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報告] 2013年媽媽壓力與育兒政策使用情形調查
「媽媽,您辛苦了!」是一年一度母親節最常和媽媽說的一句話,但似乎也是長時間以來媽媽生活的最真實寫照。兒福聯盟在母親節前夕公布一份『2013年媽媽壓力與育兒政策使用情形調查』,針對家有0~3歲幼兒的媽媽進行調查,結果發現六成二的新手媽媽在育兒過程中感受到壓力,而每十位媽媽就有一位感受到高度育兒壓力,覺得母職的辛苦讓人感到難以負荷。進一步調查發現媽媽們目前照顧孩子遇到最大的困難,有一半以上的媽媽表示是「家庭經濟」(65.5%)和「照顧壓力無法紓解(53.3)兩大問題。除此之外調查也發現媽媽們因為母職角色有很多的犧牲,包括有六成表示犧牲了興趣、四成犧牲了睡眠或是和朋友社交的時間、另外有二成六表示犧牲了身體健康、甚至有一成六的媽媽覺得因為孩子影響了和配偶的感情。儘管這麼辛苦,但媽媽們卻依然覺得自己做得不夠,母職自我評分中,媽媽們只給了自己平均73.95的分數,僅達到乙等,仍有五分之一的母親認為自己無法勝任母職的角色。
那到底哪種媽媽最辛苦呢?進一步了解全職媽媽和職業婦女面臨的困難和壓力:根據母職壓力量表,我們發現分數落在中度或高度壓力的比例,全職媽媽為32.4%,較職業婦女媽媽的27.0%為高,有達到統計上的顯著。比起職業婦女,全職媽媽較少得到親友的協助(41.6%>30.6%)、較常覺得情緒低落(17.1%>12.0%)、也比較覺得沒有成就感(8.8%>6.2%),全職媽媽顯然面對較高的親職壓力。進一步了解媽媽覺得母職困難的差異部分:少了一份收入的全職媽媽似乎面臨更大的經濟壓力(68.4%);而沒有人手幫忙的她們也更經常面臨照顧壓力無法紓解的問題(56%);另外因為全天候照顧孩子,也較常感受到孩子不好照顧(15.2%)以及哺乳環境不友善(7.7%)的困擾。而公私兩頭燒的職業婦女因為時間較不彈性,如果孩子突然生病或是發生意外,就很需要臨時幫手,「缺乏臨托資源」(9.8%)的困擾也相對較多。
面對這麼多的壓力和困難,無論是全職媽媽或職業婦女,似乎都沒有足夠的外援,調查中發現,三成六的媽媽表示在育兒過程中沒有獲得親友的支持,也有一成七的媽媽表示先生常常沒有分擔照顧責任。除此之外政府不斷推出所謂友善育兒政策,甚至年花七十四億以上,希望能減輕育兒負擔,達到「催生」效果,但這些幼兒媽媽們似乎也覺得沒有幫上忙,調查發現僅有14.3%的媽媽會因為政府的催生政策而決定要多生孩子。兒福聯盟執行秘書黃韻璇表示:「檢視目前政府友善育兒政策的相關內容,我們覺得存在三大問題:第一,錢未花在刀口上,經濟問題一直是最大的家庭壓力來源,然而我們調查卻發現僅有三成的媽媽取得未就業育兒津貼、22.1%取得育嬰留停津貼、另外也只有16.1%的家庭獲得托育補助,整體來看,45.2%的媽媽前三項和育兒相關的補助或津貼均未領取。第二,政策失衡忽略全職媽媽需求,目前的育兒政策偏托育補助與服務而較忽略生活補助,但實際上全職與職業婦女媽媽比例相同,而且我們調查媽媽們最需要的協助,第一名是:「生活費補助」(59.7%),「托育費補助」僅為第五名(34.5%),可見在協助媽媽育兒的政策上,一般性的生活費協助,如:育兒津貼或兒童津貼,應更優先於托育費用。第三,津貼、補助…政策複雜難理解,調查發現有資格領取卻未取得「父母未就業育兒津貼」者,有83.2%表示是因為不知道有此津貼、另外有資格領取卻未取得「保母托育補助」者,有56.5%表示不知道,可見目前政府對育兒相關的補助是較片段且零散,補助金額也不同,加上宣導不足,導致家長覺得複雜難理解、更別說是申請協助了。
記者會現場也分別邀請了職業婦女、全職媽媽三位幼兒媽媽分享照顧孩子過程中的酸甜苦辣,又實媽媽是全職媽媽:「全職在家帶小孩幾乎24小時不能休息,其實很累,而且家裡只有一個人工作,經濟負擔較重,等到孩子上幼兒園年紀,我就要回復工作的身分。」,棕棕媽媽把孩子送保母照顧,但有不同的壓力:「每天都要非常準時下班才來得及接小孩,回家後打理孩子、陪孩子玩、送他上床睡覺後,我才能做家事,常常都要忙到很晚,隔天上班都很累。」,孩子請婆婆照顧的小瑄媽媽:「我很幸運婆婆可以幫忙照顧小孩,我不用趕著回家,但我還是不敢生第二胎,考量婆婆帶二個小孩的體力,還有經濟問題,像我不是住在台北市、跟先生都有工作且孩子又給親友帶,也是要給親友保母費,但我幾乎所有的補助都沒辦法領。」,黃韻璇執行祕書表示:「儘管照顧孩子困難重重、需要犧牲奉獻、甚至只能單打獨鬥,但我們調查發現媽媽們似乎都覺得這樣為孩子的犧牲辛苦是值得的,調查發現,有超過八成的媽媽常感到快樂,而且超過九成是充滿成就感。也難怪大家總是忍不住說『媽媽!您真偉大!』了。只不過,這樣由這麼多辛苦、壓力和犧牲累積起來的母職成就感似乎還是令人心疼,尤其這次調查對象的幼兒媽媽大多是『媽媽新鮮人』,我們實在也會擔心再如此長久辛苦、高壓下去,會慢慢不快樂,壓力破表……。」母親節前夕,兒福聯盟除了祝福所有的媽媽們「母親節快樂」之外,更提出快樂媽媽三絕招:「媽媽放輕鬆」、「家人要支持」、「政府多幫忙」,尤其是政府部分,更應該成為媽媽們最有力的幫手和支援,才能真正達到「催生」效果,解決少子化問題。兒盟更具體建議政府三大育兒服務,「每月一天媽媽休息日」、「發展免費社區親子遊戲據點」、「發放普及式兒童津貼」,這些會幫助媽媽們「天天快樂」的方式,會是母親節最好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