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媽媽在孩子心裡都各有一張成績單,孩子會為各自打分數,
就算是後來叔叔加入,叔叔在孩子心中也會有另一張成績單》
爸爸和媽媽離婚後,爸爸搬離開家,宸宸和媽媽繼續住在原本的家中,「爸爸」這個角色在宸宸的生活就像是消失了一樣,直到兩年後,媽媽認識了一位叔叔,因為叔叔的幽默、溫暖,對宸宸照顧有加,漸漸地宸宸卸下心防,讓叔叔晉升為「爸比」的位置。
爸爸因為久久無法見到孩子,向法院申請會面交往,起初社工阿姨跟宸宸提到「爸爸」時,宸宸都以為阿姨指的是叔叔,直到阿姨說出爸爸的名字時,宸宸才恍然大悟的說對「他」已經沒有印象,連他長甚麼樣子都已經忘記了…🥺
社工阿姨跟媽媽談話中發現,因為過往爸爸曾經對宸宸管教過當,媽媽擔心提到爸爸時會勾起孩子負面的回憶,因此絕口不提,甚至在叔叔的加入後,取代了爸爸的位置,希望從此讓宸宸忘了原本的爸爸。
在法院會面時,起初宸宸對爸爸因為不熟悉,互動很少,但幾次之後,宸宸重新發現這位爸爸玩遊戲時也可以玩得很開心,相處起來很有趣,開始喜歡起這位爸爸,但常常在稱呼爸爸時,總帶著一絲尷尬、猶豫的表情…。社工阿姨發現這狀況後,和媽媽討論如何讓宸宸更自在一些,陪媽媽一起回想過往爸爸對宸宸付出照顧的經驗,也陪宸宸討論怎麼區分這兩個爸爸。宸宸說因為現在的爸比會接自己放學,不希望和其他同學不一樣,想要維持原本的稱呼;對於親生爸爸,因為小時候都稱呼他是爸爸,現在也可以繼續這樣稱呼。
找到分辨兩個爸爸的方式後,社工阿姨也提醒媽媽,無論如何,爸爸、媽媽在孩子心裡都各有一張成績單,孩子會為各自打分數,就算是後來叔叔加入,叔叔在孩子心中也會有另一張成績單,現在爸爸重新建立起和孩子的互動後,未來也不要避諱和孩子談起「爸爸」,同時也持續讓爸爸跟宸宸擁有更多的美好時光,讓孩子多一份愛,而非剝奪孩子的愛💕