過六成(62.4%)的中高年級小朋友表示平常仍是由家裡大人叫他起床上學;近四分之一(24.9%)孩子的家長平常會幫孩子準備好隔天要穿的衣服;如果孩子忘了帶該帶的東西去學校,大人也會把孩子忘記的東西送去學校(23.3%);有的家長(13.7%)還曾經到學校幫忙孩子收書包、整理桌子;回到家後,吃飯時家長會動手幫忙孩子剝蝦殼或挑魚刺(23.0%)、幫忙孩子吹頭髮(10.6%)、甚至於連整理孩子弄亂房間(7.1%)、明天上學的書包(8.1%)家長通通包辦了。
兒福聯盟執秘黃韻璇說明進行此調查的主要目的:現代孩子生得少,孩子們不管是含著金、銀或是銅湯匙出生都幾乎一樣受到父母親們高規格的照顧和服務,因為捨不得孩子吃苦,所以要求什麼都ok,因為孩子還小不懂事,所以做錯什麼都ok,久而久之這些ok父母也養出了許多「小鴨霸」。孩子的表現通常是最直接反應家長的教養態度,如果希望孩子們未來不要成為不能獨立思考、什麼都不會的「媽寶」或是「啃老族」,我們更需現在就練習當個有智慧的爸媽,兒盟呼籲要愛不要溺三要教養守則:
◆ 家長要說不,孩子懂退讓:家長或許因為愛孩子、不忍拒絕孩子而處處退讓、凡事說OK,卻沒想到長期下來可能使孩子無法忍受有東西得不到,行為與態度變得驕縱和鴨霸,愛之足以害之。在孩子提出請求時,家長應教育孩子區分必要的和想要的差別,並藉由適時的拒絕,讓孩子瞭解滿足他的一切需求並不是件理所當然的事。
◆ 家長要有原則,孩子能遵守:缺乏原則、太輕易就投降妥協,很容易讓孩子無法適從,甚至變成無法管教與溝通。家長如果能與孩子討論出合理、可遵守的行為規範和期望,像是要求孩子吃正餐前不要吃太多零食、最晚幾點要上床睡覺等等並確實遵守,孩子必能建立更好的生活常規,並將更信任與尊重家長。
◆ 家長要放手,孩子才會成長:讓孩子學習做家事、參與家務其實是培養孩子負責、為家人付出、避免變成慣寶寶的好方法,也許可以用漸進方式,先要求孩子負責把自己的房間、自己的東西整理乾淨,再進一步去負責家裡的公共區域,如打掃廚房、客廳、陽台等,讓孩子感受做家事帶來的家庭幸福感。
記者會現場也邀請到親職專家Choyce,專家建議:「孩子的教養必須明確,好習慣如果從小培養,未來在溝通與教養都將事半功倍。」
兒盟再次呼籲:慣寶寶的背後通常有個不願意放手的「OK家長」,而孩子的成長和改變也通常來自於家長教養態度的成長和改變,家長如有任何教養疑難雜症,歡迎於週一到週五下午2:00~5:00,撥打免付費的爸媽call-in教養專線:0800-532-880,兒盟專業的社工員將陪伴爸爸媽媽一起討論與成長。除此之外,即日起兒盟也發起一個「做家事最幸福」的網路行動,爸爸媽媽只要上網分享孩子幸福做家事的照片和教養撇步,就有機會獲得麵包機等近百項獎品,除此之外還可以檢測家長們的慣寶寶指數,並邀請親子部落客及專家們與你分享正確的教養觀念和態度喔!
立即上網「兒福聯盟 做家事 最幸福」http://housework.children.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